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9)
2023(7929)
2022(6472)
2021(6086)
2020(4964)
2019(11085)
2018(10669)
2017(20935)
2016(10430)
2015(11472)
2014(10575)
2013(10295)
2012(9387)
2011(8418)
2010(8642)
2009(8439)
2008(7373)
2007(6622)
2006(5732)
2005(5350)
作者
(25449)
(21166)
(20655)
(19899)
(13580)
(9855)
(9328)
(8180)
(7815)
(7383)
(7154)
(7129)
(6742)
(6685)
(6602)
(6386)
(6242)
(6130)
(6065)
(5514)
(5268)
(4930)
(4888)
(4851)
(4758)
(4720)
(4617)
(4603)
(4193)
(4126)
学科
(37852)
(37407)
经济(37369)
管理(34198)
(33776)
企业(33776)
(26891)
金融(26891)
(23796)
银行(23791)
(23117)
中国(18224)
方法(16333)
技术(14682)
数学(14388)
数学方法(14320)
(13948)
(12067)
技术管理(11634)
中国金融(11157)
业经(10570)
(9995)
财务(9981)
财务管理(9964)
企业财务(9637)
(9336)
地方(8943)
(8351)
贸易(8338)
理论(8255)
机构
学院(133412)
大学(132599)
(62745)
经济(61577)
管理(53889)
理学(45697)
理学院(45340)
管理学(44908)
管理学院(44645)
中国(44017)
研究(41141)
(32762)
财经(25623)
(25505)
(23478)
(23451)
(23433)
中心(23123)
金融(23046)
银行(22679)
经济学(21252)
(21118)
(19866)
财经大学(19624)
经济学院(19303)
科学(19235)
人民(18819)
(18248)
国人(17198)
中国人(17116)
基金
项目(85994)
科学(70202)
研究(67645)
基金(64279)
(53598)
国家(53126)
科学基金(47972)
社会(46147)
社会科(44134)
社会科学(44125)
(34100)
基金项目(33603)
教育(30601)
自然(28131)
自然科(27615)
自然科学(27611)
(27493)
自然科学基金(27223)
编号(25998)
(25681)
资助(25521)
创新(22899)
成果(21327)
国家社会(19803)
(19510)
重点(19099)
(18693)
(18608)
课题(18275)
教育部(17981)
期刊
(64164)
经济(64164)
研究(46015)
(40542)
金融(40542)
中国(29300)
(25997)
管理(22807)
科学(13935)
(13622)
教育(13591)
财经(13513)
学报(13366)
大学(11767)
(11547)
经济研究(11412)
技术(11321)
学学(11034)
业经(9367)
理论(8086)
农业(7934)
科技(7864)
国际(7688)
(7308)
问题(7289)
技术经济(7259)
实践(7243)
(7243)
中国金融(6513)
(6325)
共检索到216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爱军  
从美国货币基金的历史发展路径看,货币基金做为一种现金管理工具,与银行活期存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替代关系,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之间的利率差决定着货币基金的发展规模和产品创新程度。随着货币基金持续的金融创新,导致银行存款不断流向货币基金,加速银行存款脱媒。本文通过分析货币基金金融创新对银行存款脱媒的作用模式及动因,在研究美国货币基金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银行存款脱媒的借鉴及应对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宏瑾  苏乃芳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和基本完成,中国以银行理财和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迅猛发展,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数量型货币调控效果日益下降。本文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为例,从信用货币创造理论出发,构建了考虑金融脱媒情形的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模型,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使传统以银行存款为媒介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更为复杂,进一步扩大了存款的货币乘数边际效应,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更加困难。在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深化发展的当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亟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宏瑾  苏乃芳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和基本完成,中国以银行理财和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迅猛发展,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数量型货币调控效果日益下降。本文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为例,从信用货币创造理论出发,构建了考虑金融脱媒情形的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模型,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使传统以银行存款为媒介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更为复杂,进一步扩大了存款的货币乘数边际效应,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更加困难。在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深化发展的当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亟需向价格型调控转型,本文对此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飞  
文章在DSGE框架下引入抵押贷款约束和存款利率上限,研究了存款利率上限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文章允许存款利率在规定的上限内浮动,并分析了已有文献尚未涉及的存款利率上限偶然紧的情形。研究发现:(1)当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存款利率上限抑制了存款利率的上升,导致存款利率偏低,家庭的银行储蓄减少,从而产生金融脱媒现象;(2)金融脱媒导致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引起贷款供给扭曲,贷款利率大幅上升,与没有存款利率上限的情形相比,经济波动更大;(3)偶然紧的存款利率上限具有非线性性质,使主要经济变量对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脉冲反应存在不对称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醒侨  
自2017年12月欧盟宣布争取在2019年设立欧洲货币基金组织以来,欧盟主要成员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各方反应正面,各界普遍预期欧洲货币基金组织有望正式成立。欧洲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全球首家区域性货币基金组织,将显著改变全球金融安全网的传统格局,IMF与区域性货币基金组织并存的时代即将来临。本文论述欧盟设立欧洲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政策考量因素及具体制度安排,分析欧洲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对欧洲货币联盟体系、全球金融安全网带来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欧盟设立欧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借鉴意义,指出建设区域性金融安全网需要具备健全的法律基础、完善的配套机制和稳健高效的决策机制,同时区域性金融安全网要有合理的定位,明确与IMF在实施具体危机救助中的协调原则、分工安排和约束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远根  
200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出台了新的政府财政统计体系。这套体系是在总结近年来世界上一些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财政统计制度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政府财政统计领域的国际通用语言。目前,IMF正在向其成员国推广运用。我国是IMP成员国之一,有义务按照IMF这套统计体系定期向其报告政府财政统计数据。我国也是WTO成员之一,与国际间的交往和联系将日益密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2012年底以来,部分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推出基于证券资金账户、货币基金的消费支付服务,引起了各界的广泛热议。可以预见,这一基于支付领域的工具创新,将会对证券和基金业产生深远影响,并给传统金融分业格局带来冲击,且未来将改变居民的投资与消费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刚  林源园  
金融创新导向也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出现了金融与科技融合的趋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需要金融的支持,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更加深切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关键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祥云  施宇  邹彤彤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M2/GDP的大幅增加并未引发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存在着"货币迷失"现象。本文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供给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输入型紧缩等是导致"货币迷失"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房地产资产泡沫等原因使得资金无法流入实体经济,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扭曲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推手。从全球来看,日本、美国等在实施货币宽松尤其是量化宽松政策后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货币迷失"并不是中国孤例。本文研究表明,现实经济发展要求货币政策进行理论创新,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不能只关注总量调控,更需要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合理搭配税收、国企改革、金融监管等其他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东明  潘再见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会降低统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会加剧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因此,在实施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化操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欧盟和美国在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时所采取过的区域金融货币政策,分析了其各自在货币(金融)政策差异化操作的特点,并总结了它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对我国货币政策差异化操作的借鉴意义。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区域差异化货币政策事先需要准备的工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少玲  聂富强  郭元绍  
货币与金融统计(MFS)是宏观经济领域四大国际统计规范之一,最新成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6年3月发布的《货币金融统计手册与编制指南(MFSMCG2016)》。其不仅是将MFSM2000、MFSCG2008合二为一,更是系统性补充与完善,修订内容广泛而细致。文章从整体结构、概念与分类、核算与原则、货币统计、金融统计等五个方面解析此次修订,并将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国家实践与MFSMCG2016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关山燕  
随着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 ,必然会存在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异 ,这在客观上为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本文通过借鉴货币市场基金在美国的发展实践 ,提出了在我国推出货币市场基金的可行性与制约因素。同时 ,从三个方面论述推进货币市场基金的现实意义 :首先 ,可以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 ;其次 ,有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以及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 ;最后 ,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高市场效率 ,为迎接入世作准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廖承红  
补充货币作为官方货币的补充形式,以不计利息,不产生通货膨胀的特征区别于官方货币。其产生的理论来源不同于传统货币理论,在经历了"加印"货币说、社会分红论、私人货币供应论、阴阳互补论的理论发展后,最终在世界各国贯彻于实践。在中国虽然也有补充货币的雏形,但涉及范围还很小,也没有充分发挥其补充货币的作用。阿根廷是补充货币实践时间较长、覆盖范围较广的国家,其运作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引入补充货币有助于改善我国低收入群体生活质量,以及解决养老、失业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庆丽  章向东  
本文拟通过影响货币国际化因素的分析,从中总结英镑、美元、日元和欧元国际化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研究思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