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6)
2023(6537)
2022(5518)
2021(4795)
2020(3817)
2019(8526)
2018(8604)
2017(16539)
2016(9005)
2015(10218)
2014(10598)
2013(10516)
2012(10040)
2011(9427)
2010(9527)
2009(9058)
2008(8441)
2007(7725)
2006(7132)
2005(6658)
作者
(27324)
(22929)
(22852)
(22019)
(14646)
(10703)
(10387)
(8888)
(8760)
(8186)
(8126)
(7603)
(7544)
(7529)
(7462)
(7102)
(6794)
(6783)
(6529)
(6173)
(6173)
(5621)
(5621)
(5453)
(5336)
(5156)
(4966)
(4849)
(4623)
(4534)
学科
(61647)
经济(61604)
管理(22757)
方法(18478)
(17137)
数学(16707)
数学方法(16633)
地方(16578)
(12667)
企业(12667)
中国(12483)
地方经济(12312)
(11490)
(10575)
业经(9857)
(8804)
(8797)
(8273)
(8127)
金融(8120)
(7443)
贸易(7437)
(7354)
银行(7337)
农业(7201)
(7137)
(7136)
理论(7098)
经济学(7034)
环境(6839)
机构
学院(135991)
大学(135158)
(69272)
经济(67941)
研究(53626)
管理(45569)
中国(42291)
理学(37778)
理学院(37343)
管理学(36724)
管理学院(36482)
(31031)
科学(29510)
(28386)
(27744)
研究所(24799)
财经(24006)
中心(23609)
经济学(23510)
(21691)
(21673)
(21516)
经济学院(20854)
(18825)
北京(18187)
财经大学(17550)
业大(17348)
(16825)
(16797)
农业(16738)
基金
项目(82165)
科学(63820)
研究(60582)
基金(59098)
(51475)
国家(51104)
科学基金(42628)
社会(40136)
社会科(38099)
社会科学(38092)
(31764)
基金项目(29828)
教育(27164)
(26216)
资助(25472)
自然(25020)
自然科(24419)
自然科学(24411)
自然科学基金(23963)
编号(23545)
成果(20107)
(19230)
重点(18893)
(18159)
课题(17625)
国家社会(17335)
(16146)
发展(15983)
(15771)
(15750)
期刊
(85763)
经济(85763)
研究(48506)
中国(29337)
(24121)
学报(20595)
(19916)
管理(19064)
(18562)
金融(18562)
科学(18039)
经济研究(15838)
大学(15648)
学学(15098)
财经(13462)
技术(12938)
农业(12936)
教育(12224)
(11829)
业经(10996)
问题(10745)
(8670)
统计(8279)
技术经济(8246)
国际(8187)
世界(8095)
(6861)
经济问题(6841)
商业(6493)
决策(6466)
共检索到225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向威霖  苏培  王在全  
货币信用化是经济金融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超量的货币发行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虚拟化,并支撑起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循环。基础货币主要发挥货币的流通职能,满足实体经济循环,因此其规模应与实体经济规模一致。而在基础货币上衍生的信用货币则主要流通于虚拟经济,故包含信用货币的广义货币供给对实体经济影响是间接的。因此,货币政策中只有基础货币发行能够有效调节实体经济,而通过广义货币供给量的调控来调节实体经济是无效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狭义货币供给量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而随着信用货币含量的增加,广义货币供给层次与经济的相关性削弱,证实了理论分析,并为当前货币政策体系支撑实体经济增长提供了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伟军  
由于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突出地位 ,本文借鉴凯恩斯的“利率———投资”传导理论分析我国的“货币———投资”作用机制。结论是 ,凯恩斯的货币———利率———投资———产出的传导渠道在我国并不成立 ,问题在于货币———利率链条和国有经济的利率———投资链条是断开的 ;但货币供给是决定投资量的一个重要变量 ,货币———投资———产出的传导渠道成立。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满足社会的投资需求 ,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减少货币供给则社会的投资量相应减少 ,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仍是传导渠道中的重要约束 ,通过设定、调整名义利率可以调控实际利率水平 ,使之更加适合投资的增长、产出的提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薛敬孝  袁首仁  
国际货币体制与世界经济增长薛敬孝袁首仁当前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给各国经济生活笼罩着一层阴霾。尽管各国政府花了不少功夫,想了不少办法,却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面对21世纪,如何使世界经济尽快走出低谷,实现全面的增长,专家、学者们已从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李振国  王婷婷  
近年来,社会上流传着关于资金进入股市就是支持实体经济的认识。货币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带来了股市的空前繁荣,但也出现了诸如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支持股市发展是否就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讨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建立股市与实体经济关联的货币循环流模型,分别从股权融资、股票投资、证券化、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以及服务产出六种渠道分析资金进入股市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从"股市泡沫"和"资金挤占"两个方面分析资金进入股市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金进入一级股票发行市场能够维持经济体系货币循环平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资金进入二级股票交易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红伟  冉芳  
基于我国2001-2015年的实际月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以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作为资产价格的代理变量,对我国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作用明显,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分流了大量的货币供给量;我国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相互影响,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波动的相互作用较小;资产价格上涨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甚微;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存在明显的互动效应。因此强化实体经济盈利能力、货币政策关注资产价格变化、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利用大数据建立信息平台、建立资金流量监测系统等措施是引导货币资金回归实体经济的重要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张广斌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货币政策效果不彰,进而引发了我们对全球货币体系存在系统性偏差的怀疑。从维克赛尔和凯恩斯关于全球货币体系构建的理论设想,以及全球货币体系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的现实运转来看,全球货币体系调整的关键点,在于由谁来充当国际本位,并行使补救全球信用循环不足的职能。依此,推导出当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发生较大转移时,全球货币体系就到了需要调整的时期。否则,理论张力会崩断,特里芬难题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因之而增加。对全球货币体系调整的历史梳理,也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张广斌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货币政策效果不彰,进而引发了我们对全球货币体系存在系统性偏差的怀疑。从维克赛尔和凯恩斯关于全球货币体系构建的理论设想,以及全球货币体系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的现实运转来看,全球货币体系调整的关键点,在于由谁来充当国际本位,并行使补救全球信用循环不足的职能。依此,推导出当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发生较大转移时,全球货币体系就到了需要调整的时期。否则,理论张力会崩断,特里芬难题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因之而增加。对全球货币体系调整的历史梳理,也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黄杰  
货币量是衡量经济健康程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对货币量、流通速度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较广义货币供给量,狭义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而且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为零。这与过去的研究结论明显不同,在目前中国的复杂经济背景下,实际情况颠覆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相反,经济增长却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相比较狭义货币供给量,广义货币供给量对其自身的解释能力更大,经济增长对广义货币供给量供给的解释能力更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恒  周延  
本文基于考虑央行数字货币(CBDC)对家庭、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经济行为影响的局部分析与包含五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研究CBDC对货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而言,家庭部门兑换CBDC方式、派生存款机制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共同影响货币结构,CBDC替代存款比例变动通过融资利率变化影响经济增长。CBDC替代存款的经济影响总体可控,中央银行具有货币政策调节融资利率职能。数字人民币以不计息形式发行最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数字人民币发行初期,需要定期对数字人民币兑换与发行情况进行货币流动性监测,并基于货币流动性监测结果制定与实施结构型和总量型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柏  俞自由  解振鸿  
本文在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框架下 ,探讨了我国近几年物价变化、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通货紧缩本质上是由实体经济引起的 ,是实体经济运行不畅通的货币表现 :从表象上看 ,通货紧缩形成有货币发行量减少的原因 ,但由于货币发行并不能扭转经济运行不畅通的局面 ,所以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提高物价的方法是值得怀疑的。同时 ,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就业问题是影响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这问题至今未得到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谊浩  周庭佐  
本文将货币因素引入索洛模型,构建起一个稳态经济增长模型,探寻相对货币供应量、储蓄率和有效劳动增长率等因素对人均产出的作用机理;并据此构造回归方程,利用1981—2008年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相对货币供应量因素对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且这种负效应具有时间趋势和区域差异,即相对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随时间呈"V"型走势——对经济增长的遏制作用先增强然后转弱,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负作用依次递增。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中国的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鉴于已有的实证研究中在指标选择和分析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时间序列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1978—2013年的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说明:1990年以前中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1990年以后中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为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战明华,杨义群  
In this paper,the COLS technique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definite statistical boundary product faction of the society,the agriculture,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rural enterprises.Then based on this,we get four series of their relative production efficacy.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se series,we get some results,which indicate that:in general,we can consider that the money is really an important factor to effect the relative production efficiency;but the relati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don't rises with the financial depth.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新瑜  黄先开  
本文采用简化式向量回归模型,考察了在过去几十年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货币供给、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检验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否可归结为货币现象。并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通过分析、计算指出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最优控制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