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1)
- 2023(8970)
- 2022(7431)
- 2021(6968)
- 2020(5793)
- 2019(12986)
- 2018(12376)
- 2017(24716)
- 2016(13171)
- 2015(14929)
- 2014(14901)
- 2013(14730)
- 2012(14136)
- 2011(12782)
- 2010(13344)
- 2009(12944)
- 2008(12031)
- 2007(10939)
- 2006(10141)
- 2005(9707)
- 学科
- 济(48460)
- 经济(48408)
- 管理(35724)
- 业(35040)
- 银(34266)
- 银行(34120)
- 行(32577)
- 融(30860)
- 金融(30860)
- 企(28820)
- 企业(28820)
- 中国(21697)
- 制(20951)
- 方法(19932)
- 数学(17855)
- 数学方法(17638)
- 财(16292)
- 农(14272)
- 度(12935)
- 制度(12929)
- 业务(12228)
- 中国金融(11960)
- 贸(11496)
- 贸易(11480)
- 地方(11298)
- 易(11294)
- 业经(11004)
- 银行制(10611)
- 务(10317)
- 财务(10289)
- 机构
- 学院(181992)
- 大学(180874)
- 济(79593)
- 经济(77677)
- 研究(66892)
- 中国(66376)
- 管理(64391)
- 理学(52804)
- 理学院(52247)
- 管理学(51351)
- 管理学院(51042)
- 财(42174)
- 京(38782)
- 科学(37497)
- 银(35609)
- 所(34708)
- 银行(34288)
- 中心(34116)
- 农(33670)
- 行(31957)
- 财经(31821)
- 研究所(30913)
- 江(30149)
- 经(28939)
- 融(28465)
- 金融(28008)
- 农业(26629)
- 经济学(26045)
- 北京(25159)
- 业大(24902)
- 基金
- 项目(110665)
- 科学(86016)
- 研究(81108)
- 基金(79900)
- 家(69584)
- 国家(68960)
- 科学基金(58105)
- 社会(50642)
- 社会科(48140)
- 社会科学(48128)
- 省(42659)
- 基金项目(40114)
- 教育(37405)
- 自然(37229)
- 划(36565)
- 自然科(36362)
- 自然科学(36348)
- 自然科学基金(35726)
- 资助(35721)
- 编号(32520)
- 成果(28085)
- 重点(25608)
- 部(24938)
- 发(24468)
- 课题(23993)
- 创(23131)
- 性(22238)
- 创新(21704)
- 教育部(21455)
- 科研(21411)
共检索到311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方星海
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宏观危机和政策危机———泰国金融风暴的因果、教训和预防朱民方星海☆金融风险问题研究泰国的金融风暴震惊了世界,今年以来,泰铢已贬值42%,泰国股票市价已贬值50%,泰国高达37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已经耗尽,财政和国际收支赤字不断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峥 龙超
通过梳理金融风暴中美国相关主体对问题投资银行进行救助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自我救助、同业救助和政府救助三种传统投行救助模式在金融危机中的最新运用。对比中美两国处理类似问题做法的异同,借鉴发达国家在危机处理中的相关经验教训,有助于中国问题券商救助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投资银行 救助机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维海
自泰国于今年5月爆发货币危机以来,这场危机已蔓延至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新兴市场,而演化为一场东南亚地区的局部性金融危机。5~6月国际游资主要围攻泰国铢,7月以来则围攻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自7月初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实行浮动汇率以来,短短一个月泰铢对美元贬值38%,马来西亚林吉特和菲律宾比索各贬值15%。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华炳
泰国金融危机的教训邱华炳(一)在经济、金融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株连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务必加强防范。由于东南亚国家间经济上的相互联系,泰国经济不景气株连到其他国家,今年以来该地区经济增长势头不如往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是外汇市场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菲律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中华 陆符玲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在 1 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成为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从亚洲的经历来看 ,二者是同进同退的 ,但这个现象具有普遍性吗 ?从理论上看 ,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哪项研究从实证角度真正证明了双危机之间的联系是确实存在的。本文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共生性 ,即两种危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但是一直以来 ,如何从数量上刻画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找到两个指标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指标是用汇率变化比率和外汇储备变化比率衡量的外汇市场压力 ;另一个指标是用银行的坏帐和坏帐准备金数量衡量的银行系统压力 ,这种压...
关键词: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实证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建伟 曹广喜
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它具有净外币负债和净外币资产两种表现形式。在新兴市场中,只要其银行体系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管表现为哪一种形式,都会增加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且在宏观或微观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银行危机甚至是货币危机。此外,当出现不利冲击时,银行体系中存在货币错配将会导致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
货币错配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弗里德里希·米什金 周莉萍
直至2007年8月,货币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上的进展已经使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认定当前存在着一门明晰的"货币政策科学"。中央银行就货币政策方略的绝大部分要素达成了一致,同时货币政策被认为在OECD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后者不仅保持着低通膨,而且通胀波动率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仁良 缪钧伟
从八十年代初到最近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国家的经济,主要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经历了由繁荣到泡沫形成再到目前的通货紧缩的过程。 东南亚国家由八十代初开始推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丽巍 曾铭娟
本文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出发,探讨了金融危机条件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准备金需求的变化、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还受制于商业银行资本量、风险偏好以及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因此,强化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效果必须配合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资本约束 信贷配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峰
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远大于97金融风暴,但相对全球银行业受到的冲击和中国银行业自身实力而言,次贷危机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及时调整业务结构、有针对性地拓展海外市场、吸引国际高端金融人才等手段,不仅能更好地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冲击,而且有利于加快自身发展,在未来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在国际银行业中的崛起。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97金融风暴 次贷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吴洋 鞠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具体形式开始表现为银行业危机、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三种,影响程度日益加剧,影响范围也逐步增加。本文通过选取世界主要的39个国家28年的数据样本,研究上述三类危机相互之间的叠加效应,以及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类型危机的传染效应。研究表明:银行业危机、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均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负面作用,并且货币危机的负面作用最大;在三类危机中,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的影响主要在于通过实体经济渠道传导的传染效应,并且其影响力度有显著区别,货币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既有较强的本地效应,又有显著的传染效应,并且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染;三类危机的叠加效应主要表现为负的直接效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传染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任若恩
1 997— 1 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同时爆发 ,即共生性危机的发生引发国际社会与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重新思考 :这种共生性现象是否确实具有普遍性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到目前为止 ,很少有研究从实证的角度来证明这种联系的确存在。正是基于此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 ,旨在揭示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相互影响 ,换言之 ,共生性危机的发生是具有显著性的。具体来说 ,本文以 1 975— 2 0 0 0年期间 53个国家危机的发生情况为研究对象 ,分别运用频率分布、信号法 ,以及概率回归模型来分析两种危机的共生性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简永军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使美国银行业陷入重重危机,与此同时美元也正面临着严重的贬值危机,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对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新探讨。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概率离散模型,条件最大似然值方法,以1990~2003年期间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共生性,得到结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共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可以作为货币发生的前导信号,而货币危机的发生对银行危机则没有前导信号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永臻
大的经济危机往往会激发经济学理论的创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形成了新挑战。本文对深度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之难、"国家道德风险"的制约、价格稳定目标是否应当包括资产价格的稳定、央行如何有效监控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市场自由和政府干预的边界如何界定、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是否应该纳入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视野等几个方面的挑战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出问题,推动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深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