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6)
- 2023(14459)
- 2022(12620)
- 2021(11622)
- 2020(9779)
- 2019(22468)
- 2018(22434)
- 2017(44195)
- 2016(24055)
- 2015(27100)
- 2014(27104)
- 2013(26577)
- 2012(24864)
- 2011(22701)
- 2010(23015)
- 2009(22197)
- 2008(22215)
- 2007(20241)
- 2006(17989)
- 2005(16588)
- 学科
- 济(97524)
- 经济(97393)
- 管理(74999)
- 业(69403)
- 企(57362)
- 企业(57362)
- 方法(43544)
- 数学(37727)
- 数学方法(37297)
- 财(30566)
- 农(28533)
- 中国(27428)
- 制(25362)
- 业经(22099)
- 贸(21018)
- 贸易(21008)
- 易(20463)
- 银(18977)
- 银行(18947)
- 学(18791)
- 务(18156)
- 财务(18110)
- 行(18102)
- 财务管理(18062)
- 农业(17953)
- 地方(17177)
- 融(17079)
- 金融(17075)
- 企业财务(17070)
- 体(16232)
- 机构
- 学院(350979)
- 大学(350002)
- 济(149640)
- 经济(146407)
- 管理(133791)
- 研究(115948)
- 理学(113931)
- 理学院(112728)
- 管理学(110909)
- 管理学院(110246)
- 中国(91680)
- 财(76077)
- 京(72559)
- 科学(66733)
- 财经(58745)
- 所(58677)
- 江(54155)
- 农(54122)
- 中心(53653)
- 经(52987)
- 研究所(52205)
- 业大(47306)
- 经济学(46686)
- 北京(46117)
- 范(44936)
- 师范(44551)
- 财经大学(43234)
- 州(43090)
- 农业(42473)
- 经济学院(42071)
- 基金
- 项目(218627)
- 科学(172447)
- 研究(165066)
- 基金(158137)
- 家(135088)
- 国家(133950)
- 科学基金(114990)
- 社会(105184)
- 社会科(99699)
- 社会科学(99672)
- 省(85534)
- 基金项目(82613)
- 教育(77176)
- 划(71691)
- 自然(71554)
- 自然科(69833)
- 自然科学(69813)
- 编号(69196)
- 自然科学基金(68572)
- 资助(65338)
- 成果(58083)
- 部(49835)
- 重点(49370)
- 课题(47803)
- 发(47213)
- 创(45704)
- 制(44667)
- 教育部(43342)
- 性(43123)
- 国家社会(42784)
- 期刊
- 济(171068)
- 经济(171068)
- 研究(109866)
- 中国(68589)
- 财(60302)
- 管理(49939)
- 农(49856)
- 学报(48150)
- 科学(45436)
- 融(39681)
- 金融(39681)
- 教育(38616)
- 大学(37127)
- 学学(34889)
- 农业(33004)
- 财经(29815)
- 技术(29797)
- 业经(28463)
- 经济研究(28049)
- 经(25616)
- 问题(22635)
- 贸(20132)
- 理论(17863)
- 技术经济(17352)
- 商业(16973)
- 国际(16777)
- 业(16563)
- 统计(16234)
- 现代(15963)
- 实践(15893)
共检索到535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利平
本文在一个引入时滞和货币政策传导扰动的货币政策模型中,分析了货币存量中介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效率问题。我们发现,由于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产出和货币存量的影响存在着时滞,而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并不是同一时间被观察到的,因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引入可以提供当前冲击的一个信号,带来了额外的信息,使得中央银行和公众可以对自己的预期做出调整,提高了货币政策效率;但同时我们发现,如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则货币存量中介目标制无法对经济中的扰动做出意愿的响应,因此无法避免货币政策的低效率问题,反而会损害中央银行承诺的可信度。我们的研究可以解释我国货币政策的长期低效率现象;我们的研究还表明,我国当前将中介目标定为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政策时滞 传导扰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汤大杰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陈浪南,汤大杰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中介目标是实现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调控更具弹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达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淑红
我国自2011年金融宏观调控以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和M2(广义货币)取代信贷规模指标,同时成为我国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探究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是否可以替代M2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理论研究和政策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三条重要性质,即相关性、可控性和可测性以及社会融资总量和M2在这三方面比较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社会融资总量还不能完全取代M2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未来我国社会融资总量极有可能取代M 2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性质 对比与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丹
本文运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G ranger因果检验法,对我国1997年第1季度到2008年第3季度的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结构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比较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文章还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修正和调控改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邓述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高 杨林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根据中介指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来判定。根据我国国情,货币供应量指标仍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基础货币投放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应理顺银企之间的产权关系,拓宽货币传导渠道,改变社会公众的预期。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封思贤
基于Bailliu和Fujii(2004)提出的分析框架和2005~2015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效率。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传导效率不高;长期传导效率高于短期传导效率;短期传导效率的发挥不依赖于汇率,而主要依赖于货币政策等非汇率因素对价格的作用程度。本文建议,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建设步伐、强化对国际资金流动的监管、不断优化国内货币供给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组合是提升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效率的重点措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刘学红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不同理论主张及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的历史轨迹 ,揭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动态性 ;对我国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则表明 :1.货币供应量在当前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依然具有现实合理性 ,目前我国并不具备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 ;2 .金融对外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使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正在减弱 ,因而一方面需加强央行宏观调控 ,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操作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思贤
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本文认为,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利率 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亮 张磊
随着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已对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国自1996年以来一直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然而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已经大大弱化了货币供给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面对步步走来的电子货币时代,我国央行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提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从而顺利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货币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运用好宏观货币政策.要使宏观货币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货币政策本身运行的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因此它是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理论界历来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单一目标论”.即货币政策目标仅是稳定通货.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稳定通货才是中央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奚君羊 刘卫江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 ,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等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以及货币供应量自身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为此 ,自 1 990年代起 ,一些国家相继改弦更张 ,把货币政策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 ,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本文运用模型分析 ,在封闭经济的假设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严格通货膨胀目标制和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针对我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目标缺乏有效性状况 ,本文认为可以借鉴通货膨胀目标制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重新界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延群
本文运用1994~2008年的季度数据,在VECM模型框架下,实证分析货币供给M1、M2与GDP、CPI、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系数,目的在于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M1和M2,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央行的货币政策是积极有效的。同时,从可控性和相关性看,M2应当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此外,本文对央行2007年以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整的含义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货币供给 中介目标 VECM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前进
1996年,我国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随着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发展,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说明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从统计角度论述了我国保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面临的问题,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供应量统计计量以及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带来的影响。在总结分析美国、日本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变与统计制度基础上,认为完善我国目前的金融统计体系是提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前提,而完善金融统计体系需要在数量统计和价格统计两方面做出努力,在货币统计上需要在货币定义基础上按照金融市场条件变化调整货币统计制度,同时尽快建立利率统计监测体系,为金融创新下宏观调控决策提供更多信息支...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金融创新 货币统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