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1)
2023(4907)
2022(4466)
2021(4064)
2020(3716)
2019(8981)
2018(8973)
2017(18155)
2016(10132)
2015(11796)
2014(12228)
2013(12603)
2012(12075)
2011(11195)
2010(11677)
2009(11526)
2008(10687)
2007(9606)
2006(8023)
2005(7219)
作者
(31120)
(26293)
(26020)
(25112)
(16483)
(12586)
(12149)
(10202)
(9696)
(9281)
(8836)
(8773)
(8313)
(8297)
(8250)
(8249)
(8169)
(7706)
(7666)
(7555)
(6530)
(6524)
(6456)
(6096)
(5928)
(5898)
(5859)
(5788)
(5317)
(5233)
学科
(46689)
经济(46654)
管理(26810)
(26564)
方法(25920)
数学(23664)
数学方法(23498)
(20947)
企业(20947)
(12016)
(11441)
(10379)
贸易(10377)
(10113)
中国(10058)
(8926)
地方(8153)
(8053)
金融(8051)
(7945)
业经(7834)
农业(7641)
(7451)
银行(7431)
(7235)
财务(7221)
财务管理(7200)
(7064)
企业财务(6771)
(6657)
机构
大学(156289)
学院(154468)
(67474)
经济(66084)
管理(58595)
研究(52097)
理学(50144)
理学院(49610)
管理学(48786)
管理学院(48506)
中国(41451)
(32341)
科学(31585)
(30513)
(28300)
(27609)
研究所(25023)
中心(24941)
财经(24612)
业大(23996)
(22938)
农业(22684)
(22273)
经济学(21746)
北京(20407)
经济学院(19953)
(19157)
师范(18957)
(18342)
财经大学(18310)
基金
项目(98260)
科学(75817)
基金(70964)
研究(70024)
(61565)
国家(61098)
科学基金(51305)
社会(43633)
社会科(41407)
社会科学(41391)
(38070)
基金项目(37674)
自然(33346)
教育(32886)
自然科(32547)
自然科学(32535)
(32399)
自然科学基金(31971)
资助(30769)
编号(28879)
成果(23917)
(22745)
重点(22262)
(20776)
(19746)
课题(19593)
科研(19467)
教育部(19376)
大学(18860)
创新(18546)
期刊
(69859)
经济(69859)
研究(44220)
中国(26578)
学报(24995)
(24831)
(24274)
科学(21826)
(18999)
金融(18999)
管理(18836)
大学(18415)
学学(17450)
农业(16398)
技术(13199)
教育(12545)
财经(12491)
经济研究(11630)
(10682)
业经(10598)
问题(9954)
(9078)
(8796)
理论(8581)
技术经济(8498)
统计(8451)
实践(7788)
(7788)
国际(7679)
商业(7644)
共检索到225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民  邓晶  
九十年代以来,重大的国际货币危机频频爆发,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也加剧了世界经济秩序的矛盾和紧张。一、货币危机中的关键因素——汇市信心货币危机中,投机者们兴风作浪,屡屡得手,受害国家苦不堪言。大家都在研究,他们究竟凭借什么来选择攻击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悦  闵亮  
本文采用了极值理论对亚洲和拉美国家的货币危机期进行了重新界定和识别。通过极值理论和传统识别方法的对比,发现极值理论对于阈值的选取更具科学性,同时其识别出的危机期无论在判别数量上还是捕捉危机的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长江  
货币危机可分为引致型危机、选择型危机和自发型危机。不同类型的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不同,涉及的相关变量也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人员卡明斯基等人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确定出一套可用于货币危机预测的指标体系,并据此提出了信号分析法。这是一种尚在完善中的危机预测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黄忠平  
自2007年年中由美国房市急剧修正引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理论界与决策层关于危机原因及其治理的讨论再次升温,凯恩斯学派在与芝加哥学派、奥地利学派的角力中再次占据上风。本文基于劳动、货币与资本的视角对危机原因及其治理作出理论梳理,提出要预防由政府失灵产生的危机、要明确政府宏观调控的边界、要以改革作为可持续复苏的根本动力的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振龙  
80年代以来,各国货币危机可谓风起云涌,有的甚至演变成严重的金融危机(如拉美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由于缺乏货币危机的预警系统,这些危机的突然爆发常常使有关国家措手不及,从而增大了危机的破坏性和反危机的难度。本文旨在根据全球货币危机的历史经验,在大量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监测货币危机的预警系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泽芳  雷达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货币领域,美元占据了先导优势和霸权地位。为了巩固自身的国际货币地位、谋取更多的利益,本世纪以来,欧元与美元竞相扩张,由此加深了两大国际货币中心和全球经济的虚拟化,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利用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将金融危机的风险转嫁给了欧洲,欧元区成为危机的最终接力手。欧债危机的事实证明,美元依然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角,欧元只是配角,这为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彦岭  张继华  
共生危机的事实表明,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共生的现象在不同类型的国家均可能出现,而非某一类国家所特有的现象。基于对共生性货币银行危机触发机制国别差异的考察,文章在对1980-2006年间60个国家共生危机发生情况识别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生危机生成的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工业化国家的共生危机主要是经济中各类矛盾累积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源于本国制度缺陷,而采用滞后一期的变量来解释工业化国家共生危机时,效果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红艳  傅连康  
本文对货币危机产生前经常账户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分析,试图建立指标变化与货币危机产生的相关关系,并进而推论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预警货币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以产生货币危机各国实证数据为基础,联系国内相关指标的特征,分析中国宏观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就我国如何吸取各国之经验,在经济发展中防范和化解可能带来的或累积的货币风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红霞  孙雪芬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对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以利率为主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针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贷款机制等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在危机中有效地改善了货币市场条件;但对个别金融机构的救助、大规模资产收购计划,并没有改善货币市场条件,反而导致LIBOR-OIS利差扩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洪飞  姜诚  
文章以1990年以来的近200次货币危机为样本,对货币危机后的经济衰退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危机前的经常账户状况、外债余额占GDP比例、国际流动性指标等经济变量以及危机后的汇率制度都不会显著影响到危机后的经济衰退。另外,危机后的经济衰退与危机国政府在危机中是否抛售外汇储备、是否采取汇率贬值都没有明显关系。但是经济分析的结果表明,危机前的失业率和汇率制度以及危机中是否提高利率等因素对危机后的经济衰退有显著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付江涛  王方华  
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立货币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对国外货币危机预警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指导原则构建了一套包括十个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最后,利用这套预警指标体系对1997年的东亚7国以及1994年的墨西哥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套预警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预警能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志刚  潘成夫  
全球经济危机袭来,各国在推出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其央行也采取了激进的政策措施,实施了降息甚至零利率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等还采取了购买长期国债的非常规手段。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选择人的困局,指出货币政策的首要作用是提供流动性和稳定金融体系,并可以通过量化宽松、征收持有货币税等操作改变投资者预期、降低长期利率甚至突破零利率的限制,从而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制约货币政策手段生效的因素,得出其对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若干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恩扬  侯铁珊  
文章通过分析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三个新兴市场国家1990—2010年间的货币错配指数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利用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分析得出:货币错配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货币错配的急剧增加,对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会使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失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