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8)
2023(13244)
2022(11594)
2021(10583)
2020(8901)
2019(20564)
2018(20375)
2017(40652)
2016(21726)
2015(24400)
2014(24324)
2013(24450)
2012(22616)
2011(20552)
2010(20483)
2009(19061)
2008(18337)
2007(16015)
2006(14250)
2005(12782)
作者
(62623)
(52067)
(51987)
(49594)
(33487)
(24872)
(23463)
(20490)
(19911)
(18683)
(17823)
(17712)
(16610)
(16533)
(16133)
(16109)
(15425)
(15014)
(14949)
(14813)
(13062)
(12887)
(12581)
(11832)
(11799)
(11637)
(11420)
(11131)
(10542)
(10063)
学科
(110820)
经济(110711)
管理(63303)
(58375)
(48387)
企业(48387)
方法(47933)
数学(42403)
数学方法(42064)
中国(23728)
地方(23446)
(23036)
(22935)
(21302)
业经(20809)
(17182)
贸易(17173)
(16533)
农业(15953)
(15802)
理论(15151)
地方经济(14637)
(14592)
环境(14545)
(14258)
(14203)
金融(14202)
财务(14199)
财务管理(14174)
(13510)
机构
大学(319778)
学院(316142)
(139611)
经济(136885)
管理(126706)
理学(110237)
理学院(109035)
管理学(107315)
研究(107235)
管理学院(106761)
中国(79934)
(66958)
科学(62992)
(62127)
(53102)
财经(50675)
研究所(48165)
中心(47445)
(46176)
(45452)
(44570)
业大(44329)
经济学(43936)
北京(42390)
(40191)
师范(39880)
经济学院(39483)
(38431)
财经大学(37899)
(36181)
基金
项目(213889)
科学(169038)
基金(157738)
研究(156457)
(136111)
国家(135033)
科学基金(116941)
社会(101378)
社会科(96218)
社会科学(96193)
基金项目(83707)
(81177)
自然(75291)
自然科(73535)
自然科学(73522)
自然科学基金(72251)
教育(71170)
(68144)
资助(66219)
编号(62347)
成果(50413)
(48178)
重点(47116)
(45199)
(43734)
课题(42387)
教育部(42091)
国家社会(42010)
人文(41157)
创新(40773)
期刊
(153505)
经济(153505)
研究(99115)
中国(54056)
学报(47110)
管理(46900)
(46137)
科学(43807)
(40141)
大学(36174)
学学(34333)
(30803)
金融(30803)
教育(29238)
农业(27667)
技术(26717)
经济研究(26225)
财经(26189)
(22358)
业经(21995)
问题(19612)
技术经济(17231)
理论(16198)
(15075)
统计(14604)
图书(14450)
实践(14410)
(14410)
商业(14240)
现代(14164)
共检索到463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范立夫  周亚  史欣沂  
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与我国的经济波动有着密切联系,而货币结构作为货币供应量总量指标的补充,能够从结构性的角度反映货币供应量的动态变化趋势。本文选择货币增速剪刀差和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作为衡量指标来分析货币结构与宏观经济的关系,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构建VAR模型,发现货币增速剪刀差与GDP同比增速存在动态相关性,两者存在协整关系且互为格兰杰因果,并基于货币增速剪刀差和宏观经济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立夫  张捷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很多争议,但是现阶段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重视货币总量的同时,应分析货币结构的变化,实现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改良是一个现实选择。本文通过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的宏观月度数据的研究,发现货币增速剪刀差与CPI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样本期内,货币增速剪刀差与通货膨胀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货币增速剪刀差的变化体现为4期之后的CPI变化,当期货币增速剪刀差每增加一个单位则4个月之后的CPI上升0.049个单位。央行应将货币结构尤其是货币增速剪刀差作为货币供应量数量指标的补充,同时考虑对货币结构进行调控,以增强货币政策效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任羽菲  
文章从货币增速剪刀差与资产价格相互作用机制的角度,对我国经济整体出现资金"脱实务虚"、"虚绑架实"现象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经济"脱虚入实"的途径和有效措施。结果表明,货币增速剪刀差与资产价格的相互作用存在区制性特征,在货币政策宽松而经济下行的区制内两者之间的作用增强。虽然当前中国未达到出现流动性陷阱的零利率条件,但是资产价格与货币增速剪刀差之间的作用明显加剧,而货币增速剪刀差又与GDP增速呈逆向变动关系,表明存在低利率下货币政策空间收窄、有效性降低的风险,流动性陷阱风险仍然值得注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任羽菲  
文章从货币增速剪刀差与资产价格相互作用机制的角度,对我国经济整体出现资金"脱实务虚"、"虚绑架实"现象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经济"脱虚入实"的途径和有效措施。结果表明,货币增速剪刀差与资产价格的相互作用存在区制性特征,在货币政策宽松而经济下行的区制内两者之间的作用增强。虽然当前中国未达到出现流动性陷阱的零利率条件,但是资产价格与货币增速剪刀差之间的作用明显加剧,而货币增速剪刀差又与GDP增速呈逆向变动关系,表明存在低利率下货币政策空间收窄、有效性降低的风险,流动性陷阱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建军  
当前,M1与M2增速"剪刀差"问题引发各方广泛关注。M1增速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近一年来政府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超量发行,使银行存款明显"活期化",这是造成M1、M2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M2增速明显回落,则是因为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走低、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同业存单大量发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考虑到M2增速指标已失去其应有的政策参考价值,今后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现金+活期存款"等更能如实反映实体经济现实购买力变化指标的稳定增长上来。建议央行在补充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供应时,优先采用"降准"工具,而非"中期借贷便利"或"抵押补充贷款"等"类再贷款"工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建军  
当前,M1与M2增速"剪刀差"问题引发各方广泛关注。M1增速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近一年来政府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超量发行,使银行存款明显"活期化",这是造成M1、M2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M2增速明显回落,则是因为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走低、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同业存单大量发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考虑到M2增速指标已失去其应有的政策参考价值,今后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现金+活期存款"等更能如实反映实体经济现实购买力变化指标的稳定增长上来。建议央行在补充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供应时,优先采用"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作岩  
一、剪刀差的实质 剪刀差所反映的工农产品之间的不等价交换,其基础和实质是工农产品价值的不等量交换。只有从工农产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即相符或背离程度的变化来进行考察,才能比较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剪刀差的变化。但是,价值毕竟要通过价格表现出来,交换比价同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相辅相成,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构成了剪刀差概念的整体。因此,剪刀差与工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祝树金  钟腾龙  
本文构建了工农剪刀差系统模型,并将其划分为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工农业发展剪刀差、工农收入支出剪刀差和工农社会生活剪刀差等四个子剪刀差,并据此设计了工农综合剪刀差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实证了我国工农剪刀差的总体发展趋势、区域差异和各省域工农剪刀差对缩小国家工农剪刀差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农综合剪刀差水平1994-2011年间先上升后下降,四个子剪刀差共同作用于工农综合剪刀差;各省域工农剪刀差整体上自西向东逐步缩小,且各省份对国家工农剪刀差的作用效果各异。最后,本文给出缩小工农剪刀差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西营  邢莹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关注的课题。“剪刀差”的讨论始自60年代,至今尚在继续。从“剪刀差”的内涵、本质、作用和影响,到“剪刀差”的测度、量值、政策取向、控制方式与方法,无不留有激烈争论的痕迹。90年代初至今新一轮的“剪刀差”论战方兴未艾。目前出现了一种近乎全盘否定“剪刀差”之争、主张“剪刀差之争可以休矣”的观点(见王忠海:《走出剪刀差的误区》,《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我们认为这并不是积极的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贞柏  
近三十年来,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异于一般规律,被公认为"中国之谜"。但它并不具备合理性,从短期看是中国特有的体制约束条件下,经济市场化过程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协调所产生的必然现象。从长期看,它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一种不健康的经济社会形态,不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柱锡  
工农业产品价格的高低及其“剪刀差”的大小,是亿万劳动人民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之一,并且直接关系到工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协调的成长、发展,因而一直引起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兴趣。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从“剪刀差”研究的基本方法着手,剖析各国多年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即所谓可比劳动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可以避免缺陷的新方法,用于估计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幅度及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连生  
本文围绕“三农”问题 ,提出了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执行“反哺”农业政策 ,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余淼杰  
在Sah-Stiglitz"价格剪刀差的经济学"模型中,他们通过考虑政府目标函数的结构去研究工农价格剪刀差对经济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引入国际贸易和农产品配额拓展他们的模型以使其更适用于我国,然后再利用1949年到199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修正后的理论模型进行多种计量估算。我们的结构式参数估算表明:在我国政府的目标函数中,农民的权重小于工人。此外,农民福利的权重也小于资本积累的权重。这些结论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一致。在这层意义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目标函数估算的研究空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海波,吴云凤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工农产品的“剪刀差”政策,将农村财富集中起来支持城市开发和建设,在这种政策之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乡镇企业的大批倒闭,亚洲金融危机的扩散,农村税费的居高不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实行市场准入,取消长期以来的农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曾令秋  杜伟  黄善明  
本文指出,在平等的市场交换条件下,土地使用权价格与所有权价格之间存在一种合理的差价,而现行征地制度所导致的土地价格“剪刀差”则是国家通过行政强制手段对农民土地所有权权益的剥夺。在征地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所有者利益未能按照市场化原则得到充分补偿。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土地价格“剪刀差”、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