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4)
2023(5850)
2022(4956)
2021(4822)
2020(3962)
2019(9181)
2018(8675)
2017(17385)
2016(9490)
2015(10401)
2014(10384)
2013(10348)
2012(9740)
2011(8377)
2010(8702)
2009(8184)
2008(8602)
2007(7621)
2006(6913)
2005(6263)
作者
(23962)
(19982)
(19761)
(19298)
(12954)
(9320)
(9175)
(7459)
(7423)
(7382)
(6638)
(6529)
(6523)
(6440)
(6285)
(6110)
(5807)
(5751)
(5746)
(5696)
(4935)
(4759)
(4742)
(4622)
(4587)
(4571)
(4383)
(4324)
(3999)
(3955)
学科
(35665)
经济(35629)
管理(34807)
(32933)
(28693)
(27227)
企业(27227)
方法(15589)
(14814)
财务(14803)
财务管理(14759)
数学(14378)
数学方法(14223)
企业财务(14183)
财政(13040)
(11875)
中国(10705)
(10541)
(9961)
(8893)
贸易(8890)
(8767)
(8280)
农业(7515)
地方(7426)
(7127)
(7047)
银行(7047)
业经(6932)
税收(6785)
机构
学院(127401)
大学(125418)
(59001)
经济(57808)
管理(49436)
研究(41684)
理学(41654)
理学院(41322)
管理学(40834)
管理学院(40596)
(39998)
中国(35729)
财经(27009)
(24461)
(24381)
(20413)
科学(20350)
(20043)
财经大学(19642)
中心(19577)
经济学(18459)
研究所(17333)
经济学院(16731)
北京(15954)
(15861)
(14915)
(14902)
金融(14645)
(14608)
(14435)
基金
项目(74296)
研究(59145)
科学(59096)
基金(54735)
(45163)
国家(44725)
科学基金(39315)
社会(38165)
社会科(36394)
社会科学(36384)
基金项目(27535)
(27535)
教育(27330)
编号(24925)
资助(24067)
自然(23447)
(23026)
自然科(22916)
自然科学(22912)
自然科学基金(22525)
成果(21901)
(17688)
(17253)
课题(16989)
重点(16140)
教育部(15982)
项目编号(15864)
人文(15750)
国家社会(15689)
(15497)
期刊
(68348)
经济(68348)
研究(46628)
(36766)
中国(25328)
(21141)
金融(21141)
管理(18405)
财经(14034)
(13474)
学报(12637)
科学(12279)
经济研究(12221)
(11892)
教育(11725)
大学(10879)
学学(10343)
(9982)
技术(9868)
业经(9780)
国际(9428)
财会(9107)
农业(8694)
问题(8688)
会计(8567)
(8075)
财政(8075)
(7785)
理论(6347)
世界(6240)
共检索到210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渝  李秉成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2013年数据为样本,从过度投资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的作用机理和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两个方面论述过度投资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关系。研究发现,过度投资产生的不能由未来正常盈利能力补偿的成本费用水平是导致财务困境发生的"幕后推手"。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过度投资加速了企业财务困境发生的机率,并且在国有企业的影响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渝  李秉成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2013年数据为样本,从过度投资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的作用机理和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两个方面论述过度投资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关系。研究发现,过度投资产生的不能由未来正常盈利能力补偿的成本费用水平是导致财务困境发生的"幕后推手"。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过度投资加速了企业财务困境发生的机率,并且在国有企业的影响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成  祝正芳  
本文利用2007~2012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及宏观季度数据,对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困境风险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货币政策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工具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引起商业银行对企业信贷数额的变化,从而传导到各企业,导致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变动;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与货币供应量负相关。因此,应将货币政策与企业微观行为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货币政策对企业运营产生良性影响,同时加强监管,保障我国商业金融体系规范运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传导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冉渝  李秉成  
识别货币政策作用于微观企业财务状况的路径能够辅助企业有效完成经营管理决策。文章通过中介变量检验方法研究发现,企业有效产出是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财务困境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宽松或者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信贷对企业财务困境表现出相反的效应。而产权性质的差异会使企业在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承担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明春  
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至今已加息5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9次,并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收回了6000亿元的流动性。但是,这一系列紧缩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关黎丽  
文章选取2011—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产业规划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推出后显著降低了企业当期财务困境,但这一效果在后一期消失,在后二期甚至转为促进效应。过度投资是产业政策放大企业财务困境的中介因素,产业政策通过降低当期(提高后二期)企业过度过度投资而降低(增加)了企业财务困境。高管权力制衡在产业政策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关系中起显著的调节效应,高管权力制衡度越高,产业政策抑制财务困境的作用越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本文分析了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局限和困境,并探讨了其政策出路。本文突破了财政政策对私有部门挤出效应的传统分析方法,采用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交互作用,从更广泛视角分析政府政策的挤出效应;以个人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调整为框架,并突破货币政策分析将利息作为负债成本的传统方法,将利息也作为资产收益评估政策效果;运用这一框架,并采用"核心GDP"作为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的指标,分析美国最近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局限和出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章晟  
1 998年以来 ,为启动内需 ,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且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二大政策的运行困境逐渐显露出来 ,并愈为人们所关注。对此 ,本文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卫秋  黄旭  
基于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有关财务数据,对公司储备的财务柔性与其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由于融资约束程度增大,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更高,且投资水平下降。第二,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事先储备了较强财务柔性的企业,不受外部融资约束影响,其投资水平更高。第三,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无论是现金柔性或负债柔性企业,还是双重柔性企业,均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货币政策环境相机调整其财务柔性水平,从而避免企业一方面由于财务柔性不足导致在货币紧缩时期企业投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财务柔性过度导致货币宽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孙明春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货币政策的困境",刚才哈博士也讲了,说我们市场上的经济学家,我们不讲应该怎么做,所以我今天虽然讲的是货币政策,我也不会讲货币政策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难,余教授以前是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我们还有人民银行的人,还有银监会的官员,所以我想他们这方面都很在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锡泉  
本文围绕美国新政府"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当前出现的货币政策困境,并指出下一阶段化解困境的可能取向:央行应该遵循"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活力的激发与深化,对外要密切关注复杂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内要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依托货币政策改革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和供给效率的再提升;择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防范汇率大幅度波动以确保汇率稳定的基本基调;在把握好金融领域"降杠杆"主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松紧有序、灵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锡泉  
本文围绕美国新政府"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当前出现的货币政策困境,并指出下一阶段化解困境的可能取向:央行应该遵循"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活力的激发与深化,对外要密切关注复杂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内要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依托货币政策改革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和供给效率的再提升;择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防范汇率大幅度波动以确保汇率稳定的基本基调;在把握好金融领域"降杠杆"主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松紧有序、灵活可变的动态货币政策调整手段,坚定地实施市场化改革和全方位的开放,抵御外部事件和金融风险的冲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宇  
历史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总是高度依赖于宏观经济数据,从目前情况看,美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并不支持美联储的降息决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于三次降息的理由陈述也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美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困境,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工具箱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正在调整变化之中。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大勇   贺京同  
本文针对虚拟资本与货币传递机制的关系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首先回顾了虚拟资本的扩张与泡沫现象,然后剖析了货币传递机制之争,最后通过虚拟资本对货币传递机制的影响分析了货币政策所存在的困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彬  
尽管全球各地的中央银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经济增长乏力,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三大困境,故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并不容易。1.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全球央行量化宽松和部分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已经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巨大升值压力。截至2013年5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分别较年初升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