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3)
- 2023(3457)
- 2022(3073)
- 2021(2904)
- 2020(2245)
- 2019(5177)
- 2018(5113)
- 2017(9349)
- 2016(5134)
- 2015(5489)
- 2014(5497)
- 2013(5911)
- 2012(5683)
- 2011(5287)
- 2010(5662)
- 2009(5926)
- 2008(4961)
- 2007(4130)
- 2006(3780)
- 2005(3733)
- 学科
- 税(21523)
- 税收(20092)
- 收(19929)
- 济(18033)
- 经济(18021)
- 管理(13649)
- 业(11221)
- 企(10819)
- 企业(10819)
- 财(9708)
- 方法(8372)
- 数学(6916)
- 数学方法(6860)
- 中国(5153)
- 理论(5053)
- 务(4864)
- 财务(4852)
- 财务管理(4851)
- 融(4740)
- 金融(4740)
- 企业财务(4636)
- 贸(4574)
- 贸易(4570)
- 易(4484)
- 财政(4437)
- 学(4030)
- 政(3764)
- 和(3631)
- 业经(3607)
- 银(3607)
- 机构
- 大学(72730)
- 学院(70386)
- 济(30595)
- 经济(29966)
- 管理(23909)
- 研究(23900)
- 财(23312)
- 中国(21421)
- 理学(19901)
- 理学院(19681)
- 管理学(19409)
- 管理学院(19289)
- 财经(16553)
- 经(15085)
- 京(14850)
- 财经大学(12358)
- 所(12148)
- 科学(11995)
- 税(11086)
- 江(10539)
- 经济学(10501)
- 中心(10300)
- 研究所(10199)
- 北京(10142)
- 融(9631)
- 经济学院(9522)
- 金融(9498)
- 务(9296)
- 范(8943)
- 师范(8895)
- 基金
- 项目(36401)
- 研究(28741)
- 科学(28149)
- 基金(27064)
- 家(22402)
- 国家(22252)
- 科学基金(19063)
- 社会(18564)
- 社会科(17694)
- 社会科学(17690)
- 基金项目(13554)
- 教育(13139)
- 编号(12499)
- 成果(12115)
- 资助(12078)
- 省(11543)
- 自然(10888)
- 自然科(10642)
- 自然科学(10640)
- 划(10579)
- 自然科学基金(10466)
- 性(9447)
- 项目编号(8964)
- 部(8810)
- 教育部(8137)
- 大学(7994)
- 国家社会(7890)
- 重点(7868)
- 阶(7846)
- 段(7821)
共检索到122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敏
托宾税理念正是在货币危机中应运而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给托宾税理念提供了市场土壤,资本管制放松后引来众多货币投机者,多国货币危机凸显托宾税理念的前瞻性。为防范热钱过度涌入我国,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尽早设计我国的金融交易税。世人对托宾税能否阻击货币危机尚存争议,批评和支持的观点都有待金融交易税开征后的效果来证明。
关键词:
资本管制 货币危机 托宾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琛卓
后危机时期,学术界反思了以通货膨胀目标规则为代表的政策规则在危机期间暴露的缺陷,并就新时期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探索。然而,美国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分别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不同的政策规则。在美国,学术界讨论的主要是名义GDP规则;在新兴市场经济体,重点关注的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鉴于此,本文对后危机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整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涛 靳玉英
货币危机的传染性是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亚洲金融危机后,有关传染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断丰富。本文试图就该问题已有的理论、实证研究工作进行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
货币危机 传染性 相关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董昀 费兆奇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与金融持续动荡。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之路依旧漫长,欧洲债务危机仍在恶化,中国宏观经济也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危机,各国货币当局进行了积极的政策操作,以稳定金融体系、刺激经济复苏。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也采取了"预调微调"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洋
本文回顾了在此次金融危机前全球中央银行所形成的货币政策共识和在金融危机后学界对传统货币政策共识及其政策逻辑的质疑。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新的货币政策共识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本文认为,为了重建公众对中央银行的信任,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学界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关系,最为重要的是要在变动的经济格局中对中央银行的"能"与"不能"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共识 中央银行 金融危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云洁 余元洲
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已充分暴露出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衰落,超主权货币欧元也难以避免区内国家的债务危机,这是单一货币安排下货币价值稳定的要求与调节经济的职能不能协调的结果。因此,后危机时代亚洲各国应在货币二重化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亚洲货币合作的新模式,建立双层货币体制。其中上币与黄金挂钩,凭价值稳定司跨境流通之职,以各国货币为下币,担调节经济之任。双层货币体制具有很强的抗通货膨胀、御外汇风险、防金融危机能力。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亚洲货币合作 双层币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刚
全球金融危机已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许多国家都寄希望于通过本币贬值来提振经济。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轮番实施,发达国家以及南美和亚洲等新兴经济体相继卷入货币冲突,而中国就处于冲突的中心。全球货币冲突如果进一步演变为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全球货币冲突的理论根源、实践及其影响,并由此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货币冲突 人民币升值 美元贬值 内外均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随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近期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后危机时代的全球货币政策新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征:一是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周期的成本收益分析格局变化,货币政策目标中需要加入金融周期。二是中央银行使用更广泛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克服金融市场摩擦,特别是调控长期利率。三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重视风险承担渠道。四是更加重视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这有利于最大化本国福利。五是新兴经济体需要在提高汇率灵活性、对跨境资本流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以及加强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三方面同时着力才能实现宏观总体平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国睿 何珊云
在经济危机的特殊背景下,奥巴马政府推出力度更大的教育改革计划,即所谓"巧借救市推教改"。奥巴马的教育新政主要是想通过向各州拨付"教育救济款",推行教育部长邓肯在芝加哥领导学校重建时期的改革思路,促使各州在兼顾教育机会均等的同时,大力提高美国学校的教育质量,缔造所谓学生成绩世界一流的美国教育。奥巴马政府的教育新政符合美国近十年来政治传统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同时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推行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它并未像布什政府时期那样成为一项单独的教育法案。
关键词:
危机时代 奥巴马政府 教育政策 教育变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邢天才 杨敏 于菁
以环中国圈中俄印三国的战略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政治稳健持续发展的反危机对策为出发点,在美元、欧元的货币格局上大胆创意构建第三极"货币合作"机制,改变现有世界经济的金融风险结构和英美市场经济"经典模式",对于整个亚洲乃至世界都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后危机时代,应当加强中俄印经济合作,加强经济合作对货币合作的主动引导功能,将经济合作作为货币合作的基础,以中俄印区域经济政策的协调、区域融资便利机制的构建、债券市场与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以及货币合作监督机制的建立作为切入点,构建中俄印三国货币合作循环模式。
关键词:
货币合作 经济合作 中俄印 后危机时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2010年11月,G20首尔峰会正式确认了此前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份额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同意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此次改革使IMF的内部治理结构更加贴近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具有典型的"危机推动型"特征,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甚至陷入了困境。本文探讨了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面临困境的表现,认为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中国与东盟国家对"美元体制"的依赖及相互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面临困境的根源;未来的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应由CMI下的双边机制向多边机制发展,并应注重汇率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 美元体制 汇率协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金融加速器理论深刻揭示了危机时期金融动荡和经济下滑两者之间反馈循环的微观机制。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通过对各国中央银行在反危机中实施的"超低利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在机理以及有效性等进行反思后得知:一方面,货币政策在治理金融危机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又极易带来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因此,当金融市场开始恢复或通胀压力显现时,货币政策应进行快速反应,坚持在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协调经济增长、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量化宽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迎春 郑春芳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英国表现尤为突出。英国的货币政策并未按其理论传导机制所述对稳定宏观经济发挥明显作用。文章基于IS-LM-BP模型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经济预期黯淡导致居民储蓄率上升,消费与投资需求减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存在较长时滞,以及有限的政府预算导致货币政策缺少财政政策的进一步配合。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英国 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金平 张华宁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为应对迅速恶化的经济和金融状况,纷纷开始实行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向金融市场的私人部门和金融机构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在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同时,大量流动性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非传统货币政策是否应该退出、如何退出,就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美联储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非常规货币政策 退出策略 资产负债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