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6)
2023(10083)
2022(8764)
2021(8012)
2020(6976)
2019(16411)
2018(16180)
2017(31769)
2016(17629)
2015(19844)
2014(20256)
2013(20378)
2012(19368)
2011(17863)
2010(17842)
2009(16662)
2008(16956)
2007(15272)
2006(13081)
2005(12075)
作者
(54361)
(45393)
(45273)
(43366)
(29069)
(22043)
(20829)
(17809)
(17304)
(16370)
(15514)
(15416)
(14658)
(14633)
(14586)
(14354)
(14006)
(13466)
(13409)
(13251)
(11456)
(11287)
(11268)
(10561)
(10496)
(10257)
(10163)
(10046)
(9371)
(9233)
学科
(75575)
经济(75486)
管理(47966)
(47492)
(39418)
企业(39418)
方法(38465)
数学(33385)
数学方法(33024)
(20874)
(19280)
(18543)
中国(18291)
业经(14731)
(14408)
(14405)
贸易(14404)
(13996)
理论(13447)
(13428)
财务(13399)
财务管理(13364)
企业财务(12798)
(12597)
金融(12595)
(12560)
地方(12531)
银行(12517)
农业(12262)
(11917)
机构
大学(267662)
学院(261584)
(108818)
经济(106498)
管理(96432)
研究(93896)
理学(83210)
理学院(82206)
管理学(80626)
管理学院(80156)
中国(71797)
科学(58986)
(57033)
(51930)
(50372)
(50102)
研究所(45589)
中心(42670)
业大(41501)
财经(41370)
农业(40256)
(39174)
(37752)
北京(36154)
经济学(34796)
(34328)
师范(33865)
(32914)
经济学院(31542)
财经大学(31159)
基金
项目(171723)
科学(133660)
基金(125793)
研究(119399)
(112136)
国家(111249)
科学基金(93149)
社会(75181)
社会科(71222)
社会科学(71197)
基金项目(65873)
(65291)
自然(62313)
自然科(60867)
自然科学(60838)
自然科学基金(59809)
(56730)
教育(55801)
资助(53588)
编号(46783)
重点(39721)
成果(39511)
(39286)
(36111)
(35018)
科研(34005)
教育部(33232)
计划(32855)
创新(32792)
课题(32718)
期刊
(116279)
经济(116279)
研究(77627)
中国(50060)
学报(48123)
(44348)
科学(41619)
(41017)
大学(35342)
管理(34345)
学学(33348)
农业(29644)
(27362)
金融(27362)
教育(26466)
财经(21169)
技术(20785)
经济研究(19528)
(18224)
业经(16514)
(16488)
问题(15488)
(13774)
(13406)
技术经济(12912)
统计(12630)
理论(12504)
图书(11881)
世界(11828)
业大(11740)
共检索到388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秀光  
货币中性问题是货币经济学中最激烈的争论之一。主流观点认为,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本文认为,在经济转型期,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非中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都是有效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豪  
货币中性抑或非中性问题一直是现代经济学中各个流派争论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货币是否中性取决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程度,从历史与现实的发展来看,货币非中性论可能更合理、更贴近现实。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中性的;在完全计划经济条件下,货币的作用非常有限;而在混合经济条件下,货币可以对经济运行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稚平  
本文从货币非中性的角度,将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得出货币影响产出的四个约束条件,即流动性有限偏好约束、价格黏性约束、预期能力有限约束及非充分就业约束。为清晰地把握货币非中性问题的总体脉络,本综述并非按时间顺序将文献简单罗列,也不是对各流派的观点进行分析,而是通过归纳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进行分类,以图提供货币非中性问题较清晰的"图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甘小军  王翚  玄立平  
对从休谟到穆勒期间的一些古典学者的货币理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具有短期非中性效果,他们提出了至少七种货币短期影响产出的非中性途径,构成了货币非中性理论的完整体系,对古典学派以后的经济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健  包明华  方世健  包建华  
经济预测中经常采用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对宏微观经济活动进行预测。目前,我国学术界大都运用不考虑货币市场的生产函数进行预测。当预测中涉及货币供给增加、通货膨胀问题时,常常以物价指数将现价表示的经济指标换算成以不变价表示的经济指标,使得预测值具有可比性。这种方法在传统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甘小军  高珊  
利用中国1994年以来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ARIMA模型和二阶段OLS模型对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中性理论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短期内中国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与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都有显著影响,且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影响更明显;但从长期看,预期货币与非预期货币对产出的正负效应相互抵消,中国货币政策表现为长期渐近中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令华  
“货币长期中性”是货币在充分就业经济水平上的中性。“货币长期中性”的概念没有实际意义。“货币短期非中性”是货币在低于充分就业经济水平上的有效性。“货币长期中性”否定不了“货币短期非中性”的政策意义。我国名义经济增长与M1 ,M2 的增长率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实际经济增长率也是随货币增幅的变动而变化的。当前 ,M1 ,M0 的增长率已进入适度区间 ,但货币总量M2 的供应量还要适度增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楚尔鸣  喻多娇  
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正确地认识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确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采用了中国1996—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货币是否为中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不但在短期表现为非中性,在长期也是非中性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廖尧麟  
在当代货币理论中,新古典货币理论往往把其货币中性观的历史渊源追溯到古典货币理论文献那里,从而给人造成一种误解,以为古典货币理论就是货币中性理论。本文通过对古典货币理论文献的考察,说明古典货币理论并不完全等同于货币中性理论,相反,古典货币理论成为了以后历史上各个时期货币非中性观点的直接渊源,从而澄清了上述误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文生  
货币政策究竟如何影响宏观经济?这是判断未来经济和政策走向的关键问题。对于货币短期非中性大家基本上没有分歧。因为价格短期存在黏性,短期内货币增加了就意味着总需求的扩张,因而货币政策能够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长期,传统观点认为,价格是可以自由调整的,因而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无法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小娟  张飒  姜文  
运用合理预期下的货币中性假设模型对我国货币中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不论是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还是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显著的。因此,货币供给在推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利用预期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得到了实证经验的支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坤  程建华  
本文分别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累积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各类定义下的中国货币中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M_0、M_1和M_2均存在明显的非中性特征,M_2增速变化会造成实际产出永久性累积损失;实际产出对货币增量变化量的冲击反应具有振荡特征。其隐含的政策启示是:短期内货币量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应权衡货币量的产出稳定目标与产出增长目标;稳定的货币量变化速度有利于经济稳定运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春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低利率、增加流通中货币成了各国政府解决金融危机的共同做法,货币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持续多久,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1978-2009年的流通中货币、利率、物价指数对GD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中货币不是实际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货币是中性的;GDP的实际增长率是实际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名义利率和GDP没有因果关系;GDP和物价指数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崇明  
本文通过对熊彼特的非常信用理论、内生 -外生货币理论、托宾的货币增长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货币税模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西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货币作用机制观的剖析 ,论证货币政策在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中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 ,对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战略设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书贞  崔建军  
货币非中性论和与之紧密相联的货币供给外生论从理论层面彻底摧毁了作为"整个经典学派理论之骨干"的萨伊定理,构成凯恩斯革命的两大理论基石。非充分就业均衡是经济运行常态,因此,深入研究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对于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体系支撑。本文试图系统梳理货币性质理论的历史演进,探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货币非中性思想",并解析其在凯恩斯革命中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