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1)
- 2023(10512)
- 2022(9538)
- 2021(8965)
- 2020(7601)
- 2019(17976)
- 2018(17991)
- 2017(35280)
- 2016(19096)
- 2015(21337)
- 2014(21349)
- 2013(21388)
- 2012(19611)
- 2011(17875)
- 2010(17692)
- 2009(15933)
- 2008(15582)
- 2007(13310)
- 2006(11712)
- 2005(10387)
- 学科
- 济(76925)
- 经济(76840)
- 管理(51741)
- 业(48481)
- 企(41148)
- 企业(41148)
- 方法(37123)
- 数学(32014)
- 数学方法(31603)
- 中国(18838)
- 农(18421)
- 财(17853)
- 学(17791)
- 业经(15987)
- 地方(15355)
- 理论(14208)
- 贸(14026)
- 贸易(14017)
- 易(13596)
- 和(12812)
- 制(12429)
- 农业(12206)
- 务(11250)
- 财务(11183)
- 财务管理(11165)
- 技术(11086)
- 融(11061)
- 金融(11059)
- 银(10939)
- 银行(10897)
- 机构
- 大学(269908)
- 学院(263990)
- 管理(107058)
- 济(104420)
- 经济(102094)
- 理学(92885)
- 理学院(91868)
- 管理学(90199)
- 管理学院(89729)
- 研究(89661)
- 中国(66911)
- 京(58116)
- 科学(55569)
- 财(47513)
- 所(45181)
- 研究所(41152)
- 农(40694)
- 中心(40229)
- 业大(39458)
- 财经(38351)
- 江(37444)
- 北京(37171)
- 范(35716)
- 师范(35395)
- 经(34908)
- 院(32347)
- 农业(31794)
- 州(30869)
- 经济学(30814)
- 师范大学(28940)
- 基金
- 项目(182461)
- 科学(142531)
- 研究(133742)
- 基金(132084)
- 家(114785)
- 国家(113847)
- 科学基金(97470)
- 社会(82409)
- 社会科(78095)
- 社会科学(78074)
- 基金项目(70491)
- 省(70142)
- 自然(64153)
- 自然科(62659)
- 自然科学(62645)
- 自然科学基金(61475)
- 教育(61175)
- 划(59508)
- 资助(55394)
- 编号(54838)
- 成果(45035)
- 部(40425)
- 重点(40397)
- 发(38036)
- 创(37532)
- 课题(37303)
- 科研(35033)
- 创新(34910)
- 教育部(34731)
- 大学(34525)
- 期刊
- 济(111435)
- 经济(111435)
- 研究(81076)
- 中国(49135)
- 学报(42584)
- 管理(39063)
- 科学(38397)
- 农(35950)
- 财(34543)
- 大学(32085)
- 教育(31317)
- 学学(29341)
- 农业(25207)
- 融(24594)
- 金融(24594)
- 技术(23020)
- 图书(18343)
- 财经(18013)
- 经济研究(17926)
- 业经(17009)
- 经(15235)
- 理论(14371)
- 问题(14245)
- 实践(13282)
- 践(13282)
- 业(13040)
- 科技(12923)
- 技术经济(12786)
- 书馆(12503)
- 图书馆(12503)
共检索到388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文建
关于货币可兑换问题的研究,现有的文献在货币可兑换的定义、利弊、前提条件和路径选择等方面却仍存在着争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一国实现货币可兑换的实践进程,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研究和推进人民币可兑换有所启示。
关键词:
货币可兑换 文献研究 比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石午光
在金融和互联网相互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加密货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工作从技术分析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入。本文从数字加密货币基本原理、它的货币特征和争议、发展与演变、对支付创新的启示、合法化和监管等六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随着商业化创新和监管的完善,数字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势必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丰富传统的货币和支付理论。
关键词:
数字加密货币 互联网金融 综述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海红
货币可兑换性的条件和国际比较高海红如果对货币可兑换性(CurrencyConvertibility)含义有一个完整的把握的话,就不难了解到,实现货币可兑换性包含着很大的风险,这一风险集中表现为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后果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可兑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鲁军
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以下简称人民币可兑换)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理论界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探讨,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邀请有关部委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进行了座谈,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肃昌 徐建卫
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和货币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货币流通速度是研究货币供求均衡、运行效率以及宏观调控等问题的一个枢纽性变量。文章从趋势判定、测量方法、分析视角、研究方法以及政策效应等五个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文章认为,深入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规律,寻找其与宏观经济的客观联系,对于深化货币研究、完善政策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货币 流通速度 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 评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新斌
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放弃了货币供应量目标,转向了利率、通货膨胀等目标,进而在我国也引发了货币供应量能否继续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本文认为,尽管大多数实证研究均已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然而从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来看,选择利率或通货膨胀目标还缺乏可行性。因此,我国面临的现实选择只能是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同时稳步推进金融体系、金融制度的改革,为中介目标的转变奠定基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洪成
1989—1990年,原苏东国家开始实行经济转轨,1992年伊始,俄罗斯也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力争实现本国货币的可兑换性,使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这些国家对外经济政策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对这些国家货币兑换性的目标和不同的做法及前景,作简要的考察。 一、货币兑换性的目标 所谓货币的可兑换性,根据哈伯勒(Haber ler)的定义,是指任何一种民族货币的任何持有人,皆可自由地以当前汇率(固定的或浮动的)将其兑换成任何他种货币。这是一种完全的(或称无限制的)自由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的可兑换性做出了不同程度等级的划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用富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与货币替代冯用富探索人民币自由兑换后所带来的风险,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有重大实践意义。本文正是对人民币自由兑换后可能面临的货币替代和货币逃避风险进行分析和考察。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及货币替代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亚历山大·凯 吉村 李建华
实行货币内部可兑换的做法和问题亚历山大·凯(AlexanderKyei)吉村(TakashiYoshimura)李建华摘译一、概念、目的及意义可兑换是指可以兑换金融资产的基本自由。按可兑换的限制方式可分为外部可兑换,内部可兑换(又可分为完全可兑换与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庆云
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国际贸易和投资规模的扩大 ,也是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的延伸。一个国家是否实现资本项目货币可兑换 ,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状况 ,特别是其市场制度建设的水平。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开放使中国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了很大利益 ,但中国仍是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和金融的基本面和结构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弱小和不规范、巨额的不良金融资产、脆弱的银行体系等 ,这些问题存在的内在原因是市场制度建设的缺陷。因此 ,中国加入 WTO虽然标志中国经济更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 ,但并不意味着要加速实现资本项目货币可兑换 ,而应将其视为一个长远目标 ,采取积极态度 ,抓紧市场制度建设 ,同时...
关键词:
WTO 经济全球化 资本项目 货币可兑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舒婷
本文在对货币可兑换与国际化的内涵及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美元、马克、日元实现可兑换和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得出了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的有关启示。分析表明,一国货币实现可兑换和国际化的进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货币可在尚未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承担部分国际货币职能,而可兑换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对我国来说,应注重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进程的相互协调,以顺利实现可兑换与国际化的目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军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货币可兑换改革王军本文认为,到目前为止的人民币可兑换改革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是仍有不少可以改进之处:与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和有条件的可兑换改革相比,1996年底前完成的经常项目可兑换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将对中国的宏观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瑶
本文提出 ,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以及货币国际化程度对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风险影响很大。非国际货币国家的货币可兑换首先是指本币与国际货币可兑换 ,其次才是管制放松或对外开放。对非国际货币国家来说 ,可兑换的一个重要约束就是获得和支付国际货币的能力和数量满足。人民币虽然是非国际货币 ,但已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 ,而且我国外汇资源较为充足 ,因此 ,可适度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继续放松外汇和资本管制。
关键词:
国际货币 非国际货币 可兑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乾定
国际货币基金加快推进货币可兑换进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戴乾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体制经过不断改革,在1994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从1996年7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并颁布实施新的《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下烟
人民币可兑换问题研究汪下烟一、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要求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深度后,产生了人民币可兑换的要求。首先,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各个参与对外经济交流的企业需要随时和手续简便地将其投入产出进行核算,并转换为现实的利润;其次,开放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