- 年份
- 2024(4602)
- 2023(6844)
- 2022(5739)
- 2021(5101)
- 2020(4060)
- 2019(9380)
- 2018(9126)
- 2017(18658)
- 2016(9758)
- 2015(10856)
- 2014(11081)
- 2013(11136)
- 2012(10755)
- 2011(10029)
- 2010(10411)
- 2009(9868)
- 2008(9446)
- 2007(8634)
- 2006(8128)
- 2005(7639)
- 学科
- 济(66550)
- 经济(66515)
- 管理(27594)
- 业(24209)
- 方法(20023)
- 数学(18354)
- 数学方法(18195)
- 企(18135)
- 企业(18135)
- 地方(17595)
- 中国(13759)
- 农(13388)
- 地方经济(12633)
- 业经(11131)
- 财(11072)
- 贸(10397)
- 贸易(10390)
- 易(10062)
- 学(9920)
- 策(9250)
- 制(9177)
- 农业(9028)
- 融(8268)
- 金融(8268)
- 银(7949)
- 银行(7944)
- 环境(7819)
- 行(7709)
- 税(7686)
- 及其(7573)
- 机构
- 学院(148826)
- 大学(146353)
- 济(80238)
- 经济(78804)
- 研究(56009)
- 管理(54799)
- 理学(45691)
- 理学院(45237)
- 中国(44852)
- 管理学(44670)
- 管理学院(44383)
- 财(36378)
- 京(29429)
- 科学(28501)
- 所(27941)
- 财经(27830)
- 经济学(26630)
- 经(25149)
- 中心(24830)
- 研究所(24599)
- 经济学院(23625)
- 江(23610)
- 财经大学(20262)
- 院(19505)
- 北京(19150)
- 农(19075)
- 州(18287)
- 范(18119)
- 师范(18023)
- 科学院(16421)
- 基金
- 项目(86126)
- 科学(68596)
- 研究(66490)
- 基金(63266)
- 家(53143)
- 国家(52717)
- 科学基金(45399)
- 社会(45052)
- 社会科(42895)
- 社会科学(42888)
- 省(32400)
- 基金项目(31429)
- 教育(29522)
- 资助(27601)
- 划(26625)
- 编号(26348)
- 自然(26170)
- 自然科(25531)
- 自然科学(25526)
- 自然科学基金(25089)
- 成果(22561)
- 发(20612)
- 部(19865)
- 重点(19232)
- 国家社会(19030)
- 课题(18905)
- 发展(17798)
- 性(17719)
- 教育部(17604)
- 展(17532)
共检索到247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建新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只有在货币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要素时,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才具有促进作用。货币供给和货币在各市场之间的流动是导致商品、劳务价格变动的两种基本因素,其对物价影响的效果应视其配合的结果而定,而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根据经上分析,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应该是确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正确处理好国家、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坚持货币适量供给的同时,正确利用利率手段进行调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树才 贾凯威
文章将汇率引入到货币政策效应研究中,基于非限制性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与产出、通货膨胀及汇率之间波动规律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来检验我国这次实行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及短期影响、非对称性效应的大小、政策效应在时间、贡献率上的差异性等作用和特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爽
人力资本适配性指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合适性"与"有效性",是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增长实际情况,从产出适配、结构转换适配和制度变迁适配三个方面构建人力资本适配度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计算人力资本适配度指数对中国人力资本总体水平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适配程度较低,地区间差异巨大,各项适配性表现存在交互影响。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适配性 适配度指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腊生 翟淑萍 蔡春霞
本文以货币数量理论为基本的理论依据,在对货币数量方程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交易产品的资产属性扩展,来构建同时包含实体经济产品价格与金融资产价格的货币数量方程,并利用这一扩展的货币数量方程来探寻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产泡沫与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我国2004-2008年的相关月度数据对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货币数量方程扩展的有效性。最后,综合经验分析结论与新的理论框架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及货币政策取向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干霖
基于协整检验和VAR模型选取1984~2010年的年度数据研究了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都会导致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不会引发货币超发,且一定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刺激作用;货币供应量扩张对通货膨胀有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逐步减弱,经济增长也会促使物价水平的上涨,但影响程度明显小于货币供给水平的影响;经济增长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小于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即货币供应量诱发通货膨胀,抑制通货膨胀的最好途径是解决货币供给问题;经济系统中存在"通货膨胀螺旋"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永强
货币、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领域,也是我国目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所涉及的重大问题。本文将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就货币、价格、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及其相互关系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风景 李元 王慧敏
本文利用近年来刚发展的DAG方法对我国的货币供给、投资、GDP和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相比较以前的分析,DAG方法可为宏观经济变量的结构VAR模型新息项的过度识别提供限制,能同时给出经济变量的同期和动态因果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投资和货币供给量是我国GDP增长的同期原因,又是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原因,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非中性。货币市场主要受货币政策实施结果影响,而货币供应量和投资对通货膨胀长期都有显著影响,且投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
关键词:
DAG 因果 结构VAR 方差分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茂魁 陈丰 吴应宁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中国以信贷扩张为主的货币政策相对于以货币供应量增加为主的货币政策能够更有效地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并带来更小的通货膨胀,从而有效解决了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性的难题。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由于中国以信贷扩张为主的货币政策的特殊有效性,中国可以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要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综合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景彤 辛本胜
货币增长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历来是宏观经济关注的焦点。弗里德曼"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但也存在许多质疑,关于货币增长是否为通货膨胀主因的争论一直存在。本文从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货币增长影响通货膨胀的动态机制、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相关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关键词:
货币增长 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 微观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本文研究了1978至2011年间中国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的互动机制。本文将中国内生性货币供应机制融入货币主义理论模型,阐明其与新凯恩斯现代宏观模型的内在联系,并以此构建动态模型系统,以信息准则和序列相关性双重约束设立计量模型,对通货膨胀率、真实经济增长率与货币增长率的互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短期还是中长期,货币增长率都显著驱动通货膨胀,但对真实经济增长却没有驱动效应。因此,调整货币供应机制是管理通货膨胀的关键。但是要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有效调控,就必须改变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执行模式,而货币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的折中与融合为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选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 杜金富
中央银行要实现最终标题通货膨胀的稳定,需要了解物价变动最基本的趋势,识别通货膨胀信号中的临时性噪音,分析导致物价波动的政策影响因素,才能对经济信息进一步作出合理反应。因此,测度通货膨胀,尤其是测度核心最终消费价格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普遍的做法。核心通货膨胀的测度有统计途径和建模途径两大类方法。计量建模的测度多为经济学家所采用,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采用统计途径测算,其中以剔除法最为基本。依据当前可以获取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我们测算了较为切合中国实际的核心CPI指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
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造成中国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的长期因素已经从以往的需求方面的因素转向供给方面的因素,即输入性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通胀的主因,而传统的以加息为主的货币政策是对付不了这两种类型的通胀。只有相应改变应对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手段,以货币政策保增长,以财政政策保稳定,才能在不伤害增长的条件下,将通胀的不利影响压缩到最小。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下,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措施进行紧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目前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既要借鉴以往的治理经验,又要明确此次由投资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以往的通货膨胀在成因和治理手段上都应有所不同,在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上都要有严格的针对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投资过度 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涛 许泱 蔡青青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DCC-MVGARCH模型分析用货币供应量表征的我国内部因素和用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表征的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既源于内部调整,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内部因素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对而言,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外部冲击 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铿
当前经济下滑的基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流动性过剩的估计有偏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定位于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财政应当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努力压减行政支出;货币应当稳定汇率,调整利息,以便引导和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贷款结构。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