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2)
- 2023(15527)
- 2022(12885)
- 2021(12122)
- 2020(9972)
- 2019(23092)
- 2018(23411)
- 2017(44731)
- 2016(24815)
- 2015(28140)
- 2014(28514)
- 2013(27774)
- 2012(25457)
- 2011(22805)
- 2010(22656)
- 2009(20485)
- 2008(19924)
- 2007(17465)
- 2006(15346)
- 2005(13254)
- 学科
- 济(93659)
- 经济(93544)
- 管理(67557)
- 业(61502)
- 企(50289)
- 企业(50289)
- 方法(40518)
- 数学(34463)
- 数学方法(34089)
- 农(27570)
- 中国(27473)
- 财(24207)
- 业经(22426)
- 地方(21547)
- 学(21016)
- 制(19319)
- 农业(18188)
- 理论(17847)
- 贸(17746)
- 贸易(17734)
- 易(17220)
- 银(15921)
- 融(15909)
- 金融(15900)
- 银行(15872)
- 和(15578)
- 行(15158)
- 环境(14505)
- 务(14354)
- 财务(14270)
- 机构
- 大学(339590)
- 学院(337623)
- 管理(130282)
- 济(129435)
- 经济(126320)
- 研究(115899)
- 理学(111777)
- 理学院(110485)
- 管理学(108510)
- 管理学院(107917)
- 中国(88118)
- 京(73966)
- 科学(72103)
- 财(61102)
- 所(58111)
- 农(56161)
- 中心(53211)
- 研究所(52940)
- 业大(50974)
- 江(50601)
- 财经(48228)
- 范(46893)
- 北京(46758)
- 师范(46416)
- 农业(43929)
- 经(43845)
- 院(42742)
- 州(41247)
- 经济学(38191)
- 技术(37521)
- 基金
- 项目(231516)
- 科学(180471)
- 研究(172042)
- 基金(165049)
- 家(143786)
- 国家(142535)
- 科学基金(121590)
- 社会(105468)
- 社会科(99622)
- 社会科学(99596)
- 省(90806)
- 基金项目(88015)
- 教育(79372)
- 自然(78674)
- 自然科(76798)
- 自然科学(76777)
- 划(76585)
- 自然科学基金(75360)
- 编号(71980)
- 资助(67571)
- 成果(59656)
- 重点(51733)
- 部(50644)
- 课题(50212)
- 发(49204)
- 创(47699)
- 创新(44442)
- 项目编号(43956)
- 科研(43882)
- 教育部(43279)
共检索到507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碧琴 何碧英 何曾
日元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市场份额居全球第四位。本文在简述日元国际化历程及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日本银行间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的经验,以及日本中央银行对离岸日元支付系统实施监管的做法,总结了日本银行间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对完善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卢露
90年代,国际著名观察家断言,鉴于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经济态势更加明朗化,从而决定了国际货币结构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足鼎立之势也将日渐明朗。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美元一统天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将被三元货币体系所代替,美元在投资货币、国际储备以及国际清偿等方面的地位将有所下降。由于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列,促进了德国马克流通性迅速提高,随着欧共体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奇渊 李婧
本文基于分工程度和市场交易效率的交互作用,从国际分工体系的角度来阐述国际货币的本质含义。国际货币的形成基于这样的经济系统:它具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市场交易效率与分工程度之间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强势地位的国家,而货币国际化过程就是其分工优势进一步扩展。本文考察了美元和日元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典型事实,特别分析了日元国际化的奇异之路,进一步揭示了国际分工地位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国际分工体系 美元和日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瑞平
日元国际化进程在 80年代中期后才全面展开 ,到 90年代又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日本及东亚金融危机是导致 90年代日元国际化进程停滞甚至倒退的重要原因 ,而在日元国际化进程滞后 ,东亚货币过度钉住美元的背景下 ,日元汇率剧烈波动 ,尤其是 1 995年中期以后对美元巨幅贬值 ,又成为诱发此次东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 ,东亚各国和地区在走出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体系重建中必将提高日元在汇率决定机制中的地位 ,这又会对日元国际化进程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在欧元启动、欧元区形成和北美乃至美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美元化趋向增强的双重压力下 ,日本政府及有关方面采取的力度空前加大的日元国际化推进对策 ,亦会...
关键词:
日元国际化 东亚货币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闵达律
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这已取得共识,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理论界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本文从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理论的几个主要理论入手,分析其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全新的思路,即"建立以资源为最终支付手段的国际货币体系",并设计了基本框架。
关键词:
资源 货币本位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立荣 刘力臻
本文采用GMM(广义矩估计)方法,以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最优国际储备缓冲存货理论为基础,对1980~2010年间日本的国际储备规模与日元国际化程度、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储备存量的波动性、进口规模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元国际化程度的不断下降是影响日本政策当局持续积累国际储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的解释是对大国经济在本币国际化进程中如何管理国际储备规模的一种战略性思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葛兆强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此起彼伏,相关改革方案也层出不穷。从国际货币体系由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的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形态的更替首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汇率制度的变革决定于大国之间的长期博弈。尽管目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有多种选择,但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将是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国际货币格局。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关键的推动力。从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当是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决定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庞贞燕 王桓
中央银行承担着货币政策和向社会提供结算便利等金融服务的职责。近几年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建设使用对货币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在辨析既有讨论的基础上,从基本的概念出发,为研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本文认为,由于支付是货币的基本属性,支付技术直接影响了货币的可接受性、使用的制度条件和范围、货币结构、货币的需求和供给,支付体系对货币的影响是实质的;而由于支付体系带来的货币变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为货币政策实施前提的货币当局对于货币形势的判断、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未改变货币政策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对...
关键词:
支付 支付体系 货币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贞燕 王桓
中央银行承担着货币政策和向社会提供结算便利等金融服务的职责。近几年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建设使用对货币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在辨析既有讨论的基础上,从基本的概念出发,为研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本文认为,支付体系对货币的影响是实质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却是外在的,但这种外在影响是重要的,需要中央银行在调整货币供给模型时加以慎重考虑。
关键词:
支付 支付体系 货币 货币政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赵真真
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倒推着支付体系的更新换代,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支付工具应运而生。基于流行的货币支付属性构建货币效用模型研究支付工具的新旧交替,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如何通过替代现有支付工具开启支付系统新格局,并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央行数字货币取代现有支付工具的过程。研究表明: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有支付工具的程度由货币转化成本和支付属性决定,计息央行数字货币的替代力强于无息央行数字货币,现金支付被取代的程度更深,存款支付被取代的规模更大。央行数字货币成为未来主流的支付工具是大势所趋,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设计应允许其支付属性随时代发展而灵活变换;且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应从对市场冲击力最小的无息央行数字货币开始,并随着技术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增加新的功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米里亚姆·坎帕内拉 蔡云飞
美元的稳定贬值和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对各国央行官方储备中的通货比例影响有限。不过,由欧元和美元组成的双寡头局面正在结束,而主要的挑战者正是中国的人民币。最近中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与一些外国央行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并鼓励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同时促进人民币的主要离岸市场在香港地区的发展。外界猜测中国已准备好用人民币取代美元,人民币可能一开始是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翁东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新特里芬难题"促使人们意识到必须对这一体系加以改革。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必然要求人民币跻身于主要国际货币之列。推动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不仅能使国际货币体系保持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新特里芬难题",还能很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有效规避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可从夯实金融基础、加强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发挥货币互换在贸易投资中的功能、构建人民币"体外循环"、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变革 人民币国际化 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芳 鲁科技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视角,分析了主权信用货币与超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稳定性,以论证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本文还试图给出一种未来可能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化路径。现阶段,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将有助于缓解“新特里芬难题”,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与公平性,并为创建超主权货币奠定基础。为此,首先应持续保持中国经济相对增长优势,不断增强自身在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有序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打通人民币国际循环渠道,并进一步获取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权;其次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亚欧非大陆经济一体化发展,并加强与欧洲的货币政策协调;最后应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并呼吁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霸权主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庄太量 许愫珊
从美国债务上限调整的议案及美国信贷主权评级的下调,可见现行由美元和欧元所组成的二元国际货币体系并不稳定。为测度出人民币的引入能否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本文先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因素,并在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人民币在可自由兑换后将成为一个能与欧元相互抗衡的国际货币。通过方差比较,本文论证了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货币所组成的外汇储备组合较二元体系下的稳定,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改革现行的二元体系,使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成为更稳定的三元体系,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稳定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相龙
一、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二十国集团(G20)应该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为一项迫切的历史使命。跟40年前相比较,除了欧元问世以外,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国主权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国际资本流动难以监控,汇率大幅度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