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2)
- 2023(3094)
- 2022(2482)
- 2021(2319)
- 2020(1830)
- 2019(4474)
- 2018(4121)
- 2017(7935)
- 2016(4008)
- 2015(4202)
- 2014(3957)
- 2013(4135)
- 2012(3962)
- 2011(3751)
- 2010(3772)
- 2009(3420)
- 2008(3422)
- 2007(2858)
- 2006(2669)
- 2005(2543)
- 学科
- 济(19866)
- 经济(19854)
- 方法(8336)
- 管理(8225)
- 数学(7351)
- 数学方法(7259)
- 业(6968)
- 企(5935)
- 企业(5935)
- 中国(5032)
- 贸(4432)
- 贸易(4426)
- 易(4325)
- 农(4197)
- 学(3728)
- 理论(3623)
- 业经(3610)
- 关系(3574)
- 财(3393)
- 融(3346)
- 金融(3346)
- 制(3077)
- 地方(3066)
- 银(2982)
- 银行(2972)
- 行(2895)
- 经济关系(2613)
- 对外(2569)
- 农业(2475)
- 外经(2378)
- 机构
- 大学(57923)
- 学院(55087)
- 济(26399)
- 经济(25910)
- 研究(22326)
- 管理(18859)
- 中国(18784)
- 理学(15621)
- 理学院(15471)
- 管理学(15128)
- 管理学院(15030)
- 财(13175)
- 京(12154)
- 科学(11466)
- 所(11197)
- 财经(10155)
- 中心(10017)
- 研究所(9946)
- 经(9337)
- 经济学(9159)
- 农(8561)
- 江(8412)
- 经济学院(8254)
- 北京(7995)
- 融(7922)
- 院(7922)
- 金融(7816)
- 财经大学(7768)
- 范(7412)
- 师范(7335)
- 基金
- 项目(35245)
- 科学(27795)
- 基金(26694)
- 研究(26138)
- 家(23492)
- 国家(23323)
- 科学基金(19542)
- 社会(17758)
- 社会科(16962)
- 社会科学(16959)
- 基金项目(12924)
- 教育(12170)
- 省(11969)
- 资助(11427)
- 自然(11332)
- 自然科(11091)
- 自然科学(11087)
- 自然科学基金(10894)
- 划(10858)
- 编号(9740)
- 成果(8816)
- 部(8332)
- 重点(8328)
- 国家社会(8253)
- 教育部(7451)
- 发(7367)
- 创(7182)
- 课题(7111)
- 中国(7097)
- 性(7085)
共检索到94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勇浩
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现象,货币形态经历多次演进,货币形态演进理论也成为货币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在交易成本解释逻辑的基础上,引入币值稳定性和充足流动性概念,扩展为一个基于信用的货币形态演进分析框架,分析了商品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顺序演进中的两次跨越,其基本逻辑是币值稳定性和充足流动性受市场范围、交易规模、贸易结构、币材供给等因素影响而对媒介交易成本最小化演进路径形成不同的制约,着重讨论了非足值铸币和可兑换纸币在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演进路径中的关键性作用。研究融合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性优化方法和新制度主义的交易成本思想,形成了以信用为内核的基本分析框架,可以进一步延伸至数字人民币和人民币国际化领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人类的经济史,也是一部货币演化史。货币伴随交易深化而演进,唯一不变的是货币本质——信用。因此货币的逻辑就是信用的逻辑。货币从交易媒介演化为一种金融资产后,就有了金融市场上的货币资产定价问题和资产泡沫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揭示出现代货币的本质意义及其货币政策的复杂性。
关键词:
货币 本质 价值 计量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
关键词:
前瞻性 货币政策 反应方程 央行沟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对预期变量的应用以及对预期引导的重视都成为前瞻性货币政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
前瞻性 货币政策 反应方程 央行沟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
关键词:
前瞻性 货币政策 反应方程 央行沟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尹学钰 刘泽豪
本文对"存款创造贷款"和"贷款创造存款"两种信用货币创造机制的历史演进逻辑进行详尽阐释,阐明"创造"一词只体现存款和贷款数量增加的发生顺序,而不代表两种业务之间具有绝对的逻辑先后关系。本文强调,两种机制的核心差异在于贷款的自主性,与银行的经营决策、所处的监管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一结论对两种机制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带来一定启示。金融监管政策约束较松时,银行可以按客户的借款意愿提供贷款并直接创造出存款。然而金融监管政策约束较紧时,银行需要在存款侧进行监管套利才能发放贷款,此时的贷款只能创造出流动性和安全性都劣于银行存款的"影子负债"。因此,忽视金融监管环境对银行贷款自主性的限制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扩散和系统性风险积聚。
关键词:
信用货币 货币创造 金融监管 影子银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代志华
本文在分析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世界电信改革的经验,回顾我国电信改革历程,提出并构建了TDG-RCP分析框架。透过这个框架,旨在使中国电信改革能够沿着“规制—竞争—产权”的演进逻辑螺旋上升、逐步推进。从趋势上看,以构建有效竞争格局为目标,在3G实施和3C融合、兑现WTO承诺与需求不断增长的条件下,电信立法与专业规制、运营商全业务竞争、业务开放以及向民营资本开放正逐渐成为现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文进
从永久性收入假说出发 ,弗里德曼否认了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 ,否定了财政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通过强调财富作用增强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同时还论证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 ,由此得出的政策结论是 :财政政策作用非常小 ,“唯有货币最重要” ,货币政策应执行法治战略。
关键词:
永久性收入 财富作用 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一般包括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而由于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数据因统计时间等因素而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央行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的作用也存在一定时滞性,因此,货币政策即使对当期经济目标进行反应,也很难
关键词:
前瞻性货币政策 最优货币政策 后顾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一般包括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而由于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数据因统计时间等因素而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央行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的作用也存在一定时滞性,因此,货币政策即使对当期经济目标进行反应,也很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勇五
盛行于明清两代的票号,其源起与衰亡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然而,相关研究多囿于研究视角的局限,未能完全阐述清楚其中的逻辑。本文通过对银本位货币制度演进的梳理,进一步证实货币信用制度的变化是导致传统金融体系崩溃的主因,票号的产生、发展与消亡与明清货币制度尤其是银本位制度的兴衰息息相关。
关键词:
货币制度 白银 票号 起因和衰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秀莲
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范式演进中的三个标志性里程碑。本文从企业资本构成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范式的演进逻辑,即人事管理是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稀缺的产物,人力资源管理是后工业经济时代即将来临时人力资本价值凸显的结果,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社会资本战略逻辑的必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峰
本文从逻辑的原点出发,分析了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创造过程,提出货币的核心功能不是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而是组织生产。货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而是作为无限跨期价值尺度的一般性债务。从货币创造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货币的演进历史,质疑了传统理论描述的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进过程,提出信用货币是历史上货币的主要表现形式,货币演进历史的主要脉络是:私人信用货币—政府信用货币—银行信用货币。最后本文分析了对银行货币创造的约束,并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央行约束与银行反约束在中国的实践。
关键词:
信用货币 货币创造 贷款创造存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秀辉
西方主流货币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存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冲突,且偏重前者而忽视后者,以致形成"没有货币"的货币理论而难以解释现实和预测未来。西方主流货币理论有其抛弃历史方法的理由,但根本原因仍在于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冲突。在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特征的基础上,可借鉴马克思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货币分析思路,为现代货币理论的构建提供方法论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丹桂
政府支出不能简单地划分成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政府支出都具有生产性,只是不同的支出项目生产性作用直接与否、强弱不同而已。地方融资平台就是体现政府生产性作用的载体。本文根据政府支出的生产性,建立政府准生产函数。通过政府准生产函数在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的演绎,可以解释地方融资平台演进的兴起、发展和转型三个阶段内在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