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9)
2023(9820)
2022(7757)
2021(6989)
2020(5595)
2019(12606)
2018(12558)
2017(23913)
2016(12593)
2015(14667)
2014(14610)
2013(14611)
2012(13750)
2011(12915)
2010(12782)
2009(12024)
2008(11659)
2007(10144)
2006(9436)
2005(9049)
作者
(36358)
(30450)
(30343)
(29274)
(19689)
(14341)
(13804)
(11705)
(11701)
(10736)
(10662)
(10055)
(9926)
(9741)
(9620)
(9489)
(9071)
(8859)
(8837)
(8123)
(7968)
(7348)
(7231)
(7065)
(7025)
(7017)
(6570)
(6209)
(6091)
(6007)
学科
(82996)
经济(82934)
管理(31183)
方法(27661)
(27474)
数学(24860)
数学方法(24777)
中国(22453)
(20114)
企业(20114)
地方(18895)
(16352)
(16210)
贸易(16199)
(15827)
业经(15154)
(12909)
金融(12909)
地方经济(12753)
(12272)
(12094)
(12022)
(11465)
银行(11460)
(11186)
(11004)
农业(10742)
环境(10446)
产业(9947)
(9612)
机构
大学(195672)
学院(192388)
(104269)
经济(102748)
研究(76995)
管理(68228)
中国(62332)
理学(57472)
理学院(56831)
管理学(56193)
管理学院(55832)
(44354)
(41538)
科学(39722)
(38314)
经济学(36246)
财经(35496)
研究所(34444)
中心(33266)
(32563)
经济学院(32513)
北京(27393)
(26886)
(26830)
财经大学(26474)
(26405)
(23991)
师范(23823)
科学院(23503)
研究中心(21773)
基金
项目(118855)
科学(95152)
基金(90486)
研究(89078)
(78308)
国家(77787)
科学基金(66131)
社会(62633)
社会科(59712)
社会科学(59699)
基金项目(45880)
(40937)
教育(39138)
资助(38003)
自然(37967)
自然科(37135)
自然科学(37124)
自然科学基金(36528)
(35478)
编号(32705)
国家社会(28629)
(28555)
(27734)
成果(27599)
重点(27252)
中国(27220)
教育部(25253)
人文(23812)
(23809)
发展(23786)
期刊
(119561)
经济(119561)
研究(69094)
中国(38161)
(31907)
管理(27758)
(26059)
金融(26059)
(25335)
科学(25324)
学报(25073)
经济研究(21928)
大学(20135)
财经(19503)
学学(18964)
国际(17345)
农业(17337)
(17149)
(17134)
问题(16506)
技术(15720)
世界(15160)
业经(14747)
教育(14285)
技术经济(11311)
统计(10243)
(10050)
经济问题(9737)
现代(8693)
(8578)
共检索到311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加西亚-埃雷奥  许平祥  
中国的金融改革在经历金融危机暂时的停滞之后,于2012年重新加速,表现为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从±0.5%到±1%)扩大和利率调节的进一步市场化。自从习近平执政以来,金融体系改革备受关注,通常被称为"金融或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对于仍然高度以金融市场稳定为目标的政府来说,进行资本账户自由化似乎需要很大勇气。2015年夏天,中国政府对股票市场动荡的极端反应正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陆磊  王颖  
2011年很可能是"中国故事"的一个新起点。这一故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外的货币国际化必将进入加速通道,当然,其负面作用是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仍将持续萎缩;二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进入不得不操作的时间点,其中的政策疑虑在于是否会系统性地提高中国的通货膨胀中枢水平。本文据此提出四个预测性结论:第一,中国面临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时期,这将推动中国由外贸顺差主导型增长结构向内需主导型增长模式转型;第二,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个被动但必须进行的改革,原因在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持续下降,且这一改革不会造成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艳玲  
货币政策作为经济杠杆的调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调控机制是否有效。文章在分析中国利率非市场化、金融市场存在缺陷、银行贷款对绝大多数企业是不可替代的资金来源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战明华  李帅  汤颜菲  吴周恒  
保持合理的杠杆率是新时期防控金融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证。基于近些年来我国连续遭受重大外部冲击的背景,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杠杆率的效果与银行市场结构密切相关。利用拓展的IS-LMCC模型,本文构建了分析银行竞争度影响货币政策冲击的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相应的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一是银行竞争度的提高在短期弱化了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杠杆率的效果,但长期效应不确定。二是短期内银行竞争对经济杠杆率关于货币政策冲击响应的弱化效应与银行“利润结构机制”密切相关。三是银行竞争度的影响效果对企业异质类型具有敏感性,特别是对外生制度安排导致的企业异质性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跃华  邹斌  周启发  
当一国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的时候 ,它就成为了国际货币。实现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 ,认为币值的稳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人民币首先在局部区域国际支付中使用 ,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国际化 ;二是利用 10 +3的区域合作机制 ,扩大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数额 ,逐步实现人民币在亚洲区的国际化 ;今后伴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 ,实现其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邓贵川  彭红枫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作为定价货币的比例持续上升。基于人民币逐步成为定价货币的现实,本文构建一个本币定价和外币定价共存的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厂商自由选择定价货币对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定价货币不可变的情形,本币定价比例随汇率自由变动会降低产出缺口、通货膨胀和实际汇率的波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如果央行货币政策对汇率做出反应则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波动,提高社会福利。货币国际化使得本币定价比例上升,提高资源在国际间配置效率,降低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风险,因此中国应继续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充当定价货币的职能,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木生  
一、珠深特区货币历来争议在珠深两特区发行特区货币是否可行?学术界经过尖锐争论,最后基本统一了认识,认为我国发行特区货币,把特区货币国际化是可行的,同时也认为当时发行特区货币的条件仍未成熟。居于这种观点,特区货币的议论沉默了好几年。直到1991年冬,随着珠深两特区的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区市场存在着人民币、港币、澳门币、美元同时流通的现象,而人民币不能对外流通,给特区产品的国际结算带来许多困难,多种货币同时在同一市场流通,必然在同一产品市场形成多种价格。这种现象对特区经济发展不利,特别是对外商投资者很不方便,影响了特区引进外资。因此,最近经济界、金融界学者又重新提出发行特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木生  
珠深两特区是处在当今亚洲“四小龙”经济最发达的香港边缘。香港是国际金融、经济、贸易、航运、旅游的大都市,也是亚太经济中心的落脚点;澳门是与珠深两特区相邻的另一个国际城市,起着联系中国大陆和欧洲国际市场的作用。珠深两地的经济有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燕  雷钦礼  李美洲  
本文利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方法,构建了货币国际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国际化对宏观经济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货币国际化具有以下影响:①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将促使本国货币升值,但汇率未出现超调现象;②短期内刺激本国消费,长期内抑制本国消费;③短期内产出减少,长期内产出增加;④短期内改善贸易条件,长期内使贸易条件恶化;⑤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将改善本国居民福利水平。在此基础上,基于结构VAR模型,利用美元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美元国际化对美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验分析与理论研究结果高度一致。上述研究结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若干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肇涵  
本文以日元国际化为例,建立包含货币国际化指标和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在内的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分析的方法考察日元国际化对各宏观经济指标的不同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日元国际化对宏观经济指标带来不同影响的原因,以期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启示,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宏观经济风险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沙文兵  刘敏  
对国外学者关于货币国际化经济效应研究的系统梳理表明,货币国际化的福利效应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入效应、金融市场改善效应、交易成本节约效应、贸易条件改善效应、国际收支赤字融资效应、本币升值效应以及收入分配效应等;货币国际化在给国际货币发行国带来政策灵活性的同时,也会给其带来政策的国际约束。同时,货币国际化的政策效应与汇率制度、出口企业定价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柏源  陈格楠  
经济杠杆是一个巨大的调节系统 ,由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子系统组成。它具有强烈的集合性、密切的关联性、明显的总体性以及子系统诸要素之间特殊的质的规定性等特点 ;包含经济杠杆结构、杠杆分层调节、杠杆选择的最优化、杠杆的统筹运用四个基本范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利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效应仍在一些国家持续,受危机影响的各个国家正面临加大资金投入和引发新通胀、造成恶性循环的困境。整个世界经济并未触底复苏,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为,此轮经济萧条主因是大多数国家在过去一直推行凯恩斯主义,世界经济已面临"去杠杆化"。但去杠杆化会带来很多问题,遭到一些国家抵触。在此背景下,我国采取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和存款准备金率均处于相对高位,但稳经济增长依然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取向。基于此,我国货币政策有必要进行适当改革,应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适应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严格执行国家既定货币政策思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匡可可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和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人民币迈出了国际化步伐。但人民币国际化在给中国带来一系列潜在收益的同时,也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从货币存量的管理与监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等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提出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民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影响力的提高、人民币币值(包括物价与汇率)的持续稳定,还有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稳定亚洲经济的高度责任感等,使人民币的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居民逐渐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清算货币媒介其国内国际贸易流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