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5)
2023(11539)
2022(10394)
2021(9898)
2020(8199)
2019(18936)
2018(18861)
2017(37688)
2016(20384)
2015(22760)
2014(22902)
2013(22512)
2012(20805)
2011(18799)
2010(18758)
2009(17052)
2008(16568)
2007(14477)
2006(12793)
2005(11340)
作者
(57460)
(47339)
(47020)
(44921)
(30559)
(22656)
(21496)
(18496)
(18031)
(17128)
(16273)
(15786)
(15080)
(14944)
(14739)
(14725)
(14258)
(14024)
(13607)
(13491)
(11781)
(11641)
(11489)
(10852)
(10673)
(10554)
(10498)
(10489)
(9465)
(9293)
学科
(77964)
经济(77878)
管理(59735)
(56254)
(47321)
企业(47321)
方法(38150)
数学(33500)
数学方法(33108)
(21794)
(20969)
中国(19842)
业经(16940)
(15935)
(15809)
贸易(15803)
地方(15502)
(15373)
(14408)
(14263)
财务(14199)
财务管理(14175)
农业(13719)
企业财务(13486)
理论(13365)
(13231)
银行(13197)
(12611)
(12473)
(12459)
机构
大学(284614)
学院(283795)
管理(116643)
(114666)
经济(112063)
理学(100898)
理学院(99871)
管理学(98292)
管理学院(97786)
研究(93267)
中国(72776)
(59951)
科学(56174)
(54727)
(46199)
财经(43493)
中心(43149)
(41990)
研究所(41843)
(40750)
业大(40314)
(39596)
北京(38266)
(36502)
师范(36229)
(33870)
经济学(33795)
(33619)
农业(32539)
财经大学(32482)
基金
项目(192792)
科学(151688)
研究(143680)
基金(140072)
(120315)
国家(119298)
科学基金(103246)
社会(89211)
社会科(84592)
社会科学(84573)
(74248)
基金项目(74136)
自然(67519)
自然科(65889)
自然科学(65876)
教育(65778)
自然科学基金(64698)
(62658)
编号(59778)
资助(59033)
成果(48789)
(43154)
重点(42272)
课题(40471)
(40363)
(39790)
教育部(37303)
项目编号(37218)
创新(37037)
人文(36623)
期刊
(122908)
经济(122908)
研究(87324)
中国(49819)
管理(41918)
学报(40650)
(40254)
科学(38300)
(37396)
(33324)
金融(33324)
大学(31109)
教育(30904)
学学(29215)
农业(25942)
技术(24157)
财经(20735)
业经(19907)
经济研究(19693)
(17475)
理论(15706)
问题(15700)
图书(14976)
实践(14562)
(14562)
技术经济(13827)
现代(13167)
科技(13144)
(12822)
(12486)
共检索到415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玉伟  
债券市场的杠杆会加剧债券价格的波动,而债券自身的杠杆属性也会作用于债券信用利差,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效应。文章基于债券交易的微观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债券质押率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可质押属性显著降低了债券信用利差,质押率越高则债券信用利差越低,债券的质押属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同时债券质押属性导致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利差具有非对称性影响,对于高换手率债券,质押率对货币政策有着更强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特定情形下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风险。因此,债券质押率是制定宏观货币政策和实施审慎监管的重要考察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应加强对金融机构杠杆的协同监测,提升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玉伟  
债券市场的杠杆会加剧债券价格的波动,而债券自身的杠杆属性也会作用于债券信用利差,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效应。文章基于债券交易的微观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债券质押率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可质押属性显著降低了债券信用利差,质押率越高则债券信用利差越低,债券的质押属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同时债券质押属性导致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利差具有非对称性影响,对于高换手率债券,质押率对货币政策有着更强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特定情形下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风险。因此,债券质押率是制定宏观货币政策和实施审慎监管的重要考察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应加强对金融机构杠杆的协同监测,提升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玉伟  任颋  
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体现了政策传导效率以及债券市场的定价效率,深入研究二者关系有利于强化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途径,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将债券信用利差分为信用风险溢价、流动性风险溢价,分析货币政策对二者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越宽松,各等级债券的信用利差越低;我国债券信用利差中流动性风险溢价较高,虽然货币政策同时显著影响债券流动性风险溢价和信用风险溢价,但对于低评级债券,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溢价影响较强而对信用风险溢价影响较低。在信用债较强的兑付预期下,我国债券信用利差更多体现的是流动性风险溢价,而不是信用风险溢价,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效应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注重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异质性影响、进一步降低债券市场刚性兑付预期等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赜  冯时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利差的关系,进而将信用利差分解为信用溢价和流动性溢价,分别研究货币政策利率对这两部分的传导效应,并分析了当前利率传导中的扭曲及其原因。本文认为,我国信用利差与货币政策利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性,其机制原因是信用利差主要反映了流动性溢价因素;同时货币政策利率对信用利差的传导存在跨市场差异。为了更好地建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应有序打破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推动跨市场的制度统一,尽快畅通利率传导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爱民  单俊辉  
文章利用2006年3月到2015年4月中债指数数据,对4种不同等级企业债券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通过比较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廓清货币政策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货币渠道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强于信贷渠道,货币渠道通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三种媒介作用于企业,信贷渠道只通过信贷额度一种方式影响企业;(2)同时信贷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商业银行在债券与贷款之间的资产配置,进而弱化信贷政策的作用;(3)债券的净供给使得信用利差扩大,作用强度与债券净供给量成正比,但对aa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晔  黄振  王蕴  
本文利用固息债与浮息债利差将货币政策分解成预期和未预期部分,进而探讨未预期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券市场信用利差所产生的动态影响与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未预期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在经济周期的繁荣时期,未预期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更大;第三,对比不同期限的企业债,货币政策对中长期企业债信用利差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对短期的影响较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静霞  周林  
中国债券市场上的"刚性兑付"惯例被打破之后,信用利差研究已成为企业债券定价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发现随着企业债券信用级别的降低和期限的增长,货币政策调整和宏观经济波动对信用利差的影响逐渐加大;"钱荒"事件对信用利差具有显著放大作用;通货膨胀、经济加速增长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对低信用级别债券的信用利差具有正向影响,而且信用利差具有逆经济周期的特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中文  
文章用计量方法首先从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关系展开分析,进一步研究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国债收益率与宏观经济指标变量存在相关性,即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能性;后续又把国债收益率曲线潜在因素和各指标间变动机制展现出来,证明了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测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文理  梁楚亨  王曦  
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发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收益率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熊市行情下对债券市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牛市行情下对债券市场不存在显著影响;而且中国债券市场在牛市区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1个月,在熊市区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7个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捷  
"债市风暴"让我们对代持有了很多负面看法。然而,债券代持实质就是债券回购,属于正常交易的范畴。代持行为本身对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和完善债券市场也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我们不应当全盘否定,而应对其进行规范。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佳   徐一博   卞泽阳  
使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19—2022年债券发行月度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探讨货币政策支持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实施显著收窄了债券信用利差,且实施效果在不同资产规模、发债规模、劳动密集度、资本密集度下具有一定异质性;将信用利差分解为流动性利差与违约利差后,发现其主要通过降低违约利差来收窄信用利差。进一步对观测期内具体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进行短期事件研究发现,下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与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对信用利差的收窄作用呈现国有企业与高信用评级“偏好”,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引起的收窄作用并未有明显差异。为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对直接融资市场调控的功能,应着力完善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信用利差结构的影响框架,加快构筑市场风险协同监测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类承曜   白剑秋   李戎  
本文基于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和流动性负反馈循环理论,利用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这一准自然实验,以及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日度数据,通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ARIMAX模型,探讨以抵押品为基础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缓解债券市场风险,阻止下跌趋势蔓延方面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本文发现,一方面,扩容政策能显著降低债券收益率,提振债券市场整体流动性和活跃度,进而遏制了负反馈机制下的“损失螺旋”;另一方面,扩容政策的实施也促进了宏观流动性向下传导,优化了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总量和结构,进而遏制了负反馈机制下的“保证金螺旋”蔓延。这一结论解释了“中国化”制度背景下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稳定金融市场的内涵逻辑,增添了金融市场渠道传导的实证证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带来一些启示:作为市场最后的流动性提供者,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充分利用以抵押品为基础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缓解特定局部风险时的准确和高效特点,通过灵活调整质押率更好地稳定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胜民  何玉洁  
本文通过2008—2015年公司债券非平衡面板数据探究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公司债券信用价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1)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2)发债公司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与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风险承担较低时,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为正向影响,而风险承担较高时,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负向影响会更严重,甚至会超过正向影响。公司风险承担主要影响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负向作用。(3)风险承担对货币政策的公司债券信用价差传导机制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越高,不具有特殊条款的公司债券影响越明显,而发债公司的产权性质对此不造成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胜民  何玉洁  
本文通过2008—2015年公司债券非平衡面板数据探究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公司债券信用价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1)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2)发债公司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与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风险承担较低时,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为正向影响,而风险承担较高时,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负向影响会更严重,甚至会超过正向影响。公司风险承担主要影响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负向作用。(3)风险承担对货币政策的公司债券信用价差传导机制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公司债券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安国俊  刘劲松  刘晓萍  
今年以来,央行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使用频率及种类以加强宏观调控。该文认为,价格型政策更多影响的是收益率曲线的短端水平,由于流动性过剩及通胀压力的存在,下半年仍有出台紧缩政策的可能;同时利率上升会凸现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对此,可考虑适时恢复国债期货交易,以及适时推出指数联结债券;商业银行应提高衍生品业务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