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4)
2023(16533)
2022(14205)
2021(13690)
2020(11671)
2019(27096)
2018(26620)
2017(50930)
2016(27869)
2015(31907)
2014(32329)
2013(31639)
2012(29547)
2011(26380)
2010(26440)
2009(24885)
2008(25199)
2007(22273)
2006(19259)
2005(17452)
作者
(78914)
(66021)
(65757)
(63202)
(42270)
(31509)
(30532)
(25743)
(25087)
(23938)
(22404)
(22286)
(21020)
(20906)
(20901)
(20633)
(19860)
(19534)
(19170)
(19154)
(16513)
(16337)
(16239)
(15257)
(15072)
(14917)
(14860)
(14736)
(13427)
(13239)
学科
(110242)
经济(110120)
管理(84289)
(79863)
(65973)
企业(65973)
方法(54490)
数学(48703)
数学方法(48143)
(41597)
(31978)
中国(30353)
(29233)
(26653)
银行(26507)
(24975)
(24118)
财务(24052)
财务管理(23987)
(23690)
贸易(23679)
(23108)
企业财务(22834)
业经(22548)
(22097)
(21746)
金融(21738)
地方(21325)
农业(19539)
(18002)
机构
学院(389326)
大学(388766)
(162609)
经济(159189)
管理(151606)
理学(129498)
研究(128916)
理学院(128209)
管理学(125970)
管理学院(125261)
中国(108414)
(84838)
(81063)
科学(76402)
(66478)
(64919)
财经(63867)
中心(63101)
(60517)
研究所(58144)
(57936)
业大(56137)
农业(52287)
北京(50845)
经济学(49991)
(48196)
(47905)
师范(47658)
财经大学(47255)
(46246)
基金
项目(253622)
科学(199574)
研究(185303)
基金(184894)
(160090)
国家(158781)
科学基金(136670)
社会(116524)
社会科(110546)
社会科学(110517)
(98642)
基金项目(96464)
自然(88922)
自然科(86903)
自然科学(86878)
教育(86720)
自然科学基金(85338)
(83294)
资助(78192)
编号(76119)
成果(62989)
(57196)
重点(56989)
(53190)
课题(52337)
(52247)
教育部(49325)
科研(49295)
创新(48901)
大学(47971)
期刊
(174570)
经济(174570)
研究(119367)
中国(78106)
(71455)
学报(59357)
(59021)
(55485)
金融(55485)
管理(54366)
科学(53321)
大学(45533)
学学(42928)
教育(39493)
农业(37981)
技术(34317)
财经(32486)
经济研究(29130)
业经(28090)
(27699)
问题(22987)
(21356)
统计(20597)
理论(20380)
(20101)
财会(18687)
技术经济(18683)
(18631)
国际(18618)
实践(18433)
共检索到601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翟光宇  
本文首先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增长率等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理论推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进而造成存款转移和增长乏力。实证分析表明,贷款增速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关性不显著,但同业拆借利率对贷款的抑制作用明显,存款增长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负相关。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推理,在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条件下,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冻结资金有限,信贷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性减弱,货币政策效果被削弱。货币政策应尽快从依赖数量型工具转为价格型调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卢满生  
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但其表外运作模式使货币政策调控面临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上升、广义M2统计失真、社会融资规模调控难度加大以及政策工具运用效果弱化等诸多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张琦  郭哲宇  
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管制、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信贷规模调控效率弱化,表面上反映了商业银行过度的利润诉求,背后则是因为受到"利率市场化程度与商业银行产品定价规则"逻辑的支配。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促进货币政策效率"为主要特征的制度安排为背景,本文发展了一个有关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定价规则"的模型框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存贷款利率管制下商业银行定价规则与货币政策目标相背离的内在逻辑。本文进一步证明,非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制度,已经成为了阻滞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根源之一。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形成,中央银行需要逐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培育优化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当然利率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叶斌  潘淑娟  
本文以自然利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Kalman滤波法对我国的自然利率进行估测,研究发现我国的自然利率走势大致呈现下降、上升的趋势变动,进一步地通过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我国自然利率与产出缺口、未来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度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产出缺口是自然利率变动的G r a n g e r原因,与其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也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自然利率的估测能够有效地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情况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松紧程度,对政策当局的货币政策实际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明东  宗怿斌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日趋显现。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其发生态势、具体流程、构成情况等都值得关注和重点研究,尤其是信贷资产类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尤为显著。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致央行货币监测与货币定义的难度加大;二是加剧了市场的投机风险;三是对维护金融稳定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四是信贷类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央行的信贷窗口指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元松  王光伟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机构投资者规模快速增加,但我国股市大涨大跌、波动幅度较大的特征并没有改变。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影响股市波动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利用2004-2013年的数据对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影响股市波动的方向和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减轻我国股市波动幅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潘淑娟  叶斌  
以自然利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Kalman滤波法对中国自然利率进行估测,结果发现其走势大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变动;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中国自然利率与产出缺口、未来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度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产出缺口是自然利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与其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也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自然利率的估测能够有效地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松紧程度,为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个稳定预期的变量,提升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立  钱雪松  
运用手工搜集整理的委托贷款这一独特数据,本文从影子银行视角切入,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问题。研究发现:(1)运用社会融资规模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当货币政策紧缩时,与银行信贷显著下降不同,委托贷款规模显著增加;(2)运用上市公司委托贷款公告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紧缩不仅在广延边际上显著提高了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的概率,而且在集约边际上显著增加了放贷规模;(3)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特点在于,货币政策紧缩导致委托贷款发生类型转换:与宽松时期相比,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非股权关联企业间委托贷款的增长显著高于股权关联企业间的委托贷款;(4)委托贷款的类型转换通过加大信息不对称和监管难度推高了委托贷款违约风险。本文的发现对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防控货币政策可能通过影子银行渠道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仇永超  张婷婷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统一的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采用面板分析的方法,对1996—2017年全国、开封县域存贷款数据及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性和增长性分析后认为,统一的货币政策给不同区域带来不同的影响,经济不发达的县域货币政策效应弱于发达地区的货币政策效应;基层人民银行应实时分析货币政策在县域的实施效果,及时作出调整,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预期,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翟光宇  
本文从近期存贷比的争议出发,对其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效果、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以及商业银行是否采取粉饰存贷比的监管套利行为进行分析。选取上市银行存贷比与能体现其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存贷比在衡量银行流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在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上,由于贷款余额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逐年减弱,证明依靠存贷比进行贷款规模限制进而调控通胀的方法不具有可持续性。在检验商业银行是否存在粉饰存贷比的行为方面,本文选取贷款损失准备角度进行分析,结论表明上市银行目前总体上并不存在该监管套利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朱莉莉  
将利率市场化引入做市商模型,分析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选取2006-2016中国银行业年度数据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存贷款利差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利率市场化指数达到58.07的临界值时,银行存贷款利差将达到最大值10.61%;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其对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与城商行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货币政策对利率市场化存在反向抑制效应,这是由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功能所决定的,相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长期影响力度提高了1.508倍,短期影响力度提高了1.605倍;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城商行与股份制银行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数量型货币政策对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与城商行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焱  
经过十余年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重要的财富管理工具,在利率管制背景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创新的关系。理财规模的不断扩张及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及中介目标的影响日益显现,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文以理财产品业务模式和投资投向为出发点,系统论证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动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应不断完善政策工具,规范市场秩序,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鼓励混业经营及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德勇  杜亚斌  李鹏  
以2013—2019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溢价为样本,研究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对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向好时,理财投资者降低风险补偿收益要求,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溢价下降;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意愿增加,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溢价上升;严格的监管政策会促使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承担意愿,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溢价下降;商业银行"刚性兑付"使得融资人违约风险对银行理财产品溢价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银行理财产品管理机构需加强风险定价管理,建立逆周期风控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翟光宇  何玉洁  孙晓霞  
针对近年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迅速发展的现实背景,本文对上市银行同业业务与银行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利用统计分析,对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与贷款资产规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同业资产近年来的发展是以贷款资源为成本的,并且中小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发展相对激进。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蓬勃兴起,说明同业业务不再仅仅行使银行间调节头寸流动性的职能。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文推理同业业务兴起的原因是出于盈利和规避监管的需要,从而增加了银行风险。接下来本文通过构造违约概率模型,得出同业业务波动容易造成银行间市场的传染性风险,最后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得出同业资产的上升加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其中股份制银行影响更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超  马文腾  
货币政策是一国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如何处理货币政策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多目标之间的协调兼顾,对于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93—2013年的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确立我国货币政策多目标体系,以通货膨胀率为门限变量,构建基于动态数据的货币政策多目标体系门限回归模型,寻找通货膨胀率最优目标区间的交集。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其他目标之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通货膨胀率各最优目标区间存在交集,货币政策多目标之间具有可协调性,我国应该实施多重目标制的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