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3)
- 2023(13784)
- 2022(11843)
- 2021(11245)
- 2020(9546)
- 2019(22273)
- 2018(21938)
- 2017(42640)
- 2016(23197)
- 2015(26422)
- 2014(26539)
- 2013(26154)
- 2012(24272)
- 2011(21600)
- 2010(21686)
- 2009(20100)
- 2008(20277)
- 2007(18035)
- 2006(15401)
- 2005(13746)
- 学科
- 济(96670)
- 经济(96563)
- 管理(72552)
- 业(68472)
- 企(57534)
- 企业(57534)
- 方法(46732)
- 数学(41700)
- 数学方法(41155)
- 财(36202)
- 农(26296)
- 中国(24559)
- 地方(20945)
- 业经(19759)
- 务(19733)
- 财务(19676)
- 财务管理(19613)
- 制(19304)
- 贸(19148)
- 贸易(19142)
- 易(18644)
- 企业财务(18622)
- 学(17174)
- 农业(16927)
- 策(15331)
- 银(15090)
- 银行(15066)
- 理论(14800)
- 和(14345)
- 财政(14320)
- 机构
- 学院(327887)
- 大学(325906)
- 济(138486)
- 经济(135615)
- 管理(131000)
- 理学(112761)
- 理学院(111643)
- 管理学(109793)
- 管理学院(109172)
- 研究(106258)
- 中国(82645)
- 财(70730)
- 京(67028)
- 科学(63150)
- 财经(53054)
- 所(52854)
- 农(50727)
- 中心(50525)
- 江(49494)
- 经(47975)
- 研究所(47466)
- 业大(46303)
- 经济学(41987)
- 北京(41724)
- 范(40998)
- 师范(40629)
- 农业(39794)
- 财经大学(39025)
- 州(38865)
- 院(38402)
- 基金
- 项目(216746)
- 科学(171154)
- 研究(159524)
- 基金(157510)
- 家(135606)
- 国家(134503)
- 科学基金(116495)
- 社会(100988)
- 社会科(95851)
- 社会科学(95821)
- 省(85331)
- 基金项目(82937)
- 自然(75337)
- 教育(74396)
- 自然科(73591)
- 自然科学(73571)
- 自然科学基金(72241)
- 划(71507)
- 资助(65783)
- 编号(65394)
- 成果(53139)
- 部(48868)
- 重点(48578)
- 发(46518)
- 课题(45212)
- 创(45052)
- 教育部(42181)
- 创新(42133)
- 科研(42064)
- 人文(41292)
共检索到485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强 张淑翠 秦海林
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分治策略倾向,及财政部与中央银行的部门博弈,都表明政策协调已成为影响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含有"双面信贷摩擦"、政策博弈及"事前预防"与"事后救助"等特征DSGE模型,讨论分析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问题。研究发现:第一,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不同步时,宏观政策调控存在政策工具冲突和叠加隐患。第二,财政部门与中央银行缺乏协调合作时,行动不一致容易造成纳什博弈,政策实施难以独善其身,"非预期效果"降低社会福利水平。第三,财政政策是宏观审慎框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寓禁于征"的庇古税兼具"事前预防"和"事后救助"功能。第四,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既要丰富"事前预防"工具箱,也要进行"事后救助"机制安排。有偿财政救助、惩罚性税收等措施,能规避道德风险,很大程度上提升宏观审慎政策效果。
关键词:
策略博弈 福利评价 协调配合 信贷摩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闫先东 张鹏辉
基于宏观审慎工具贷款价值比的动态化,本文考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结果表明:(1)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和传统型货币政策配合可以在不损害实体经济的情况下,有效地维护货币目标、缓解金融顺周期造成的金融市场失衡问题;(2)纳入宏观审慎目标的加强型货币政策既无法维护货币政策目标也无法有效实现宏观审慎目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闫先东 张鹏辉
基于宏观审慎工具贷款价值比的动态化,本文考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结果表明:(1)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和传统型货币政策配合可以在不损害实体经济的情况下,有效地维护货币目标、缓解金融顺周期造成的金融市场失衡问题;(2)纳入宏观审慎目标的加强型货币政策既无法维护货币政策目标也无法有效实现宏观审慎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盛雯雯 栗亮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呈现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更加紧密结合的趋势,凸显出准确把握二者关系的重要性。本文全面总结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作用关系的相关文献,梳理了货币政策对金融风险的各类传导渠道,比较了对二者关系的三种代表性观点,探讨了相关的机构设置安排。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普遍认同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存在互动关系。在不同渠道下,紧缩货币政策对金融风险的作用既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因此,需要选取相应的宏观审慎政策与之协调配合,达到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军 韩鑫韬
实现宏观经济的长期最优稳态,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的协调配合。基于我国企业的二元特征,考虑政府债务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构建包括家庭、企业(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部门、宏观审慎管理部门以及政府的六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研究不同情形下技术冲击和金融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到国有企业技术冲击时,独立使用货币政策可以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非国有企业技术冲击时,独立使用货币政策可以维护经济系统的稳定,加入宏观审慎管理可以改善金融体系;受到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元涛 郭树华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货币政策无法保证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金融稳定管理。宏观审慎管理侧重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并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侧重维护价格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二者并非完全独立而且相互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宏观政策配合有效性和实施好经济管理,要把握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定位、执行和测度的兼容性,加强宏观审慎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在种类设置、使用规则、使用时机上的配合,统筹实施主体的权责设置、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政策边界及国际合作,在政策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金融失衡 信贷决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春树 聂建平 袁晋华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协调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江西分行方春树,聂建平,袁晋华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选择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各有各的功能和特点,根据西方经济学中的IS-LM宏观平衡原理和"相机抉择"理论,应将财政政策与货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兴益
强化宏观调控应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部汪兴益要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十分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把分力变合力,充分发挥其调控作用:(1)为了实现经济目标,应实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货币政策的最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敏锋 林宏山
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日益成为央行宏观金融调控的主要方式。本文建立包含金融加速器的多部门DSGE模型,利用我国宏观经济数据考察双支柱最优的协调配合模式。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逆周期的双支柱政策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2)双支柱政策均应采用泰勒规则,货币政策关注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贷款价值比关注贷款是更优的组合方式;(3)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如果采取政策叠加的方式,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反而不理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DSGE 双支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兆祥 郭红玉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一些结合部,深入研究这些结合部对于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减少政策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已经能够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主动选择适当的政策组合,运用间接手段调节供求关系,并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运行机制的宏观调控体系。文章强调,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一直是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政府“财政货币双稳健”宏观调控思想的确立,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将从以总量调控为主转向以结构或制度配合为主。
[期刊] 征信
[作者]
葛志强
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构建损失函数,基于信贷传导途径探讨不同类型外部冲击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认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确定性关系。宏观审慎政策无法替代货币政策,但在一些情形下可作为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当出现技术冲击时,严格遵循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是最优的;当出现金融或房价冲击时,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合作能取得最优政策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爽 李沂
2008年金融危机使各国监管部门和学者认识到单独的货币政策不能使经济平稳发展,由此引入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两政策如果合理搭配,则可以使经济平稳发展。文章主要对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目标、工具、传导机制的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从而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配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盛明 杨良初 卢晓峻 张文红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现状分析与战略构想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探讨两大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平 周富祥 田江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米建国 宋光茂 张承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两大政策工具,加强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减轻周期波动,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拟在实证分析二者配合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