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4)
2023(5417)
2022(4517)
2021(4338)
2020(3474)
2019(8015)
2018(7917)
2017(15890)
2016(8580)
2015(9615)
2014(9853)
2013(9627)
2012(9420)
2011(8565)
2010(9277)
2009(9221)
2008(8413)
2007(7458)
2006(6847)
2005(6401)
作者
(24072)
(19996)
(19996)
(19412)
(13197)
(9521)
(9127)
(7714)
(7629)
(7550)
(6860)
(6625)
(6543)
(6518)
(6433)
(6387)
(5960)
(5909)
(5898)
(5649)
(5200)
(4905)
(4872)
(4686)
(4665)
(4604)
(4456)
(4410)
(4035)
(3983)
学科
(35028)
经济(34990)
管理(25792)
(23980)
(20455)
企业(20455)
方法(14028)
数学(11535)
数学方法(11348)
(10089)
(9964)
中国(9494)
(8781)
(8540)
贸易(8536)
(8364)
(8274)
(7907)
(7875)
金融(7875)
理论(7859)
(7752)
银行(7749)
业经(7668)
(7518)
及其(6426)
农业(6156)
(5760)
政策(5752)
地方(5710)
机构
学院(125542)
大学(125050)
(56121)
经济(54864)
管理(46924)
研究(44507)
理学(39207)
理学院(38830)
管理学(38219)
管理学院(37987)
中国(37256)
(29253)
(26222)
科学(24141)
(22235)
财经(21962)
中心(20538)
(19929)
(19898)
研究所(19587)
经济学(17760)
(17278)
北京(17041)
(16695)
师范(16567)
财经大学(16241)
(16001)
经济学院(15825)
(15792)
业大(14824)
基金
项目(73839)
科学(58448)
研究(57146)
基金(53658)
(45445)
国家(45032)
科学基金(38651)
社会(36145)
社会科(34196)
社会科学(34192)
(27565)
教育(26776)
基金项目(26739)
编号(24071)
自然(23801)
(23716)
资助(23583)
自然科(23237)
自然科学(23226)
自然科学基金(22834)
成果(21483)
课题(17204)
(17198)
重点(16613)
(15854)
(15691)
教育部(15101)
(14955)
项目编号(14817)
人文(14545)
期刊
(66274)
经济(66274)
研究(44002)
中国(24945)
(22219)
(20861)
金融(20861)
管理(18983)
(15857)
教育(15720)
学报(15618)
科学(15127)
大学(12698)
学学(11923)
经济研究(11390)
财经(11342)
农业(10515)
技术(10220)
(9825)
业经(9574)
(8420)
问题(8231)
国际(7850)
理论(6766)
世界(6110)
现代(6069)
实践(5969)
(5969)
技术经济(5615)
(5458)
共检索到203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军  
货币危机的微观理论及政策建议王军(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博士200433)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风波迭起,继墨西哥比索遭受攻击后(1994年12月22日开始),近几个月来东南亚国家货币泰国铢(1997年7月2日)、菲律宾披索(1997年7月1...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磊  
货币理论研究框架,其可能优化方向之一是中期、多步、微调,可能优化方向之二是数量型工具更多地立足增量调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逐步从传统的均衡论走向更偏重微观、结构和行为的百花齐放时代,主要呈现三条主线:一是以代表性主体的动态选择为基本分析框架,即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对一个人的行为分析定性为社会共同选择,那么宏观经济均衡一定是最优的,在货币理论与政策上,其分析范式基本沿用这一分析的对偶形态——损失函数的最小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和传导等方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在危机管理中起了主导作用,并在利率水平、最后贷款人职能。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和国际协作等操作有所突破。但是,如何优化危机管理措施,避免未来的通货膨胀将更具挑战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方星海  
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宏观危机和政策危机———泰国金融风暴的因果、教训和预防朱民方星海☆金融风险问题研究泰国的金融风暴震惊了世界,今年以来,泰铢已贬值42%,泰国股票市价已贬值50%,泰国高达37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已经耗尽,财政和国际收支赤字不断上...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董昀  费兆奇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与金融持续动荡。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之路依旧漫长,欧洲债务危机仍在恶化,中国宏观经济也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危机,各国货币当局进行了积极的政策操作,以稳定金融体系、刺激经济复苏。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也采取了"预调微调"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俊明  谷超  
奥地利学派认为货币需求结构变化是诱发危机的真正原因,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不同主体的购买力对比发生变化,致使不同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并导致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但是,这种资源配置结构本身并不反映实际的资源相对稀缺度,一旦货币需求的影响减弱了,资源结构就会回调,进而引发经济振荡。当货币需求结构变化持续到足以影响绝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程度时,资源结构的回调就表现为广泛的行业振荡,也就是衰退和萧条;由于现有的垄断货币发行体制使得货币发行者可以回避超发货币的成本来发行货币,尽管人们并不知道这个程度是多少,但货币超发迟早会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因此,消除危机的方法是引入一种竞争性的货币发行机制,以解决发行货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志刚  潘成夫  
全球经济危机袭来,各国在推出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其央行也采取了激进的政策措施,实施了降息甚至零利率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等还采取了购买长期国债的非常规手段。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选择人的困局,指出货币政策的首要作用是提供流动性和稳定金融体系,并可以通过量化宽松、征收持有货币税等操作改变投资者预期、降低长期利率甚至突破零利率的限制,从而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制约货币政策手段生效的因素,得出其对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若干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雪芬  
现有的金融危机理论主要基于四个角度来阐释金融危机,经历了"由强调宏观因素到强调微观因素,再到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并重"的发展过程。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理论中的重要性也随着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视角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体现。本文对金融危机理论中有关货币政策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并作相应述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鹭  于泽  刘宇琪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精准发力,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全方位支持,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实体经济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政策传导不畅,在有效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仍然存在结构性困境。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发力,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人民银行从两方面加大力度推进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一方面,继续加大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卫国  徐家杰  邵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季波  
货币政策效果的提高不仅在于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在于健全货币政策的微观机制。我国经营者利益与企业利益的背离,决定了企业运行往往背离它的均衡位置,这就制约了货币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健全货币政策的微观机制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缩小经营者利益与企业利益的背离,鉴于我国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健全三项必要的社会机制,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只能逐步得到提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杨广青  
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而银行只是风险传导的中介,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风险传导更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从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理论出发,选取非金融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存在风险传导效应,即宽松货币政策会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存在差异,对小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对大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对国有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因此,货币当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避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