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9)
2023(15029)
2022(12854)
2021(12224)
2020(10442)
2019(24313)
2018(24125)
2017(48242)
2016(25852)
2015(29216)
2014(29339)
2013(28826)
2012(26669)
2011(23947)
2010(24018)
2009(22507)
2008(22247)
2007(20032)
2006(17271)
2005(15546)
作者
(72930)
(60692)
(60425)
(58085)
(38692)
(28974)
(27924)
(23624)
(22994)
(21967)
(20554)
(20423)
(19251)
(19127)
(19101)
(19022)
(18140)
(18109)
(17568)
(17498)
(15140)
(15125)
(14790)
(13908)
(13745)
(13713)
(13577)
(13351)
(12112)
(11960)
学科
(108281)
经济(108186)
管理(73588)
(73489)
(61458)
企业(61458)
方法(52981)
数学(46931)
数学方法(46205)
(29300)
(28034)
中国(26128)
(25758)
(24211)
银行(24065)
业经(23857)
(22646)
(22096)
贸易(22083)
(21513)
地方(21155)
(19097)
(18990)
金融(18987)
农业(18822)
(17886)
财务(17818)
财务管理(17777)
理论(17609)
企业财务(16834)
机构
学院(366194)
大学(362645)
(155148)
经济(151963)
管理(146406)
理学(125994)
理学院(124741)
管理学(122489)
管理学院(121821)
研究(116867)
中国(96624)
(74814)
(71993)
科学(69210)
(58515)
(57823)
财经(57343)
中心(57134)
(55622)
研究所(52273)
(51966)
业大(51619)
经济学(47964)
北京(46649)
农业(46035)
(45130)
师范(44666)
(44652)
经济学院(43520)
财经大学(42595)
基金
项目(241933)
科学(191719)
研究(177576)
基金(176567)
(151871)
国家(150659)
科学基金(131144)
社会(112491)
社会科(106979)
社会科学(106953)
(95200)
基金项目(92715)
自然(85239)
自然科(83311)
自然科学(83291)
教育(83022)
自然科学基金(81802)
(79512)
资助(74270)
编号(72937)
成果(58597)
重点(54294)
(54177)
(52283)
(50735)
课题(49791)
创新(47331)
教育部(47013)
科研(46732)
国家社会(46114)
期刊
(164828)
经济(164828)
研究(106949)
中国(65965)
(56338)
管理(53240)
(51988)
学报(50345)
(50329)
金融(50329)
科学(48631)
大学(39180)
学学(37191)
教育(35045)
技术(34326)
农业(33294)
财经(28333)
业经(28095)
经济研究(27284)
(24336)
问题(21879)
统计(20096)
技术经济(19101)
理论(18535)
(18475)
(18353)
(17760)
商业(17673)
决策(16742)
实践(16740)
共检索到539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赟  莫斌  
本文基于银行竞争的视角,使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18年的年度数据检验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不仅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直接的影响,还通过信贷规模对其产生明显的间接影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银行竞争加剧会弱化其间接影响;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银行竞争加剧会增强其间接影响。这一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在沿海地区较为显著,而在非沿海地区则不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各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及银行业结构、经营状况改变的现实需求,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相关研究重燃兴趣。虽然我国货币政策贷款渠道与银行竞争关系的文献也逐渐增多,但成果亟待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据此,本文基于银行微观经济学中的Monti-Klein模型进行合理改进,构建了包含银行微观竞争因素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果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使用2003—2015年162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改进了货币政策的衡量方法后,运用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验证,考察银行微观竞争是否影响银行贷款渠道,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因竞争水平和政策立场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市场势力增加,会加剧利率波动对银行贷款增长的影响,并且主要体现在市场势力原本较低的银行。此外,该影响因政策立场差异存在非对称性。本文的研究为分析"银行微观竞争水平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其研究结论对银行业结构调整和货币政策转型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雄兵  
随着银行业持续的改革开放,其市场力量和竞争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研究我国银行系统的市场力量和竞争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并且考察这种关系是否随着银行特征的变化而变化。借助2003-2014年10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我们发现,竞争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强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而且这种强化关系在小规模、高资本和高流动性的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为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具有的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雄兵  
随着银行业持续的改革开放,其市场力量和竞争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研究我国银行系统的市场力量和竞争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并且考察这种关系是否随着银行特征的变化而变化。借助2003-2014年10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我们发现,竞争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强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而且这种强化关系在小规模、高资本和高流动性的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为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具有的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战明华  李帅  汤颜菲  吴周恒  
保持合理的杠杆率是新时期防控金融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证。基于近些年来我国连续遭受重大外部冲击的背景,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杠杆率的效果与银行市场结构密切相关。利用拓展的IS-LMCC模型,本文构建了分析银行竞争度影响货币政策冲击的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相应的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一是银行竞争度的提高在短期弱化了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杠杆率的效果,但长期效应不确定。二是短期内银行竞争对经济杠杆率关于货币政策冲击响应的弱化效应与银行“利润结构机制”密切相关。三是银行竞争度的影响效果对企业异质类型具有敏感性,特别是对外生制度安排导致的企业异质性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邹熙  
本文基于当前货币当局积极探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路径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现实需要,以银行微观竞争水平为视角,通过引入"Monti-Kelin"改进模型,利用2004~2017年我国130家中外资银行数据设定模型研究银行市场势力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市场势力对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存在政策类型差异,并只在数量型下正向显著。且数量型下的银行市场势力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小规模、高资本比例、高流动性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弹性更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和完善传导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勤  
本文基于1998~2014年中国银行业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银行资产配置的两阶段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以Lerner指数衡量的银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银行贷款渠道中,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发挥主要作用;(2)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受银行竞争程度影响,并且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加削弱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这一效应主要通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传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贵发  
在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理论中,银行处于核心地位。因此,银行结构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高度垄断的银行结构会弱化货币政策的效果,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大折扣。中国银行结构经历了一个从绝对垄断到相对垄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否会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呢?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斌  王晓芳  
本文利用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在利率管制和市场化环境下的异质性银行垄断竞争模型,对大型和中小型银行贷款供给的政策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利率管理制价格约束环境下,银行间竞争表现为规模博弈,大型商业银行的政策敏感性要强于中小银行。而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价格博弈是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形式,大型商业银行的政策敏感性弱于中小银行。同时,在实际业务操作中,0.9倍基准利率仍然是实际贷款利率浮动下限。随后本文分析了信贷市场供需结构,并结合银行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研究结论。因此,货币政策调控信贷供给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信贷市场供需状况和异质性银行的政策敏感性,通过加强结构型工具的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泽盛  周舒舒  
本文将影子银行化企业部门引入DSGE模型,动态模拟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渠道影响的存在性及其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供给和信贷条件均存在正向影响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它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但不利于解决融资贵问题。这意味着,虽然当前企业影子银行化仍存在监管滞后和发展不透明等问题,但不应否定其积极作用而强行抑制其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调控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及其信贷去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安  
本文对银行竞争环境下影子银行效用与信贷成本之间的内在逻辑做了理论推导,并分析了银行竞争与影子银行之间的关系及其阻碍货币政策传导的机制。文章选取国内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7年数据,对银行竞争与影子银行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一是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度不断提升,银行竞争促使影子银行规模快速攀升,实际社会融资规模提高;二是银行竞争越强,信贷成本越低,影子银行效用越高,影子银行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冲击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具有周期性递减的特点;三是影子银行规模的提升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具有实质性影响,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缓释作用可能引发流动性陷阱。最后,得出相关启示:通过引导差异化经营等方式降低银行业竞争成本与弱化同质化竞争,通过强监管政策抑制影子银行规模的大幅攀升,对存量影子银行规模采取稳中有降的指导政策,逐步降低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缓释作用,保障货币政策产出函数的预期一致性,防范经济进入流动性陷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菁菁  石柱鲜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货币量目标和利率目标。在考察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机制上,本文对1999年1月—2010年6月货币量和利率对信贷规模的影响进行分时段分析。SVAR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货币总量的效果比利率的效果更加显著,加入货币总量后,对信贷规模变动情况的解释力提高,银行信贷对利率的敏感性呈现显著提升。因此,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应逐渐依靠利率引导,淡出总量调控,从而规避总量调控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等负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凯  许承明  施静静  
利用我国2002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结合"CC—LM"模型研究间接调控机制下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7天加权平均利率可以作为恰当的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在央行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依旧能够对银行的信贷量产生影响;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培新  
货币政策一般认为,作为金融数量指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宏观经济和政策分析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排斥另一重要金融数量指标——信贷规模的作用。本研究试图利用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比较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核心金融指标的适用性,发现:(1)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各自在不同意义上都是最稳定的,并且,各自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一样规则而稳定,没有证据表明何者更具优势;(2)在同时引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时,大大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解释能力;(3)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依存于信贷规模的变化,表明信贷规模在我国经济金融中占据地位。这些结论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有意义的,表明至少在做货币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顺和  李顺平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中国企业经营活动利润受到影响,而逐渐涉入金融化活动,以追求金融资产投资的利润。文章以2008—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考虑了商业银行价格竞争的调节作用,验证是否对货币政策与企业金融化之间有促进作用,并比较分析不同产权制度上市公司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货币宽松程度越大,上市公司的金融化程度越高,且民营企业的金融化速度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其次,银行价格竞争对民营企业在货币宽松环境下的金融化具有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