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5)
- 2023(11758)
- 2022(9886)
- 2021(9269)
- 2020(7801)
- 2019(17513)
- 2018(17625)
- 2017(34173)
- 2016(18092)
- 2015(19978)
- 2014(19590)
- 2013(19116)
- 2012(17686)
- 2011(15960)
- 2010(16497)
- 2009(16175)
- 2008(15433)
- 2007(13842)
- 2006(12679)
- 2005(11828)
- 学科
- 济(67663)
- 经济(67564)
- 管理(60018)
- 业(58035)
- 企(51108)
- 企业(51108)
- 中国(28706)
- 融(28414)
- 金融(28412)
- 方法(27380)
- 银(27358)
- 银行(27344)
- 行(26485)
- 制(24284)
- 财(24188)
- 数学(23639)
- 数学方法(23422)
- 业经(17972)
- 农(17752)
- 技术(17540)
- 体(15642)
- 贸(14671)
- 贸易(14652)
- 务(14614)
- 财务(14584)
- 财务管理(14550)
- 易(14410)
- 企业财务(13880)
- 体制(13462)
- 地方(12689)
- 机构
- 大学(248093)
- 学院(247644)
- 济(111466)
- 经济(109195)
- 管理(95405)
- 研究(81825)
- 理学(80345)
- 理学院(79579)
- 管理学(78550)
- 管理学院(78069)
- 中国(73590)
- 财(60362)
- 京(51274)
- 财经(45971)
- 科学(42053)
- 经(41572)
- 中心(39528)
- 所(39367)
- 江(38386)
- 经济学(35996)
- 研究所(34419)
- 财经大学(34301)
- 北京(33261)
- 经济学院(32414)
- 州(30946)
- 农(30313)
- 范(29482)
- 院(29460)
- 融(29436)
- 师范(29231)
- 基金
- 项目(150926)
- 科学(120697)
- 研究(117773)
- 基金(110019)
- 家(92772)
- 国家(91959)
- 科学基金(80250)
- 社会(77581)
- 社会科(73846)
- 社会科学(73832)
- 省(58801)
- 基金项目(57319)
- 教育(54834)
- 划(48533)
- 自然(47279)
- 编号(47184)
- 自然科(46209)
- 自然科学(46200)
- 自然科学基金(45451)
- 资助(44472)
- 成果(40335)
- 创(37605)
- 制(35273)
- 部(34900)
- 创新(34255)
- 重点(34074)
- 课题(33779)
- 国家社会(32550)
- 发(32442)
- 性(31422)
- 期刊
- 济(126191)
- 经济(126191)
- 研究(87237)
- 中国(56196)
- 财(47487)
- 融(47221)
- 金融(47221)
- 管理(40779)
- 教育(29943)
- 科学(28594)
- 学报(28292)
- 农(27699)
- 财经(23823)
- 大学(23672)
- 技术(21999)
- 学学(21944)
- 经济研究(21226)
- 经(20491)
- 业经(19560)
- 农业(17074)
- 问题(16231)
- 贸(14999)
- 理论(14029)
- 国际(13756)
- 统计(13529)
- 策(12736)
- 技术经济(12674)
- 实践(12407)
- 践(12407)
- 科技(11829)
共检索到404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前进
金融创新影响了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变量间的固定联系,使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得不可控、不可测,为此一些学者建议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也有些学者建议修改货币供应量口径。针对以上两种建议,结合近几年我国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首先从理论角度讨论了货币定义,随后分析了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供应量及其统计的影响,进一步比较总结了美国、日本货币统计经验及我国近20年的货币统计实践,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货币统计需要做适度的调整,但不应偏离货币的理论定义,同时也应该尽早建立利率统计体系,弥补货币统计不足,以此解决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效率不断下降的缺陷。
关键词:
货币 金融创新 货币统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龚秀国
本文从金融压制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低效率问题。认为在央行设定的自身与商业银行进行的博弈过程中 ,超额储备金是货币政策直接影响的一种特殊基础货币 ,它的增长既反映了我国央行负债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反映了银行体系货币乘数的减少。作者认为 ,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央行的当务之急是 :迅速赋予商业银行根据贷款风险大小确定贷款利率的更大自主权 ,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 ;取消金融机构在人行户头上所有储备金存款利率 ;停止发行短期央行票据回笼银行资金。
关键词:
金融压制 货币政策 低效率 超额储备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姜凌
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应立足于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基础之上,根据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代国际金融的实际和本国国情而有序进行。选择合理的汇率制度,推动区域性国际货币合作,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组织,与加强全球性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一道,应是跨世纪国际货币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剑飞 王绮
在开放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货币错配的大量积累会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文章探讨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形成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为同样面临着长期货币错配问题的中国提供借鉴,同时探讨中国货币错配问题,最后从汇率制度改革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错配 汇率制度 危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盛松成 翟春
目前,我国金融环境与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相似,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体系关联性日趋复杂,现行货币供应量与GDP、CPI等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有所削弱,货币供应量的范围及层次划分受到挑战。1.银行卡结算账户下的活期存款。受益于电子化技术的发展,现代支付结算效率大幅提高。这带动了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卡品种日益丰富,发卡量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伟 林海
世界上很多国家通常都把货币需求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一国的货币政策甚至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我国货币需求与实际产出等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只有在考虑金融创新的影响时才能够成立。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需求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玉平
本文介绍了美国货币市场的运作特征,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我国货币市场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货币市场的子市场发育程度低,基本功能错位,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和利率弹性小,并强调同业拆借市场体系和利率市场化对货币市场改革的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詹小颖
人民币汇率弹性化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理论上可提高货币政策的绩效"与"实践上的无改善效应"的"货币政策绩效之谜"。本文运用VAR模型对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绩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汇制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对最终目标的政策力度更大,灵敏性更强,但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人民币汇率的有限弹性与基准汇率形成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的提升空间有限。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索彦峰
本文将金融创新因素纳入基本普尔分析之中,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1)在金融创新发展的初期,总需求冲击方差相对于货币需求冲击方差仍然较大,同时IS曲线相对LM曲线会变得更加陡峭,此时中央银行将优先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2)在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货币需求函数将变得极不稳定,以致于货币需求冲击远远超过总需求冲击时,无论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如何,选择利率充当中介目标将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就我国而言,现阶段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还是较优的选择;长期来看,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也会因金融创新而失效,一个可行的选择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度。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基本普尔分析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圆
<正>奥勒良(Lucius Domitius Aurelianus)是“三世纪危机”晚期的罗马帝国元首(公元270—275年)。为了防御外部蛮族的入侵,奥勒良重新筑造了罗马城墙;为了抑制分裂,使帝国重归一统,奥勒良发动了对东方帕尔米拉王国的战争和对西方高卢王国的战争。奥勒良继位前后,罗马帝国的各种钱币都在大幅度贬值。为了提振人们对于钱币的信心,奥勒良实行了货币制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