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1)
2023(6077)
2022(5236)
2021(5087)
2020(4122)
2019(9570)
2018(9260)
2017(18500)
2016(10489)
2015(11887)
2014(11810)
2013(11677)
2012(10672)
2011(9487)
2010(9812)
2009(9403)
2008(9833)
2007(9105)
2006(8443)
2005(7853)
作者
(27267)
(22488)
(22470)
(21492)
(14816)
(10470)
(10443)
(8617)
(8528)
(8512)
(7537)
(7488)
(7481)
(7316)
(7208)
(6859)
(6802)
(6758)
(6723)
(6609)
(5712)
(5538)
(5485)
(5220)
(5211)
(5172)
(5080)
(5045)
(4497)
(4387)
学科
管理(48827)
(43365)
(40616)
企业(40616)
(35689)
经济(35643)
(21164)
方法(17062)
(16526)
财务(16496)
财务管理(16464)
企业财务(15808)
数学(14217)
数学方法(14066)
(11617)
(11505)
(10595)
业经(9326)
中国(8670)
(8052)
(7913)
银行(7913)
(7763)
贸易(7757)
(7633)
(7457)
(7303)
理论(6921)
经营(6522)
体制(6310)
机构
学院(142415)
大学(140478)
管理(62080)
(59384)
经济(57884)
理学(50764)
理学院(50344)
管理学(49894)
管理学院(49573)
研究(42704)
中国(39769)
(36129)
(29019)
财经(26206)
(23738)
(23334)
科学(21317)
中心(21211)
(20603)
财经大学(19441)
(18762)
北京(18705)
研究所(17551)
商学(17023)
商学院(16855)
经济学(16678)
(15989)
(15814)
师范(15723)
(15505)
基金
项目(80409)
科学(64117)
研究(63296)
基金(58787)
(48542)
国家(48086)
科学基金(42866)
社会(39937)
社会科(37926)
社会科学(37916)
(30177)
基金项目(30074)
教育(29675)
自然(26942)
编号(26839)
自然科(26285)
自然科学(26281)
自然科学基金(25854)
资助(25458)
(25326)
成果(23630)
(18983)
课题(18427)
(17848)
重点(17453)
项目编号(17228)
教育部(16999)
人文(16849)
(16467)
(16328)
期刊
(73386)
经济(73386)
研究(46702)
(33267)
中国(30633)
管理(28130)
(23533)
金融(23533)
科学(15363)
(14570)
教育(14379)
学报(14092)
财经(13615)
技术(12640)
大学(12108)
(11557)
学学(11254)
业经(10987)
经济研究(10926)
财会(10479)
会计(10053)
农业(9303)
问题(8442)
国际(8396)
(8362)
现代(7748)
理论(7383)
通讯(7227)
会通(7199)
(7174)
共检索到236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铭利  
在引入公司治理因素后,本文以非经常性损益为盈余管理代理变量,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8年的季度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会计政策选择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时,上市公司通过增加非经常性损益来抵消从紧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负面冲击;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治理结构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相对于国有和非ST类上市公司,民营企业、ST类公司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交叉上市有效地降低了盈余管理水平;央行调整贷款利率时,不同治理结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差别。另外,货币政策工具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作用不同:相对于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本文以非经常性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作为盈余管理代理变量,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8年的季度数据,在引入公司治理因素后,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会计政策选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变更显著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会计行为:当人民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时,上市公司通过盈余操纵增加利润来抵消从紧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负面冲击。进一步,我们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非ST类和交叉上市公司,民营企业、ST类及单一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表明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会计行为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猛  徐经长  
基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其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已成为会计和财务领域研究的新范式,而且渐成热点。笔者研究了货币政策对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环境中,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更多,且主要是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货币政策紧缩期,盈余管理动机并未使资产减值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期,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和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数均减少;同时,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盈余管理动机越强,则流动资产减值转回越多。我们的研究不但为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于微观企业会计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会计准则制定者和证券市场会计监管部门改进和完善资产减值准则提供了货币政策视角的依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耿  包燕萍  
本文以2003-2012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基础,从宏观、微观和区域金融这三个视角研究了货币政策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当货币政策越是紧缩时,公司越可能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处于货币政策紧缩阶段时,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小;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处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区域的企业相对于处于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区域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纯祥  杨怏  
基于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督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央行紧缩货币政策时,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下降;银行监督力度越大,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越低,并且紧缩性货币政策显著增强了这种负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监督对聘请银行背景董事的公司盈余管理仅具有微弱制约作用,而对没有银行背景董事的公司具有显著治理效应。研究不仅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后果和企业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等文献,而且对商业银行和企业管理者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对公司治理机制优化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文  
本文选取深沪两市2004-201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盈余管理与银行信贷融资的关系,同时考虑了货币政策这一宏观因素对微观经济主体会计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央行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上市公司均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去粉饰财务状况来提高业绩获得新增信贷资金,这种情况在银根紧缩时期表现的更加明显;在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企业会通过提高操控性应计利润来抵消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信贷融资的负面冲击。非国有企业较国有企业在银根紧缩时期,更有可能去进行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展斌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04年至2011年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盈余信息质量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信息质量与长期借款显著负相关,与短期借款关系不显著,与商业信用显著正相关,短期借款对盈余信息的需求较弱,商业信用供应方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能够识别债务人的盈余信息质量;货币政策紧缩会加剧盈余信息质量与长期借款的负相关性,并增强盈余信息质量与商业信用正相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远志  谢智勤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深入探讨2001年以来我国的外汇盈余结构与货币政策调控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在三类外汇盈余中,热钱流入与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扩张的相关性最高,外贸顺差次之,外商直接投资最弱,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则显示热钱流入是我国广义货币扩张的主要成因。最后本文运用向量误差校正(vEc)模型验证了热钱流入迫使我国货币政策被动紧缩的传导机制,并提出了加强对外汇盈余结构和短期资本流入的监控、化解当前货币政策调控压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杜修立  施会全  孔傲  
本文选取货币政策公告事件与中国A股市场公司盈余公告事件为样本,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公告对股价盈余公告后漂移(PEAD)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注意力分配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在货币政策公告日发布盈余公告的企业,其股价盈余公告后漂移更强;第二,在货币政策公告日,投资者降低了对于盈余公告的注意力。本文结果说明货币政策信息的出现可以分散投资者注意力,进而削弱了股价信息效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正英  吴昊  
本文以发生非货币性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终极产权性质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影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其会计行为不具有显著差异;而终极控制权比例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则是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变量。同时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是基于配股动机、扭亏动机和被特别处理动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一般原理出发,系统论证了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度的数据,以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就如何减少公司盈余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正伟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节省公司的交易成本,实现降低整体成本费用的目的,但上市公司可能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调节利润和纳税,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本文究选取A股市场2011年至2015年期间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建立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算模型,以及用于检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盈余管理程度的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净利润率、外资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是否发生连续亏损对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影响较大,但上市年限对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较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正伟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节省公司的交易成本,实现降低整体成本费用的目的,但上市公司可能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调节利润和纳税,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本文究选取A股市场2011年至2015年期间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建立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算模型,以及用于检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盈余管理程度的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净利润率、外资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是否发生连续亏损对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影响较大,但上市年限对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较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秋生  江雅婧  
选取沪深A股2009~2018年上市的参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实体企业作为样本,研究产融结合是否有利于提高实体企业盈余持续性,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度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融结合与盈余持续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产融结合程度的提高削弱了当年盈余与下一年盈余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盈余持续性变差。进一步研究发现,与货币政策宽松组相比,货币政策紧缩组中产融结合与实体企业盈余持续性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说明实体企业进行产融结合不利于其专注于主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尤其如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和传导等方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在危机管理中起了主导作用,并在利率水平、最后贷款人职能。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和国际协作等操作有所突破。但是,如何优化危机管理措施,避免未来的通货膨胀将更具挑战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