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7)
- 2023(8304)
- 2022(7108)
- 2021(6458)
- 2020(5325)
- 2019(11959)
- 2018(11720)
- 2017(23457)
- 2016(12649)
- 2015(14174)
- 2014(14227)
- 2013(13885)
- 2012(12929)
- 2011(11693)
- 2010(11914)
- 2009(11478)
- 2008(11547)
- 2007(10361)
- 2006(9445)
- 2005(8903)
- 学科
- 济(50033)
- 经济(49957)
- 管理(45711)
- 业(40997)
- 企(35132)
- 企业(35132)
- 方法(19080)
- 财(18861)
- 数学(16781)
- 数学方法(16577)
- 制(16433)
- 农(14606)
- 中国(14111)
- 业经(12082)
- 务(11473)
- 财务(11443)
- 财务管理(11420)
- 贸(11092)
- 贸易(11087)
- 企业财务(10897)
- 易(10870)
- 银(10779)
- 银行(10774)
- 体(10669)
- 策(10669)
- 行(10313)
- 融(10251)
- 金融(10249)
- 地方(9567)
- 体制(9028)
- 机构
- 学院(181129)
- 大学(180394)
- 济(82123)
- 经济(80420)
- 管理(70963)
- 研究(60075)
- 理学(59947)
- 理学院(59405)
- 管理学(58680)
- 管理学院(58314)
- 中国(49556)
- 财(44395)
- 京(36399)
- 财经(33324)
- 科学(30725)
- 经(30117)
- 所(28937)
- 江(28743)
- 中心(27847)
- 经济学(26042)
- 研究所(25196)
- 财经大学(24637)
- 经济学院(23321)
- 北京(23115)
- 农(23050)
- 州(22231)
- 院(21679)
- 范(21579)
- 师范(21432)
- 业大(20820)
- 基金
- 项目(112071)
- 科学(90313)
- 研究(87408)
- 基金(82948)
- 家(69404)
- 国家(68828)
- 科学基金(60643)
- 社会(58147)
- 社会科(55244)
- 社会科学(55237)
- 省(42778)
- 基金项目(42522)
- 教育(40442)
- 自然(36364)
- 划(35735)
- 自然科(35505)
- 自然科学(35499)
- 编号(35414)
- 自然科学基金(34898)
- 资助(34467)
- 成果(30729)
- 制(28040)
- 部(26356)
- 课题(25234)
- 重点(24943)
- 国家社会(24107)
- 创(23962)
- 发(23885)
- 性(23722)
- 教育部(23593)
共检索到288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奥利弗·布兰查德 刘天培
2010年巴西财政部长就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表示不满,随后印度总理也呼应了这一不满。现在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货币政策应该协同。但是本文认为协同空间不大,资本管制是缓解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货币政策的跨境溢出效应首先,发达经济体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需求增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而全球化逆流泛起加大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经历各种波动和危机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各种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但一些经济体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这并不奇怪。一国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主权性、防御性、竞争性,他国难以控制,国际规则约束力也不如预期的强。因此,对任何经济体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因时而变,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宏观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弹性和效率。
关键词:
国际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再构造陕西财经学院江其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下简称"两大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我国现行体制缺乏"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因此,如何使"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起来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小娟
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存在着两种机制:随机性或相机性协调机制和规则性或制度性协调机制。这两种协调机制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采用哪种机制,主要取决于国家间不同的经济融合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国际协调 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成夫 刘刚
主要利用美国国际收支(简称BOP)账户、资金流量表等统计数据探讨量化宽松与资本流动之间相互联系。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动与量化宽松之间关系密切,量化宽松是资本流向EMEs的重要原因,反过来资本流动则影响了量化宽松的有效性,量化宽松和资本流动是引发全球货币汇率冲突的关键性因素。各国应通过国际协调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生效和压制冲突,使全球经济得以更加平衡地复苏以压制冲突,而且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调整责任。
关键词:
资本流动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新兴经济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丹丹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的"跋涉阶段","双支柱"政策框架成为我国着力探索的焦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本文介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与框架,阐述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协调的必要性,并分别从目标、工具和传递渠道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最后针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慧 杨晓波
一、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论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凯恩斯、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其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的论述,各具特色:(一)凯恩斯《通论》中以财政政策为重心的政策主张凯恩斯在《通论》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蓉
论央行货币政策与我国货币资本及外汇市场的协调发展徐蓉1994年初,我国对人民币双重汇率进行了并轨,从而首次将长期以来一直隔裂我国汇率制度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大门打开了。随着这扇尘封已久的大门的逐渐开启,严格的外汇管制逐步被放松,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王安安
一)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和汇率政策协调理论———汇率目标区模型理论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国家改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可是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并未如自由派经济学家所宣称那样趋于稳定,反而更频繁、更剧烈的波动,向各国的内外经济均衡提出挑战。八十年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建平
由外汇干预引起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协调管理 ,即在外部经济内部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冲销干预和中和的财政政策。其中 ,第一个层次又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部间接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操作和弹性汇率制度三个子层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自 1994年来经历了 1994 - 1996年间和 1998-2 0 0 0年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两次冲突 ,中央银行先后运用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两种货币政策进行冲销干预。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进一步融合要求我们更好地协调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骏 何晓贝
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国际经验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潜在冲突和协调机制。国际文献的初步结论是,为了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反向操作(由于政策的替代性),但有时也需要两者同向操作(由于政策的互补性),最优政策组合取决于宏观冲击的类别和风险的来源。本文认为,选择最优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除了冲击类别和风险来源外,不同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周期阶段也会影响选择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当局与宏观审慎当局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加强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分析能力。基于上述理论,针对我国"双支柱"决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二是建立在同一框架内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将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宏观审慎政策决策权集中至中央银行。四是建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流程与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协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培华 王胜
随着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综合化经营的快速增长,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特征,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初具规模。但由于混业监管框架的缺失,风险在多部门间交织叠加,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问题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剧烈波动的资本市场价格、房地产泡沫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影子银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徐云程
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正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这两大政策工具作为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