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2)
2023(13982)
2022(11731)
2021(10955)
2020(9232)
2019(20915)
2018(20242)
2017(40164)
2016(20870)
2015(23150)
2014(22830)
2013(22325)
2012(20417)
2011(18067)
2010(17962)
2009(16843)
2008(15351)
2007(13259)
2006(11556)
2005(10181)
作者
(56322)
(46656)
(46444)
(44433)
(29817)
(22321)
(21380)
(18093)
(18087)
(16640)
(15782)
(15767)
(14764)
(14611)
(14596)
(14582)
(14017)
(13664)
(13595)
(13519)
(11449)
(11338)
(11149)
(10927)
(10691)
(10545)
(10278)
(10058)
(9326)
(9208)
学科
(82637)
经济(82556)
管理(61974)
(60651)
(50142)
企业(50142)
方法(40067)
数学(36284)
数学方法(35848)
(28218)
金融(28217)
中国(26433)
(26121)
(25899)
银行(25874)
(24984)
(22870)
业经(18172)
(18159)
(17594)
贸易(17580)
(17184)
(17183)
财务(17135)
财务管理(17104)
地方(16619)
企业财务(16367)
农业(15498)
(13167)
理论(13074)
机构
学院(284345)
大学(282321)
(124917)
经济(122596)
管理(113282)
理学(97996)
理学院(97135)
管理学(95567)
管理学院(95075)
研究(91688)
中国(77889)
(60019)
(56370)
科学(51527)
财经(47784)
中心(45827)
(43785)
(43560)
(43224)
(41017)
研究所(39520)
经济学(39497)
业大(39138)
财经大学(35871)
经济学院(35814)
北京(34864)
农业(33946)
(33597)
(33217)
(33147)
基金
项目(193437)
科学(154203)
基金(143527)
研究(142411)
(123950)
国家(122917)
科学基金(107412)
社会(92668)
社会科(88210)
社会科学(88188)
基金项目(75061)
(74485)
自然(69263)
自然科(67771)
自然科学(67751)
自然科学基金(66555)
教育(65768)
(62802)
资助(59564)
编号(56942)
成果(45103)
(44028)
重点(43260)
(41614)
(41482)
国家社会(38945)
创新(38727)
教育部(38654)
课题(38568)
人文(37863)
期刊
(130748)
经济(130748)
研究(84505)
中国(50749)
(46300)
(45561)
金融(45561)
管理(42240)
学报(39186)
(38246)
科学(37188)
大学(31469)
学学(30121)
农业(25413)
技术(24828)
教育(24577)
财经(23586)
经济研究(22706)
业经(21290)
(20247)
问题(16454)
(15356)
国际(14544)
理论(14516)
技术经济(13436)
商业(13358)
实践(13106)
(13106)
统计(13073)
(12768)
共检索到421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东杰  崔小勇  龚六堂  
本文建立一个包含消费品和投资品生产的两部门新凯恩斯DSGE模型,并且引入金融加速器以分析货币政策对消费品和投资品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同时使用1999Q1至2015Q4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贝叶斯估计。估计结果表明,两个部门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具有较高的价格粘性。外部融资溢价对两个部门企业投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投资品部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更加明显。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货币政策扩张时,投资品部门的产出和通胀膨胀上升幅度比消费品部门更大。理论模型的脉冲响应与VAR实证分析得到的经验事实相一致。金融摩擦导致的消费品和投资品部门需求结构的异质性是解释货币政策对两个部门影响差异的关键。数值模拟分析发现金融加速器机制主要改变货币政策对投资品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对消费品部门影响改变较小。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加总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侯成琪  龚六堂  
本文建立了一个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来描述食品部门在需求价格弹性、价格粘性和供给冲击等方面的异质性,研究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我国食品价格的较快上涨。本文的研究表明:(1)食品价格粘性较低和食品需求缺乏弹性是导致我国食品价格较快上涨的主要原因;(2)根据福利损失贡献加权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是最优的,货币政策盯住这个最优核心通货膨胀能够显著降低外生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3)食品价格在这个最优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为8.8%,这意味着不应该由于食品具有较大的支出权重而对食品价格上涨过度反应,也不应该由于食品价格具有较高的波动性而对食品价格上涨无动于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江山  
针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应关注金融稳定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实际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早期发达国家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目标与一项工具,一个目标就是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一项工具就是政策利率,合理设定政策利率就能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货膨胀稳定性和产出缺口之间的联系日趋松散,追求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不能保证实现宏观经济稳定,鉴于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内生关联性,未来货币政策需加强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江山  
针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应关注金融稳定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实际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早期发达国家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目标与一项工具,一个目标就是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一项工具就是政策利率,合理设定政策利率就能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货膨胀稳定性和产出缺口之间的联系日趋松散,追求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不能保证实现宏观经济稳定,鉴于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内生关联性,未来货币政策需加强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同时实现物价稳定、产出稳定和金融稳定三个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振宇  
本文在传统新凯恩斯三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周期方程,尝试在一个统一的模型框架下探讨金融周期、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内生时变动态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危机时期和非危机时期金融周期与通货膨胀间的相互时变联动存在显著差异,金融周期波动对通货膨胀变动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基本不受危机影响;货币增速剪刀差可能通过市场流动性对货币政策调控金融周期与通货膨胀的力度起到抵消或放大作用,且具有顺周期特征,因此,货币政策当局可考虑引入逆周期调节的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周期、通货膨胀以及货币增速剪刀差的顺周期局限进行调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云汇  刘泽云  
研究消费品价格和投资品价格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对于治理通货膨胀和深化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1988-1989年和1993-1994年两轮通货膨胀的情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源芳  
作为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宏观调控措施,货币政策历来都受到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视。但是,从2006年开始的本轮通货膨胀中,中国政府屡次动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消费物价指数的渐进攀升。本文从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角度分析了渐进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并在分析全国统一货币政策失灵机制的基础上为将来可能的区域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  杜金富  
中央银行要实现最终标题通货膨胀的稳定,需要了解物价变动最基本的趋势,识别通货膨胀信号中的临时性噪音,分析导致物价波动的政策影响因素,才能对经济信息进一步作出合理反应。因此,测度通货膨胀,尤其是测度核心最终消费价格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普遍的做法。核心通货膨胀的测度有统计途径和建模途径两大类方法。计量建模的测度多为经济学家所采用,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采用统计途径测算,其中以剔除法最为基本。依据当前可以获取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我们测算了较为切合中国实际的核心CPI指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下,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措施进行紧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目前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既要借鉴以往的治理经验,又要明确此次由投资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以往的通货膨胀在成因和治理手段上都应有所不同,在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上都要有严格的针对性。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  
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造成中国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的长期因素已经从以往的需求方面的因素转向供给方面的因素,即输入性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通胀的主因,而传统的以加息为主的货币政策是对付不了这两种类型的通胀。只有相应改变应对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手段,以货币政策保增长,以财政政策保稳定,才能在不伤害增长的条件下,将通胀的不利影响压缩到最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铿  
当前经济下滑的基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流动性过剩的估计有偏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定位于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财政应当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努力压减行政支出;货币应当稳定汇率,调整利息,以便引导和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贷款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涛  许泱  蔡青青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DCC-MVGARCH模型分析用货币供应量表征的我国内部因素和用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表征的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既源于内部调整,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内部因素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对而言,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不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云  陈炳才  
全球已经进入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国内面临价格持续上涨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预期。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效率下降、利率与汇率政策不协调导致货币自测自我游戏、货币政策目标相互矛盾等问题,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为有效应对通货膨胀,应尽快实施从紧货币政策,控制信贷规模,缩小利差,加快外汇储备运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清华  
2003年以来,我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进入了一个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这一轮温和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而基础货币投放过多主要源于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与M0、M1、M2以及贷款增长率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缓解和释放通货膨胀压力既需要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需要运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实行"双升"的货币政策,在调升人民币利率水平的同时调整人民币汇率,既升息又升值,但升息和升值的幅度不宜过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