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9)
2023(12502)
2022(10941)
2021(10192)
2020(8620)
2019(19721)
2018(19634)
2017(38079)
2016(20872)
2015(23145)
2014(22896)
2013(22757)
2012(20650)
2011(18638)
2010(18141)
2009(16402)
2008(15971)
2007(13541)
2006(11644)
2005(9911)
作者
(61634)
(51150)
(50652)
(48144)
(32392)
(24582)
(22827)
(20209)
(19404)
(17943)
(17375)
(17162)
(16091)
(15945)
(15783)
(15686)
(15592)
(15286)
(14668)
(14543)
(12948)
(12367)
(12213)
(11551)
(11515)
(11317)
(11291)
(11178)
(10234)
(10182)
学科
(79730)
经济(79647)
管理(58786)
(55709)
(46423)
企业(46423)
方法(41007)
数学(36217)
数学方法(35880)
(21174)
(20155)
中国(18819)
(18216)
业经(17321)
(16142)
贸易(16137)
(15693)
地方(14850)
农业(13740)
(13497)
财务(13438)
财务管理(13419)
理论(12916)
(12820)
企业财务(12732)
环境(12725)
技术(12704)
(12348)
(11645)
银行(11581)
机构
大学(292880)
学院(290347)
管理(117971)
(114067)
经济(111678)
理学(103544)
理学院(102428)
管理学(100598)
管理学院(100120)
研究(96186)
中国(71401)
科学(63016)
(61534)
(53599)
(49938)
业大(49631)
(48951)
研究所(45295)
中心(43748)
农业(42739)
财经(41315)
(39853)
北京(38417)
(37764)
(36079)
师范(35601)
(34590)
经济学(33864)
(32727)
财经大学(31158)
基金
项目(209776)
科学(163226)
基金(152832)
研究(145939)
(135941)
国家(134863)
科学基金(114840)
社会(91343)
社会科(86703)
社会科学(86678)
基金项目(82527)
(81642)
自然(78233)
自然科(76365)
自然科学(76342)
自然科学基金(74958)
(69552)
教育(66120)
资助(63154)
编号(58274)
重点(46810)
(45444)
成果(45056)
(43659)
(43444)
科研(41068)
创新(40740)
计划(40208)
课题(39292)
教育部(38415)
期刊
(113764)
经济(113764)
研究(80267)
学报(53496)
中国(47673)
(46749)
科学(46550)
管理(40007)
大学(39087)
学学(37318)
(36216)
农业(32414)
教育(25866)
(25727)
金融(25727)
技术(22489)
财经(19285)
经济研究(19117)
业经(19063)
(16631)
理论(16391)
(16315)
科技(15599)
实践(15353)
(15353)
问题(15001)
业大(14597)
(14451)
图书(13979)
技术经济(13671)
共检索到402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仁和  陈英楠  程昆  
实务界普遍比较名义利率与盈利、红利或租金收益率的高低,以判断资产价格是否合理,意味着投资者用名义利率对资产的未来实际红利流进行资本化,投资者存在货币幻觉。本文梳理了国外检验股票市场和住宅市场货币幻觉假设的不同理论分析模型和实证检验方法,并认为可以用货币幻觉假设来解释我国近年来的资产价格泡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斌  周小亮  
将货币幻觉因素纳入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经济模型的框架下,建立了货币幻觉对汇率波动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幻觉程度上升,除了会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加大外,还加剧了货币供应增长率对汇率波动的间接影响;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货币幻觉的直接效力与间接效力都进一步增强,但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有所回调。此外,在面临重大政策调整或外部冲击时,短期内货币幻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有大幅变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仁和  陈英楠  程昆  
人们习惯于按照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货币幻觉对于个人福利的影响很小,但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巨大,因此,货币幻觉假设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论题。基于经济事实的计量分析与检验方法、调查法、拟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方法几乎都验证了货币幻觉假设的存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敏  蓝发钦  
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两个因素分别从投资者对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估计偏差的角度解释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膨胀。本文以上海商品住宅市场为例,运用动态剩余价值模型从租金房价比角度测度上海房价泡沫水平,并检验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对上海房价泡沫的解释作用。经验分析发现,上海商品住宅市场存在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效应,其中货币幻觉效应对房价泡沫影响具有不对称性但解释作用更强,建议应重点关注高通胀和实际负利率对房价泡沫的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秋莎  刘霞  胡开文  
本文将货币幻觉纳入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并利用2000年9月到2006年8月的月度数据,经过HP滤波处理后采用Almon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估计出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我们发现在考虑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一方面,投资者存在货币幻觉且利率对投资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储户不存在货币幻觉并且利率对储蓄的调控作用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社保制度的缺位增强了储户的安全性动机以及投资渠道的不完善导致了储蓄的利率刚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志远  
我国农户的储蓄包括现金储蓄和实物储蓄,实物储蓄主要受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从现金消费看,长期均衡消费倾向不断降低,农户存在货币幻觉现象。启动农村消费一是要促进农户实物储蓄向现金储蓄的转化,二是要增加农民现金收入,三要通提高农户消费倾向。国家宏观政策上要防止通货紧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仁和  陈英楠  程昆  
我国城市住宅租金收益率随着名义无风险利率和主观风险溢价的提高而提高,与货币幻觉假设相吻合,说明在高通货膨胀时期,投资者降低估值倍数,低估市场;低通货膨胀时期,提高估值倍数,高估市场。近年来在长期低通胀环境下,尽管我国几大城市实际租金指数保持稳定,但是投资者受到货币幻觉的影响,提高住宅市场的"市盈率",从而高估房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仁和  
本文研究货币幻觉是否有助于解释中国低通胀环境下股票价格膨胀机制。应用动态戈登增长模型,将反映股市估值水平的红利-股价比率分解为代理效应、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和货币幻觉效应三个动态部分。中国股票市场的这三个动态分解部分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代理效应不存在,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的解释力弱,而通货膨胀解释了货币幻觉效应时序变化的较大部分,说明近十年来我国股市两次暴涨主要是在长期低通货膨胀背景下,通过投资者的货币幻觉引起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路宽  窦文章  孙雯雪  
显性数字与隐性数字可表示导致人们对数量发生认知差异的两类数字形式。以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为自变量的"主观货币函数"被构建可得出:在约束性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中,人们的选择结果受到货币形式的影响,表现出货币幻觉。比较静态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当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货币幻觉程度的变化。实验结果也支持了理论的关键假设和最优化分析结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秀光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现象面前,房价上涨源于"货币幻觉"的观点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房价上涨是虚涨还是实涨的分析,从而说明"房价虚涨论"的片面性。实际情况是,"货币幻觉"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是短暂的;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房价的上涨幅度等因素,决定了房价是实涨而非虚涨。"房价虚涨论"的危害在于,如果房价上涨被"房价虚涨论"所误导,将会影响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将对居民的住房投资和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仁和  陈柳钦  
上海A股市价格波动无法用红利与无风险利率的变化来解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跟传统理论相反,中国股价跟通货膨胀呈现反向关系。其原因在于Fed模型的拥护者将E/P跟名义利率进行比较来判断股市估值是否合理。中国投资者中存在通货膨胀幻觉。通货膨胀幻觉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上海A股市场价格变化,特别是该假设能解释1996-2001年的大牛市。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寅  
信用卡作为带有无担保小额信用贷款及滚动合约性质的支付结算工具,越来越受到使用者偏爱,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信用卡定价也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基于均值-方差框架构建了一个持卡人跨期用卡行为理论模型,通过引入持卡人行为差异与学习机制考虑不同持卡人认知与认知改进下的信用卡定价问题。本文发现:信用卡实际价格本质上是单位定价与风险补偿的和,银行将定价的风险补偿摊薄到每个合约;持卡人认为信用卡价格较高的原因是银行在市场中的有效用卡规模与风险补偿使持卡人对信用卡单位定价认知低于实际价格认知而产生的持续价格幻觉;一定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国进  刘金娥  
房地产基本价值是由其未来的现金流(即租金)和贴现率决定的,异质信念与通胀幻觉分别从投资者对房地产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的估计偏差两方面解释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1994~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季度数据,利用时变现值模型估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价值,进而给出房地产价格泡沫,并检验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异质信念和通胀幻觉都勾勒出了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画面,但相对于通胀幻觉,异质信念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主导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小悦  范辉政  
财政信息问题非常重要。最优信息系统选择理论认为,决策系统由信源、信道和决策规则组成。决策系统的所有构成内容都与信息有关,决策实际上是对已知信息或未知信息的可能状态的判断和处理。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对信息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形成了风靡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红海  陆蓉  徐龙炳  
基金拆分是在保持投资者资产总值不变前提下,通过降低基金单位净值来实现"净值归一"。拆分过程中尽管理论上基金业绩及投资者利益保持不变,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引起投资者大量申购,导致基金规模急剧扩大。对此,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进行研究,发现投资者大量申购拆分后的基金是因为名义价格幻觉产生的低净值偏好;管理者迎合并利用投资者这一价格幻觉来增加资金净流入。进一步研究表明,基金拆分后规模扩大是由于吸引了大量新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申购而造成的;长期来看,进行拆分的基金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因此,总体来说基金拆分是理性的管理者迎合并利用投资者非理性偏好来实现其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本文所揭示的因市场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