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7)
- 2023(12351)
- 2022(10539)
- 2021(9415)
- 2020(8142)
- 2019(18782)
- 2018(18058)
- 2017(34729)
- 2016(18836)
- 2015(21062)
- 2014(20903)
- 2013(20944)
- 2012(19636)
- 2011(18206)
- 2010(18297)
- 2009(17101)
- 2008(16853)
- 2007(15195)
- 2006(13363)
- 2005(12156)
- 学科
- 济(99505)
- 经济(99422)
- 管理(50973)
- 业(47676)
- 方法(39835)
- 企(38225)
- 企业(38225)
- 数学(35607)
- 数学方法(35327)
- 中国(21436)
- 农(21206)
- 地方(21153)
- 财(19990)
- 学(19697)
- 贸(18027)
- 贸易(18018)
- 业经(17882)
- 易(17478)
- 制(14891)
- 农业(14138)
- 地方经济(13781)
- 融(12989)
- 金融(12987)
- 环境(12723)
- 银(12518)
- 银行(12465)
- 和(12292)
- 行(11893)
- 务(11813)
- 财务(11788)
- 机构
- 大学(283077)
- 学院(280148)
- 济(127642)
- 经济(125323)
- 管理(103478)
- 研究(101616)
- 理学(89299)
- 理学院(88258)
- 管理学(86711)
- 管理学院(86205)
- 中国(76441)
- 科学(61984)
- 京(58687)
- 财(54944)
- 农(54085)
- 所(53270)
- 研究所(48542)
- 中心(45710)
- 业大(44735)
- 财经(44209)
- 农业(43041)
- 江(41587)
- 经济学(41030)
- 经(40066)
- 经济学院(36968)
- 北京(36871)
- 院(35232)
- 范(34788)
- 师范(34328)
- 财经大学(32666)
- 基金
- 项目(184626)
- 科学(143839)
- 基金(135297)
- 研究(127884)
- 家(120285)
- 国家(119342)
- 科学基金(100320)
- 社会(83798)
- 社会科(79616)
- 社会科学(79587)
- 基金项目(71630)
- 省(71211)
- 自然(65428)
- 自然科(63971)
- 自然科学(63944)
- 自然科学基金(62847)
- 划(60528)
- 教育(58153)
- 资助(55745)
- 编号(49210)
- 重点(42145)
- 部(41065)
- 发(40315)
- 成果(39785)
- 创(38026)
- 科研(36130)
- 创新(35716)
- 国家社会(35427)
- 计划(35097)
- 教育部(34936)
共检索到420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祝丹涛
一国放弃本国货币加入货币同盟的政策选择,在国内会不会产生经济利益得失团体和从经济利益上讲对政策的支持者或反对者?本文的分析总体上做出了否定的回答,说明一国在决定加入货币同盟时,可以主要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角度进行收益和成本比较,而不必额外关注国内利益关系的变化。本文借助文献中的一个访谈调查,讨论了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形成对成员国国内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本文还简要地比较了国际贸易政策和货币同盟政策对一国国内经济利益关系影响的不同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
货币同盟 政治经济学 欧洲经济与货币同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天倩 朱小梅
借助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现状,并指出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最大问题在于制度失衡导致的国际公共产品供需总量、结构及期限的错配,这种制度的失衡使得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呈现出不公平、不稳定、效率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而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产权界定不清导致高额的交易成本、中心国家对于国际公共产品的过度使用产生了国际货币领域的"公地悲剧"、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长期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危机频发。因此,未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或将历经短期的诱发性变迁和长期的强制性变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袁辉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之间的潜在矛盾推动了货币形式的发展,并引发货币品质维护的新问题。通过聚集成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上层货币支撑着下层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充分性,后者则更加灵活地适应商品流通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需要,同时导致再生产不顾消费界限而达到极度紧张和普遍投机。任何货币形式都不能解除货币关系的固有矛盾,信用货币的内生创造和货币金字塔的持续扩张,从而金融体系的过度膨胀,必然以追求更高品质货币、货币等级全面收缩、重建货币基础和价值基础为归宿。因此,商品流通和资本主义再生产始终面临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内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及货币基础与金融体系之间矛盾的约束,尽管货币当局可以规训货币金融体系,并在危机时施以援手,但它无法消除危机。
关键词: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品质 货币金字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运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洁香
从纯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的相对脆弱性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需要扩展区域间的合作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联系,进而加强整个区域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中、日、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长期性。
关键词:
东亚 经济一体化 区域合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滕泰复
经济转轨形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滕泰本文认为,经济转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利益调整和利益冲突。同时,由于经济转轨是由政府控制下的计划经济转向以交换为主的市场经济,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政府权威控制程度的不断下降。此外,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的交叉阶段,也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明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未来增长的前景如何普遍受到关注。有一个流行的观点:一个经济国家经济基数或规模大了,经济增长率就必然会下降。为此通过采用178个经济体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发现GDP和增长率的相关度很低,因此这一看似合理的观点并经不起数据的检验,并妨害对经济增长率下降做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市场分析发现,依当下中国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还存在巨大经济增长潜力,在近期房地产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及增长潜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强调,基于一个经济社会的政治结构,阶级、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及相互作用,对收入及由收入决定的消费进行分析和评价,由此分析和解释一个经济社会经济增长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银亮
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东亚在区域经济—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东亚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范式。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范式 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璐 李晨阳
平台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平台为依托的新兴经济形式。在数字经济时代,资本家借助平台商业模式进行数据商品的生产活动而不断追求剩余价值。论文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角度对平台经济一般生产过程和现实中不同平台的具体生产过程进行细致剖析。不仅指出平台经济一般生产过程与资本主义一般生产过程的重要区别,而且指明资本家构建平台模式获取剩余价值的主要原因,由此表明平台经济的一般生产过程正是以数据为重要原料、以数字劳动者为特殊劳动力、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劳动资料,经由数据商品属性吸引资本家竞相采用平台商业模式,以此构建基于数字劳动者的新型剥削关系以实现无限制的价值增殖。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生产过程 政治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滕泰
经济转轨形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滕泰一、中国同前苏联、东欧国家转轨的不同道路与结果中国市场化过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先农村后城市、先易后难、先局部实验后全局推广、在旧体制外培育新的增长点、先增量改革后存量调整等。从现象上表现为价格、体制的双轨制以及从沿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倪江飞 李越
数字经济是一种更高级、可持续的经济形态,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起着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对数字经济的概念进行经济学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数字信息产品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数字产业的特点,探讨了数字经济微观主体和共享经济的特征。本文认为,数字经济的出现使得传统经济学理论面临挑战,迫切需要理论研究和创新来解释这一新的经济现象。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政治经济学 共享经济 理论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龙白滔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数字货币的全球竞争问题:全球性利益失衡、矛盾加剧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了货币数字化的发展,激励了中美分别以公共数字人民币DC/EP和私人数字美元Libra的形式参与了这场全球数字货币竞争。数字货币竞争的高级别讨论远远超出了新时代的虚拟边界,更多地强调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考察数字货币的问题。例如,货币的本质、货币体系的运作方式、推动货币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因素、国际货币体系的治理格局、Libra命运的决策者,以及CBDC的分类和经济学影响等。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成功地将人民币“排斥”在外,人民币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空间。DC/EP是全球第一个落地的(零售)央行数字货币计划,但中国这次真的领先了吗?Libra实际上承担了为美元体系“续命”并“狙击”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历史使命。这场波澜壮阔的竞争刚刚开始,必将深刻地影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未来。本文还对中国数字货币战略提出了两点积极建议:一是分享人民币铸币权,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货币体系;二是充分激励和发挥全球私营部门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会朝 徐康宁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频繁施压是影响中美贸易的重大问题,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为解释这种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对2010年美国国会《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用Probit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利益集团的政治捐资强化了国会议员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议员所在州受到的美中贸易冲击、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等因素也影响了他们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倾向。整体来讲,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是利益集团、国会议员、选民等基于利益关系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政治经济学 利益集团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军 孙正洪
随着中美贸易逆差的逐步扩大和中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美国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横加指责,其发展经历了从不断升温到相对缓和再到重新高涨的阶段。迫使人民币升值不能扭转美国贸易逆差,也不会对改善美国国内就业有多大帮助,而且从根本上不利于美国整体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深入分析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动因,需要综合美国的利益集团压力、政府自身政治需要及整体对华战略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美贸易逆差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保江 项松林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博弈与风险、互信与共享等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战略价值上探讨中国与沿线国家需求与供给能力可以很好耦合,但在战略实施上依然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在扩大战略互信和实现共享发展基础上,扩大彼此战略保障,以便确保一带一路倡议能取得更好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