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9)
- 2023(13544)
- 2022(11736)
- 2021(10878)
- 2020(9174)
- 2019(20877)
- 2018(20556)
- 2017(40307)
- 2016(21922)
- 2015(24385)
- 2014(23939)
- 2013(23878)
- 2012(21798)
- 2011(19699)
- 2010(19091)
- 2009(17374)
- 2008(16798)
- 2007(14433)
- 2006(12369)
- 2005(10521)
- 学科
- 济(87285)
- 经济(87186)
- 管理(61724)
- 业(59190)
- 企(48772)
- 企业(48772)
- 方法(46077)
- 数学(41158)
- 数学方法(40824)
- 农(22083)
- 财(22052)
- 中国(21173)
- 学(18504)
- 业经(18276)
- 贸(17629)
- 贸易(17623)
- 易(17104)
- 地方(16157)
- 农业(14931)
- 务(14488)
- 财务(14428)
- 财务管理(14406)
- 制(13782)
- 技术(13717)
- 企业财务(13687)
- 理论(13485)
- 环境(13231)
- 和(12764)
- 融(12604)
- 金融(12603)
- 机构
- 大学(311831)
- 学院(308265)
- 管理(124421)
- 济(123713)
- 经济(121261)
- 理学(109734)
- 理学院(108567)
- 管理学(106659)
- 管理学院(106143)
- 研究(100925)
- 中国(74877)
- 京(64807)
- 科学(64679)
- 农(54837)
- 财(54457)
- 业大(51241)
- 所(50588)
- 研究所(46773)
- 中心(46111)
- 财经(45489)
- 农业(43703)
- 江(42032)
- 经(41718)
- 北京(40286)
- 范(38143)
- 经济学(37966)
- 师范(37650)
- 院(36223)
- 经济学院(34713)
- 财经大学(34439)
- 基金
- 项目(222668)
- 科学(174180)
- 基金(163437)
- 研究(155780)
- 家(144592)
- 国家(143458)
- 科学基金(122854)
- 社会(99086)
- 社会科(94123)
- 社会科学(94099)
- 基金项目(87794)
- 省(85908)
- 自然(82737)
- 自然科(80837)
- 自然科学(80815)
- 自然科学基金(79398)
- 划(73176)
- 教育(71266)
- 资助(67867)
- 编号(61487)
- 重点(49561)
- 部(49096)
- 成果(47961)
- 创(46333)
- 发(45981)
- 科研(43542)
- 创新(43230)
- 教育部(41973)
- 计划(41678)
- 课题(41627)
- 期刊
- 济(122403)
- 经济(122403)
- 研究(86091)
- 学报(55953)
- 中国(51787)
- 科学(48009)
- 农(47934)
- 管理(42339)
- 大学(41379)
- 学学(39504)
- 财(39170)
- 农业(33029)
- 融(28149)
- 金融(28149)
- 教育(27607)
- 技术(23912)
- 财经(22103)
- 经济研究(20956)
- 业经(19998)
- 经(18699)
- 业(16770)
- 问题(16255)
- 科技(15911)
- 理论(15302)
- 版(14909)
- 业大(14844)
- 图书(14496)
- 技术经济(14490)
- 商业(14084)
- 实践(14051)
共检索到425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斌 周小亮
将货币幻觉因素纳入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经济模型的框架下,建立了货币幻觉对汇率波动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幻觉程度上升,除了会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加大外,还加剧了货币供应增长率对汇率波动的间接影响;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货币幻觉的直接效力与间接效力都进一步增强,但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有所回调。此外,在面临重大政策调整或外部冲击时,短期内货币幻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有大幅变动。
关键词:
货币幻觉 人民币汇率波动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本文检验了2003年1月~2008年5月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和波动率对人民币货币替代的影响程度。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显示,总体上有效汇率因素对货币替代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NEER比REER影响更大。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人民币货币替代率与人民币NEER、REER及其波动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VEC模型揭示了有效汇率的短期波动对货币替代率的长期均衡关系有一定冲击,但影响的弹性较小。2003年以来人民币的"反替代"现象主要是由于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现实和预期下,巨额外资输入寻求避险和保值引起的货币供给量持续增加而导致的。本文建议货币政策要与汇率政策进行协同,将名义有效汇率纳入政策...
关键词:
人民币 有效汇率 货币替代 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荔 张庆君
本文根据中国汇改以来的人民币名义汇率月度数据,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性,并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性对货币替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贬值会导致货币替代率增加,而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性水平对货币替代率影响不显著;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和与汇率波动性增强都会导致货币替代率的增加,由于受价格粘性和货币市场刚性等因素影响,短期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弹性值也要小于长期。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升值趋势,使我国货币替代率的保持相对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应该充分考虑货币替代可能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汇率水平 汇率波动 货币替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海俊
文章通过对1994-2012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汇率波动等因素与货币替代的进行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实际汇率波动与货币替代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货币替代都影响显著,在短期内能够回到均衡位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艳萍 过文俊 刘艳靖
本文根据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时间跨度为2005年1月~2010年11月)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率与货币替代率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于有效汇率的三个变量与货币替代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贬值及其波动会导致货币替代率增加;关于短期分析的结论与长期基本趋于一致,只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率对货币替代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且三个汇率变量的货币替代弹性小于长期。本文最后指出,一方面,目前人民币汇率的趋势稳中有升,且在未来一段时期不会改变,使得我国货币替代程度不断下降,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供有力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
关键词:
人民币有效汇率 汇率波动 货币替代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帅林
选取影响中国货币供给的人民币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三个变量,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货币供给M2、M1和M0的影响,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货币供给影响的机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M2和M1的影响较强,而对M0的影响较弱;也使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加;而且改变了中国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同时使中国货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此外改变了中国调节货币供给的方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秋莎 刘霞 胡开文
本文将货币幻觉纳入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并利用2000年9月到2006年8月的月度数据,经过HP滤波处理后采用Almon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估计出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我们发现在考虑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一方面,投资者存在货币幻觉且利率对投资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储户不存在货币幻觉并且利率对储蓄的调控作用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社保制度的缺位增强了储户的安全性动机以及投资渠道的不完善导致了储蓄的利率刚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志远
我国农户的储蓄包括现金储蓄和实物储蓄,实物储蓄主要受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从现金消费看,长期均衡消费倾向不断降低,农户存在货币幻觉现象。启动农村消费一是要促进农户实物储蓄向现金储蓄的转化,二是要增加农民现金收入,三要通提高农户消费倾向。国家宏观政策上要防止通货紧缩。
关键词:
农户 消费 实物储蓄 货币幻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仁和
本文研究货币幻觉是否有助于解释中国低通胀环境下股票价格膨胀机制。应用动态戈登增长模型,将反映股市估值水平的红利-股价比率分解为代理效应、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和货币幻觉效应三个动态部分。中国股票市场的这三个动态分解部分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代理效应不存在,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的解释力弱,而通货膨胀解释了货币幻觉效应时序变化的较大部分,说明近十年来我国股市两次暴涨主要是在长期低通货膨胀背景下,通过投资者的货币幻觉引起的。
关键词:
股票 货币幻觉 代理假说 风险溢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仁和 陈英楠 程昆
人们习惯于按照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货币幻觉对于个人福利的影响很小,但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巨大,因此,货币幻觉假设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论题。基于经济事实的计量分析与检验方法、调查法、拟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方法几乎都验证了货币幻觉假设的存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仁和 陈英楠 程昆
实务界普遍比较名义利率与盈利、红利或租金收益率的高低,以判断资产价格是否合理,意味着投资者用名义利率对资产的未来实际红利流进行资本化,投资者存在货币幻觉。本文梳理了国外检验股票市场和住宅市场货币幻觉假设的不同理论分析模型和实证检验方法,并认为可以用货币幻觉假设来解释我国近年来的资产价格泡沫。
关键词:
货币幻觉 Fed模型 股票市场 住宅市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唐旻飞 孙文竹 靳文秀
本文分阶段对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货币流动性及银行流动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从长期看来,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流动性正相关,即人民币升值会增加流动性,但人民币汇率波动会使这一效果减弱;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流动性的作用变得更加明显;相比较作用于银行的流动性效果来看,人民币汇率宏观上对货币的流动性影响更加明显。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双向波动 流动性 影响机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 高孝森
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与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双高"现象,使汇率和价格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构建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VAR模型和VEC模型,文章分析检验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以及二者变化的方向,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解释其经济学意义并探讨汇率传递效应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晖 谢赤 陈琼
双对数计量经济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人民币汇率对国际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对企业中短期产生的影响较大,且影响强度随着国际企业外贸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增长而增大。通过对行业指数(包括非金融行业指数和金融行业指数)的中期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不同行业受到外汇风险的影响各有不同。作为研究结果的应用,根据实证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外汇风险管理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企业价值 国际企业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琼
本文基于2005年7月-2011年10月的月度数据,使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人民币汇率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物价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内,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但是影响比较小,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一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物价指数仅变动0.027898个百分点。此外,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对消费物价指数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调整的反向修正机制,但是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回归的速度比较慢。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