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3)
- 2023(5410)
- 2022(4599)
- 2021(4231)
- 2020(3628)
- 2019(8294)
- 2018(8162)
- 2017(16191)
- 2016(9063)
- 2015(10097)
- 2014(10105)
- 2013(10238)
- 2012(9882)
- 2011(9064)
- 2010(9029)
- 2009(8228)
- 2008(8356)
- 2007(7385)
- 2006(6466)
- 2005(6096)
- 学科
- 济(35981)
- 经济(35926)
- 业(21700)
- 管理(21379)
- 方法(18428)
- 企(17750)
- 企业(17750)
- 数学(15945)
- 数学方法(15752)
- 学(10075)
- 贸(9724)
- 贸易(9721)
- 财(9597)
- 易(9549)
- 融(8729)
- 金融(8729)
- 中国(8639)
- 银(7541)
- 制(7535)
- 银行(7509)
- 农(7402)
- 行(7225)
- 理论(6548)
- 业经(6415)
- 务(5653)
- 财务(5647)
- 财务管理(5631)
- 企业财务(5399)
- 地方(5166)
- 技术(5115)
- 机构
- 大学(135927)
- 学院(131299)
- 济(55580)
- 经济(54454)
- 研究(52877)
- 管理(44266)
- 中国(40806)
- 理学(37637)
- 理学院(37139)
- 管理学(36354)
- 管理学院(36131)
- 科学(33311)
- 京(29616)
- 所(29114)
- 农(28595)
- 财(26738)
- 研究所(26622)
- 中心(23219)
- 农业(23167)
- 业大(22200)
- 财经(21237)
- 经(19530)
- 江(19491)
- 北京(18914)
- 院(18712)
- 经济学(18369)
- 经济学院(16601)
- 财经大学(16290)
- 范(16235)
- 师范(15906)
- 基金
- 项目(87538)
- 科学(67331)
- 基金(64633)
- 家(59897)
- 国家(59494)
- 研究(57356)
- 科学基金(48340)
- 社会(35985)
- 社会科(34235)
- 社会科学(34223)
- 自然(33430)
- 基金项目(32933)
- 自然科(32713)
- 自然科学(32695)
- 自然科学基金(32158)
- 省(32045)
- 划(29270)
- 资助(28938)
- 教育(26695)
- 重点(20729)
- 编号(20355)
- 部(20131)
- 发(18383)
- 计划(18309)
- 创(17812)
- 成果(17780)
- 科研(17686)
- 创新(16824)
- 性(16800)
- 教育部(16688)
共检索到204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海红
货币可兑换性的条件和国际比较高海红如果对货币可兑换性(CurrencyConvertibility)含义有一个完整的把握的话,就不难了解到,实现货币可兑换性包含着很大的风险,这一风险集中表现为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后果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可兑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洪成
1989—1990年,原苏东国家开始实行经济转轨,1992年伊始,俄罗斯也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力争实现本国货币的可兑换性,使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这些国家对外经济政策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对这些国家货币兑换性的目标和不同的做法及前景,作简要的考察。 一、货币兑换性的目标 所谓货币的可兑换性,根据哈伯勒(Haber ler)的定义,是指任何一种民族货币的任何持有人,皆可自由地以当前汇率(固定的或浮动的)将其兑换成任何他种货币。这是一种完全的(或称无限制的)自由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的可兑换性做出了不同程度等级的划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秀光
在商品货币体系时期,曾经出现过始于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关系的三次论争,论争揭示出了维持货币体系稳定运行的"可兑换性"准则。在信用货币体系时期,该体系隐含的内在缺陷,往往成为发生金融危机的前奏,因此,针对信用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实行谨慎监管、有限竞争和行业自律的原则,以保证"信用依赖性"准则的实现。
关键词:
货币体系 历史论争 可兑换性 信用依赖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舒婷
本文在对货币可兑换与国际化的内涵及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美元、马克、日元实现可兑换和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得出了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的有关启示。分析表明,一国货币实现可兑换和国际化的进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货币可在尚未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承担部分国际货币职能,而可兑换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对我国来说,应注重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进程的相互协调,以顺利实现可兑换与国际化的目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军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货币可兑换改革王军本文认为,到目前为止的人民币可兑换改革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是仍有不少可以改进之处:与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和有条件的可兑换改革相比,1996年底前完成的经常项目可兑换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将对中国的宏观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亚历山大·凯 吉村 李建华
实行货币内部可兑换的做法和问题亚历山大·凯(AlexanderKyei)吉村(TakashiYoshimura)李建华摘译一、概念、目的及意义可兑换是指可以兑换金融资产的基本自由。按可兑换的限制方式可分为外部可兑换,内部可兑换(又可分为完全可兑换与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瑶
本文提出 ,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以及货币国际化程度对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风险影响很大。非国际货币国家的货币可兑换首先是指本币与国际货币可兑换 ,其次才是管制放松或对外开放。对非国际货币国家来说 ,可兑换的一个重要约束就是获得和支付国际货币的能力和数量满足。人民币虽然是非国际货币 ,但已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 ,而且我国外汇资源较为充足 ,因此 ,可适度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继续放松外汇和资本管制。
关键词:
国际货币 非国际货币 可兑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乾定
国际货币基金加快推进货币可兑换进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戴乾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体制经过不断改革,在1994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从1996年7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并颁布实施新的《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军
讨论人民币可兑换性问题,也可说是如何使人民币逐渐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以最终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交流并实现其他既定宏观经济目标的问题。 (一) 人民币可兑换性问题的提出;一方面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加快和深化所提出的要求有关,另一方面与目前对外经济态势与相对僵硬的管理体制之间的不协调性密切相连。进入90年代以后,外汇管制尤其是人民币对外不能自由兑换的问题日益突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贸易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但是,人民币实行适当程度的自由兑换却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譬如,对方可用人民币在我国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也可兑换成本国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文建
关于货币可兑换问题的研究,现有的文献在货币可兑换的定义、利弊、前提条件和路径选择等方面却仍存在着争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一国实现货币可兑换的实践进程,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研究和推进人民币可兑换有所启示。
关键词:
货币可兑换 文献研究 比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瑶 陈炳才
目前,国际社会对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概括起来存在两派观点。赞成派认为,开放资本帐户可实现资源的全球配置,获得全球分工的好处,并增加国际福利;反对派认为,开放资本帐户会导致巨大的金融风险乃至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观析两派纷争的焦点和利弊,都忽略一个基本环境因素——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对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非对称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军伟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为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由资本管制的维护者转变为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推动者。在后一个阶段,IMF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观点不是绝对的和没有前提条件的,而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资本账户开放的基础条件、配套措施和合理次序等。同时,鉴于IMF并没有被赋予推进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法定职责,其观点多是学术性、研究性和建议性的,或许不应夸大IMF对各成员国推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影响力。
关键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资本项目可兑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用富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与货币替代冯用富探索人民币自由兑换后所带来的风险,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有重大实践意义。本文正是对人民币自由兑换后可能面临的货币替代和货币逃避风险进行分析和考察。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及货币替代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庆云
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国际贸易和投资规模的扩大 ,也是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的延伸。一个国家是否实现资本项目货币可兑换 ,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状况 ,特别是其市场制度建设的水平。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开放使中国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了很大利益 ,但中国仍是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和金融的基本面和结构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弱小和不规范、巨额的不良金融资产、脆弱的银行体系等 ,这些问题存在的内在原因是市场制度建设的缺陷。因此 ,中国加入 WTO虽然标志中国经济更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 ,但并不意味着要加速实现资本项目货币可兑换 ,而应将其视为一个长远目标 ,采取积极态度 ,抓紧市场制度建设 ,同时...
关键词:
WTO 经济全球化 资本项目 货币可兑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