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5)
- 2023(10431)
- 2022(9218)
- 2021(8548)
- 2020(7670)
- 2019(18368)
- 2018(18294)
- 2017(36190)
- 2016(19968)
- 2015(23261)
- 2014(23502)
- 2013(23433)
- 2012(21750)
- 2011(19914)
- 2010(20282)
- 2009(19139)
- 2008(19017)
- 2007(17021)
- 2006(14531)
- 2005(13024)
- 学科
- 济(88884)
- 经济(88774)
- 管理(56534)
- 业(54686)
- 方法(49381)
- 企(45600)
- 企业(45600)
- 数学(44708)
- 数学方法(44057)
- 财(22470)
- 农(20998)
- 中国(20058)
- 贸(18020)
- 贸易(18014)
- 易(17533)
- 制(16440)
- 学(16134)
- 业经(16097)
- 地方(15258)
- 理论(14456)
- 融(14203)
- 金融(14201)
- 务(13926)
- 财务(13878)
- 财务管理(13836)
- 农业(13465)
- 银(13452)
- 银行(13429)
- 企业财务(13096)
- 和(12777)
- 机构
- 大学(295136)
- 学院(292756)
- 济(123039)
- 经济(120490)
- 管理(114779)
- 理学(99183)
- 理学院(98148)
- 管理学(96234)
- 管理学院(95704)
- 研究(95283)
- 中国(74239)
- 京(61289)
- 财(57373)
- 科学(57235)
- 所(48695)
- 农(47460)
- 财经(45919)
- 中心(44910)
- 研究所(44073)
- 江(43111)
- 业大(43086)
- 经(41630)
- 北京(38848)
- 经济学(38582)
- 农业(37494)
- 范(36511)
- 师范(36152)
- 经济学院(35124)
- 州(34468)
- 财经大学(34082)
- 基金
- 项目(192559)
- 科学(150942)
- 基金(139923)
- 研究(138412)
- 家(121540)
- 国家(120604)
- 科学基金(103328)
- 社会(86933)
- 社会科(82558)
- 社会科学(82531)
- 省(75128)
- 基金项目(73242)
- 自然(67762)
- 自然科(66258)
- 自然科学(66240)
- 教育(66197)
- 自然科学基金(65035)
- 划(63818)
- 资助(60721)
- 编号(56207)
- 成果(46058)
- 部(44040)
- 重点(43695)
- 发(39943)
- 创(39549)
- 课题(39422)
- 教育部(37933)
- 科研(37517)
- 创新(36993)
- 大学(36646)
- 期刊
- 济(127784)
- 经济(127784)
- 研究(83375)
- 中国(54347)
- 财(45052)
- 学报(43973)
- 农(41110)
- 科学(40381)
- 管理(39569)
- 大学(33467)
- 学学(31504)
- 融(30685)
- 金融(30685)
- 教育(29927)
- 农业(27453)
- 技术(26997)
- 财经(23212)
- 经济研究(20997)
- 经(19792)
- 业经(19581)
- 统计(18557)
- 问题(17410)
- 策(16584)
- 业(15901)
- 贸(15820)
- 技术经济(15796)
- 决策(15318)
- 国际(14558)
- 理论(13834)
- 商业(13660)
共检索到426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斌 何兴益 刘锦薇
在货币国际度评价的相关研究中,多数指标数据难以在公开信息中满足,因此现有的货币国际度评价模型很难广泛应用。我们从国际货币三大职能出发,选择出有数据且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运用基于历史数据的客观方法赋权,构建了实用的货币国际度评价模型,分析了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地位及变化趋势。
关键词:
货币 国际度 评价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傅冰
本文通过模型与实证分析来探讨一国货币国际化对该国经常收支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对本国经常收支余额的变化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货币国际化对本国经常收支的影响除了受本币国际化程度、国民收入、汇率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经常收支 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亦文
文章通过对"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模型的拓展,采用Johansen的协整方法检验本币需求与本外币货币资产收益率差、本币货币资产与本币非货币资产收益率差、制度变量、汇率及规模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建立我国货币反替代模型。研究表明:货币反替代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民币稳定及日益开放的国内市场等因素引起的。对于货币反替代的影响,当前形势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遏制。
关键词:
货币替代 货币反替代 货币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亚红 何泽荣
内容提要:在考虑汇率的影响因素时,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一国的宏观基本因素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货币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大,货币替代现象日益严重,对汇率的干扰也越来越大。本文在货币分析法的基础上加入货币替代因素,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并运用我国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检验,结果证实货币替代确实对汇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分析法 货币替代 汇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余夏 潘明清 张典
本文认为国际货币博弈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并以双边随机边界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国际货币博弈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变动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双方博弈能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除了利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国际贸易等因素外,国际货币博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与日本、韩国、瑞典等国家的汇率博弈中,我国具有一定的博弈优势;与美国、欧元区、加拿大等国家的汇率博弈中,我国明显处于博弈劣势。本文认为我国博弈能力较弱的原因是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提高我国国际货币博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短期内实现人民币区域化,降低我国货币博弈能力低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双边随机边界 货币博弈 汇率剩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琳 胡海鸥
本文采用修正的BGT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以及央行在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金融体系变迁等情形下,货币政策实施方式及其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意愿结售汇制度的实行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的货币自主性得以加强;在开放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受国内外利差、资本市场溢价、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制度的影响。面对这些国内外冲击,央行进行了央票冲销或调整准备金率等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少岩 孙文轩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汇率的双向灵活波动,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适时调整和货币政策与汇率在长期均衡过程中的有效联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继续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通过有序引导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调整来对冲国内去产能的进程,夯实基本经济增长面的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从贸易项下的数量输出向资本项下的价值吸引转变。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弹性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卜永祥
利用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的月度数据,采用外汇市场压力的货币模型,构建了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指数,并利用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央银行国内信贷变化、中美相对经济增长率变化、中国利率水平变化与外汇市场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美国基础货币增长、美国利率水平变化等外生变量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发现中国中央银行国内信贷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呈现负向关系,而中国经济增长和国内利率水平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呈正向关系。当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时,货币当局的反应是减少其净国内信贷,而国内利率水平的变化则并不显著地反映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变化。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芳
国际货币境外交易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本文综合考虑货币发行国和目标国的特点,使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国际货币境外交易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传统引力模型大部分引力因素对国际货币交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斥力因素影响不确定;文化距离对国际货币使用具有显著抑制效应;目标国金融市场发展及开放程度、货币区效应等金融因素对国际货币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货币发行国政治稳定性是该货币国际使用的重要支撑因素,而目标国政治稳定性越差,货币替代效应越强,该国国际货币使用越多。这些因素大多对人民币境外交易空间分布也具有
关键词:
国际货币 空间分布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芳
国际货币境外交易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本文综合考虑货币发行国和目标国的特点,使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国际货币境外交易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传统引力模型大部分引力因素对国际货币交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斥力因素影响不确定;文化距离对国际货币使用具有显著抑制效应;目标国金融市场发展及开放程度、货币区效应等金融因素对国际货币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货币发行国政治稳定性是该货币国际使用的重要支撑因素,而目标国政治稳定性越差,货币替代效应越强,该国国际货币使用越多。这些因素大多对人民币境外交易空间分布也具有重要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人民币国际化可利用引力模型效应推动人民币周边化和区域化;推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或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
国际货币 空间分布 引力模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贾祖国 王国刚
近来,两件事件为大家所热议:一是中国高速增长的货币供应,二是快速上涨的房价。本文从货币供应量对房价波动影响的作用机制切入,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货币供应量与长期贷款利率变动对房价所产生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变化对房价产生长期的持续正向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房价上涨。新国五条及后续的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极为必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柳 黄婷
本文选取1998-2011年间126个国内外经济指标建立了SFAVAR模型,并基于国际经济因子的构造从外部冲击和内部作用机制两个角度考察了汇改前后不同汇率制度弹性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问题。研究发现:(1)汇改后货币政策有效性明显增强;(2)汇改后利率管制放宽和利率—汇率联动作用的发挥,使价格型政策有效性提升更显著;(3)从外部冲击角度看,汇改后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在当期和长期都更多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
关键词:
汇率制度弹性 货币政策 SFAVAR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倩
东亚经济体汇率动态和汇率相关性检验表明:人民币两次汇改后,东亚货币整体关联度较高,出现了联动的态势。本文基于新外部货币模型估计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中隐含锚货币的权重,同时测度汇率制度弹性指数,重点考察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的影响。各经济体汇率制度出现在钉住美元——钉住货币篮子切换的趋势。人民币对一些东亚货币的影响明确显现。未来东亚区域锚货币的选择中,人民币具有潜力成为区域锚货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志勇 刘涛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括工具的有效性、传导机制的效率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而评价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最终依据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构建了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相关变量对CPI影响的强弱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发生效力的滞后时间,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基本有效的,货币供给量M0是近期货币政策中较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提出了将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混合使用以实现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差的均衡调整过程来实现。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期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与信贷渠道梗阻密切相关。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动态状况。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货币反替代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模型的实证分析——基于货币流动性分类的“高货币化”解释
论中国债权型货币错配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入篮”对国际主要货币相依结构影响研究——基于VMD分解与R-vine模型的实证分析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基于ARIMAX模型的实证分析
广义货币状况指数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调控——基于ARDL-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新三板证券市场与我国货币需求结构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货币供给规模的实证检验——基于改进的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
资本流动控制可以抑制货币危机吗?——基于Panel 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