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15)
- 2023(19796)
- 2022(16821)
- 2021(15821)
- 2020(13240)
- 2019(30689)
- 2018(30085)
- 2017(57191)
- 2016(31171)
- 2015(35335)
- 2014(35116)
- 2013(34512)
- 2012(31791)
- 2011(28438)
- 2010(28183)
- 2009(26078)
- 2008(25661)
- 2007(22044)
- 2006(19337)
- 2005(17325)
- 学科
- 济(130457)
- 经济(130317)
- 管理(88134)
- 业(83183)
- 企(68194)
- 企业(68194)
- 方法(62280)
- 数学(54996)
- 数学方法(54198)
- 中国(36602)
- 农(34172)
- 财(32463)
- 业经(27973)
- 学(26503)
- 贸(24838)
- 贸易(24823)
- 易(24165)
- 地方(24148)
- 制(22926)
- 农业(22817)
- 理论(21011)
- 务(20220)
- 财务(20130)
- 财务管理(20086)
- 银(19654)
- 银行(19604)
- 融(19479)
- 金融(19477)
- 企业财务(19037)
- 和(18941)
- 机构
- 大学(441297)
- 学院(436409)
- 济(181253)
- 经济(177705)
- 管理(170694)
- 研究(149688)
- 理学(148019)
- 理学院(146409)
- 管理学(143412)
- 管理学院(142661)
- 中国(114892)
- 京(94530)
- 科学(91197)
- 财(82225)
- 所(74620)
- 农(69881)
- 中心(68510)
- 研究所(67987)
- 财经(66188)
- 业大(64455)
- 江(62127)
- 经(60487)
- 北京(59926)
- 范(57191)
- 师范(56632)
- 经济学(55999)
- 农业(54609)
- 院(54248)
- 经济学院(50510)
- 州(50446)
- 基金
- 项目(298792)
- 科学(235685)
- 基金(219367)
- 研究(215759)
- 家(191912)
- 国家(190392)
- 科学基金(163777)
- 社会(137660)
- 社会科(130616)
- 社会科学(130580)
- 基金项目(114647)
- 省(113595)
- 自然(106802)
- 自然科(104450)
- 自然科学(104428)
- 自然科学基金(102532)
- 教育(99955)
- 划(96532)
- 资助(92375)
- 编号(86587)
- 成果(70351)
- 重点(66902)
- 部(66586)
- 发(62533)
- 创(61197)
- 课题(59383)
- 国家社会(57811)
- 教育部(57453)
- 科研(57382)
- 创新(57219)
- 期刊
- 济(190939)
- 经济(190939)
- 研究(129901)
- 中国(84125)
- 学报(70683)
- 科学(64515)
- 管理(63343)
- 农(62939)
- 财(62847)
- 大学(54492)
- 学学(50951)
- 教育(48063)
- 农业(43684)
- 融(40315)
- 金融(40315)
- 技术(39097)
- 财经(32543)
- 经济研究(32368)
- 业经(29007)
- 经(27981)
- 问题(24878)
- 业(23873)
- 图书(23696)
- 统计(23007)
- 贸(22394)
- 技术经济(21453)
- 理论(20712)
- 版(20519)
- 策(20507)
- 国际(19939)
共检索到648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海民
本文首次从货币工资增长与"效率空心化"的联合视角来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生产率不断空心化背景下"工资-效率"增长的结构性缺口在中国复合型通货膨胀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工资-效率"增长缺口不仅在微观上使得中国制造成本越来越昂贵,而且在宏观上容易导致物价水平上升的通货膨胀。该缺口在2008—2015年的影响显著强于2000—2007年,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显著强于中部地区,表明"工资-效率"增长缺口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既存在明显的时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宋健
在考虑制度变量的滞后性前提下,运用货币滞存法对中国1979~2007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量,随后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得出了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超额货币冲击的响应是正向的,长期而言是负向响应并趋于稳定;通货膨胀率对超额货币程度随机误差项冲击的响应短期达到正向响应的峰值,其后逐步衰减。
关键词:
超额货币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力军 严丹
通过分析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认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结构老龄化和政策因素驱动我国实际工资增长,并构成长期通货膨胀压力。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实际工资与GDP平减指数(10%显著水平)、消费者价格指数(1%显著水平)、商品房销售价格(1%显著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实际工资增长不但从成本方面推升了通货膨胀,还通过直接扩张需求、在消费者信贷市场上承担"资本品"功能和杠杆效应,从需求方面拉升通货膨胀。在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价格的看涨预期、工资增长导致的按揭能力增强和银行住房贷款增长,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工资—通货膨胀循环传导机制。
关键词:
工资增长 通货膨胀 省级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力军 严丹
本文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实际工资与GDP平减指数(10%显著水平)、消费者价格指数(1%显著水平)、商品房销售价格(1%显著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实际工资增长不但从成本方面推升了通货膨胀,还通过直接扩张需求、在消费者信贷市场上承担"资本品"功能和杠杆效应,从需求方面拉升通货膨胀。在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价格的看涨预期、工资增长导致的按揭能力增强和银行住房贷款增长,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工资—通货膨胀循环传导机制。
关键词:
工资增长 通货膨胀 省级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海民
本文利用2001—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12省市民营工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产价格波动、通货膨胀对我国沿海地区民营工业"规模空心化"与"效率空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存在引发民营工业"规模空心化"和"效率空心化"的作用机制。股价上涨一方面对民营实体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加剧民营工业的"规模空心化",另一方面对民营工业的技术效率存在促进效应,一定程度上又减轻了"效率空心化"。宏观政策上,可以通过调控资产价格、降低通货膨胀预期来对民营工业"空心化"进行积极干预。短期内要为民营工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长期内要抛弃"依靠低要素价格在低附加值领域维持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蓉蓉 崔超
利用我国2006年12月~2010年12的月度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短期内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效应相反;货币供应并不影响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无关,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效应。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之间正相关;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具有负效应,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证实我国存在托宾效应;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作用相反,通货膨胀损害经济增长的弗里德曼假说在我国适用。同时得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非中性和内生性特点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供应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继东
认识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对于理解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分省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系统考察了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货膨胀与最终消费率负相关,通货膨胀抑制了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从通胀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看,通货膨胀降低了农村消费和耐用品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通货膨胀并没有显著提高总体名义消费水平的增长,但高通胀有利于城市名义消费水平的增长。从刺激消费的角度而言,控通胀的政策有利于稳定消费,从而稳定经济增长。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消费 扩大内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元鹏 张延 王智强
本文将运用凯恩斯主义的模型来分析国家干预对货币政策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的影响。依据凯恩斯主义理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的确有着提升需求、扩大产量的作用,货币是非中性的,但在中长期将会引发一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进而转化为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货币是中性的。本文通过对1993~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与物价水平有强烈的同期正相关关系。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同期的"通货膨胀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志勇
需求拉动型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之争是2007年中国通货膨胀问题争论的焦点,通货膨胀类型的差异隐含着治理通货膨胀的不同政策选择。本文基于2000年之后超额工资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而非超额工资增长是导致通货膨胀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分部门工资数据的研究结果亦未发现超额工资存在对通货膨胀的显著响应。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认为,2000—2007年中国尚不存在"工资-通货膨胀"循环机制。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 成本推动 超额工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曾智 王胜
利用1996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月度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CPI、M2和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序列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后,运用MS-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且使用动态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认了M2增长率波动与CPI增长率波动和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波动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货币政策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且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大于产出效应。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吉林 张二华
本文利用动态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发现我国通胀率对经济增长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从东部、中部和西部来看,其门槛值依次上升,但通胀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速度却依次下降。在通胀率较低时,无论是当年还是上年通胀率,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但随着通胀率的上升,虽然当年通胀率对经济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上年通胀率对经济增长开始呈现较大的负向作用,两者间表现为左高右低非对称的"U"形。另外,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在一定程度上也受通胀率的影响,并在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央行应致力于降低通胀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并根据区域情况不同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胀膨胀 门槛效应 平滑转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伍阳 李毅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国民经济"双倍增"计划,以应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新变化。文章从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出发,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具有交互效应的面板SVAR模型,对通货膨胀与总产出、劳动者报酬等因素展开动态传导机制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区域间传导的交互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总产出与劳动者收入倍增对拉升通胀作用并不显著,适度降低总产出增速能起到稳定通胀的作用,而稳健、稳定的货币政策是通货膨胀管理的关键,另外中国通货膨胀管理在区域间的敏感度存在明显差异,西部地区承受的通胀压力高于其他地区,通胀管理目标要优先考虑西部地区所承受的通胀压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姜梅华
本文从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冲击影响角度出发,利用GVAR模型将贸易联系紧密的4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视为一整体,考察相关变量的冲击反应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源自国内还是其他三国的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冲击,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其他三国的通货膨胀率相比响应最为显著,且持续时间较长,自动调节能力较差;相比中国和日本,美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升温对提升其他三国价格水平具有更大的拉动作用,且美元供给冲击对各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高于日元;在东北亚区域内,中国经济增长对日韩通货膨胀的压力高于来自日本的经济增长;整体来看,主要货币冲击对通胀的影响小于各国经济增长冲击对通胀的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智淋 成禹同 董志勇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1979—2011年的面板数据,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考察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通货膨胀率门限效应,当通货膨胀率低于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当通货膨胀率高于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超过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霖,靳云汇
Utilizing the cointegration approach,the author sets a VAR model and analyzes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money supply,credit,inf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The author draws several important conclusions.In a long run,money supply and economic growth boost each other;money supply boosts credit,but it doesn't necessarily stimulate inflation in the course of economy monetarizing;inflation obstructs economic growth.In a short time,money supply stimulates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growth simulates money supply,credit and inflation.
关键词:
货币供应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协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