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9)
- 2023(14278)
- 2022(12192)
- 2021(11599)
- 2020(9867)
- 2019(22990)
- 2018(22609)
- 2017(43923)
- 2016(23756)
- 2015(27077)
- 2014(26836)
- 2013(26693)
- 2012(24908)
- 2011(22577)
- 2010(22283)
- 2009(20845)
- 2008(20632)
- 2007(18039)
- 2006(15380)
- 2005(13754)
- 学科
- 济(102846)
- 经济(102749)
- 管理(67910)
- 业(65733)
- 企(52972)
- 企业(52972)
- 方法(51909)
- 数学(47206)
- 数学方法(46699)
- 中国(28025)
- 农(27396)
- 财(27374)
- 贸(24903)
- 贸易(24895)
- 易(24373)
- 业经(19799)
- 制(18546)
- 农业(17723)
- 地方(17701)
- 学(17548)
- 务(17036)
- 财务(16984)
- 财务管理(16946)
- 银(16130)
- 银行(16107)
- 企业财务(16062)
- 融(15652)
- 金融(15649)
- 行(15372)
- 策(14644)
- 机构
- 大学(340059)
- 学院(339186)
- 济(152054)
- 经济(149336)
- 管理(134582)
- 理学(116368)
- 理学院(115193)
- 研究(113865)
- 管理学(113406)
- 管理学院(112768)
- 中国(89571)
- 京(69908)
- 财(69151)
- 科学(65231)
- 所(56016)
- 财经(55580)
- 中心(53585)
- 农(51908)
- 研究所(50733)
- 经(50715)
- 江(48770)
- 经济学(48143)
- 业大(46622)
- 北京(44025)
- 经济学院(43683)
- 范(42166)
- 师范(41775)
- 财经大学(41410)
- 农业(40949)
- 院(40794)
- 基金
- 项目(225579)
- 科学(179743)
- 基金(167854)
- 研究(165695)
- 家(144757)
- 国家(143648)
- 科学基金(124590)
- 社会(107563)
- 社会科(102265)
- 社会科学(102241)
- 基金项目(87451)
- 省(84958)
- 自然(79867)
- 自然科(78071)
- 自然科学(78049)
- 教育(76896)
- 自然科学基金(76717)
- 划(72503)
- 资助(70855)
- 编号(66171)
- 成果(53724)
- 部(52354)
- 重点(50479)
- 发(48116)
- 创(46608)
- 教育部(45599)
- 国家社会(45423)
- 课题(45233)
- 人文(43903)
- 科研(43764)
- 期刊
- 济(157055)
- 经济(157055)
- 研究(99878)
- 中国(59934)
- 财(53411)
- 管理(47747)
- 学报(47227)
- 农(45687)
- 科学(45562)
- 大学(36708)
- 融(35427)
- 金融(35427)
- 学学(34682)
- 农业(31149)
- 教育(30491)
- 技术(29897)
- 财经(27646)
- 经济研究(27132)
- 业经(24139)
- 经(23721)
- 贸(21492)
- 问题(21282)
- 统计(18524)
- 国际(18490)
- 技术经济(17352)
- 业(17231)
- 世界(16828)
- 策(16418)
- 理论(16152)
- 决策(15147)
共检索到496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协和 吴竞择 何志强
扩大货币供给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是以价格型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中介目标的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货币手段,但本文的研究表明这种操作模式存在货币需求缺口错配的问题,经济危机后出现货币实际供给高于长期合意需求水平现象,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本文以中国1996~2009年间应对系列经济金融危机的货币变化特征为对象,估计了我国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与短期局部调整函数,据此测算了此期间的长期货币需求缺口,并将之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进行关系检验,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审慎把握此期间的货币扩张行为是必要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韦 郑中华
近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界对我国通胀的担忧。对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检验结果都显著。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调节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资金流动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窗口指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朱燕宇 刘婵婵
基于HP滤波法对中国1997—2011年各季度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出与通货膨胀实时缺口的估算偏差能够对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并引发货币政策的过度反应;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这种系统性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中央银行需要适当降低货币政策规则当中产出与通货膨胀缺口的实时反应系数,即现实的货币政策的实时反应系数应该比计量模型估算的(理论上的)反应系数更小一些。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审慎,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活动的日常监测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微调",同时还需要努力构筑防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鸣 倪玉娟
首先建立开放经济下的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理论模型,运用最优化方法推导出央行利率政策最优反应函数,然后运用VAR方法分析了股价、产出、通胀率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最后运用State-Space方法计算出央行应对资产价格的时变反应系数。本文发现,央行的最优利率政策应对资产价格做出非负反应,反应系数大小与产出的利率弹性和资产内在价值的利率弹性呈负相关,与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等呈正相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价波动显著地影响通货膨胀,利率相对于货币供应量来说能更有效地调控股价。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丽
基于我国的现实经济状况和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运行环境,综合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和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等显性指标,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研究货币状况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从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历史沿革的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伍戈 李三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有关中国通货膨胀的文献,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通常偏重于数据挖掘,而忽视了普适性宏观经济理论的约束,因而所得出的结论其经济学含义值得商榷。尽管总供给-总需求框架是十分简洁的宏观分析框架,但是很少有人用它的具体方程来推导通货膨胀的决定式,并将所得来的决定式用之进行中国的实证分析,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互印证。本文创新性地在总供给-总需求框架下,首先对封闭经济下的通货膨胀成因做了较为深入分析,接着将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中以获得计量上可估的线性方程,并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颖 林景润 高铁梅
本文利用滚动构建VAR模型的方法进行样本外动态预测,估计得出粘性信息假设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线性的LSTR模型,刻画出通货膨胀率的非对称调整路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通货膨胀预期超过某一特定门限值后,对未来通货膨胀的作用反而减小。另外,通过比较利率和M1这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物价的作用,本文发现当通货膨胀预期低于2.8%时,减少M1具有显著的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当通货膨胀预期在2.8%~3.9%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均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而当通货膨胀预期高于3.9%时,利率是抑制未来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卉 魏安琪 马莉莉
债务融资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其融资行为必然会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文章以我国2007~2011年335家在沪市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债务融资的关系。
关键词:
债务融资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庞晓波 钱锟
货币搜寻理论为货币、物价与资产价格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供假说,使货币当局便于在不同经济状态中把握干预物价与资产价格的时机。在此理论基础上,笔者构建MS-VAR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股票市场低迷时期,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节都可以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在股票市场繁荣时期,更适宜使用利率手段抑制资产价格上涨。我国央行应在必要时干预资产价格,并注意多种工具的协调使用以及总量调控与价格调控在不同时期的各有侧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产价格 非线性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川
在考察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调控效力的基础上,借助UECM模型,将货币供给量、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变量纳入传统货币状况指数中,构建了中国的广义货币状况指数。实证结果发现,长期内利率对我国物价波动影响并不显著,而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对我国物价波动影响显著,在广义货币状况指数中的权重高达0.67。通过对广义货币状况指数的测算发现,一方面广义货币状况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货币政策环境,同时广义货币状况指数的走势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走势高度吻合,特别在物价波动剧烈的时期,广义货币状况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通货膨胀信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张雪春 邹传伟
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房价、通胀和货币政策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我国的房价除了取决于供求的力量之外,还受人口结构、财税制度和土地供应制度等因素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1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的流动性对房价和通胀影响显著;(2)我国负利率推升了房价的上涨;(3)货币政策的价格型工具对抑制房价有作用,而且加息对房价的抑制作用超过控制货币供应。
关键词:
房价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 杜金富
中央银行要实现最终标题通货膨胀的稳定,需要了解物价变动最基本的趋势,识别通货膨胀信号中的临时性噪音,分析导致物价波动的政策影响因素,才能对经济信息进一步作出合理反应。因此,测度通货膨胀,尤其是测度核心最终消费价格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普遍的做法。核心通货膨胀的测度有统计途径和建模途径两大类方法。计量建模的测度多为经济学家所采用,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采用统计途径测算,其中以剔除法最为基本。依据当前可以获取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我们测算了较为切合中国实际的核心CPI指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下,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措施进行紧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目前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既要借鉴以往的治理经验,又要明确此次由投资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以往的通货膨胀在成因和治理手段上都应有所不同,在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上都要有严格的针对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投资过度 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
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造成中国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的长期因素已经从以往的需求方面的因素转向供给方面的因素,即输入性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通胀的主因,而传统的以加息为主的货币政策是对付不了这两种类型的通胀。只有相应改变应对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手段,以货币政策保增长,以财政政策保稳定,才能在不伤害增长的条件下,将通胀的不利影响压缩到最小。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铿
当前经济下滑的基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流动性过剩的估计有偏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定位于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财政应当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努力压减行政支出;货币应当稳定汇率,调整利息,以便引导和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贷款结构。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美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效应的非对称性分析——基于通货膨胀视角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基于产出缺口的实证解释
通货膨胀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研究——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汇率、货币政策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基于协整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预期——基于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实证分析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