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3)
2023(11808)
2022(10478)
2021(10027)
2020(8243)
2019(19182)
2018(19113)
2017(37773)
2016(20457)
2015(22887)
2014(23023)
2013(22630)
2012(20815)
2011(18846)
2010(18770)
2009(17061)
2008(16493)
2007(14225)
2006(12593)
2005(10956)
作者
(57749)
(47858)
(47423)
(45480)
(30633)
(22801)
(21650)
(18736)
(18165)
(17085)
(16407)
(16018)
(15024)
(15021)
(14918)
(14708)
(14302)
(14248)
(13713)
(13623)
(11819)
(11800)
(11484)
(10924)
(10705)
(10600)
(10593)
(10569)
(9500)
(9349)
学科
(79346)
经济(79265)
管理(58741)
(55070)
(45918)
企业(45918)
方法(37867)
数学(33162)
数学方法(32741)
(21536)
中国(20364)
(20011)
业经(17297)
地方(16986)
(16822)
(15798)
贸易(15791)
(15351)
农业(14122)
(13759)
理论(13452)
(12835)
环境(12769)
(12766)
(12484)
财务(12421)
财务管理(12402)
技术(12240)
(12029)
银行(11996)
机构
大学(286393)
学院(285445)
管理(117352)
(114259)
经济(111632)
理学(101928)
理学院(100828)
管理学(99151)
管理学院(98657)
研究(94312)
中国(70818)
(60476)
科学(58256)
(52584)
(46487)
中心(43099)
研究所(42388)
财经(42206)
(42094)
业大(41401)
(40742)
(38367)
(38334)
北京(38252)
师范(38059)
(34624)
(33563)
经济学(33345)
农业(32828)
财经大学(31433)
基金
项目(197605)
科学(156037)
研究(145769)
基金(143863)
(124189)
国家(123181)
科学基金(106745)
社会(90809)
社会科(86157)
社会科学(86136)
基金项目(77031)
(76482)
自然(70451)
自然科(68774)
自然科学(68759)
自然科学基金(67496)
教育(66793)
(64566)
编号(60293)
资助(59827)
成果(48698)
(43672)
重点(43508)
(41424)
课题(41021)
(40655)
创新(37834)
教育部(37628)
科研(37450)
项目编号(37180)
期刊
(122776)
经济(122776)
研究(86174)
中国(49395)
管理(41896)
学报(41517)
科学(39728)
(37726)
(37423)
大学(31558)
教育(31268)
学学(29611)
(28215)
金融(28215)
农业(26614)
技术(24248)
业经(20131)
财经(19547)
经济研究(19427)
(16524)
问题(15913)
图书(15440)
理论(14877)
实践(13839)
(13839)
科技(13779)
技术经济(13741)
现代(13335)
(13011)
资源(12343)
共检索到412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楠  
本文从东亚货币博弈均衡的汇率条件入手,结合资本项目与贸易账户不同角度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动态进行了回溯,研究发现:(1)核心货币大国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有效实施至关重要。(2)在2001年至2011年期间,人民币风险溢价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趋势相近,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存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3)2003年至2010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余额年移动平均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于中国贸易余额乃至经常项目平衡的作用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内外均衡分析及购买力平价与利率平价的拓展,实证测算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2011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接近均衡实际汇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楠  
文章以汇率超调模型及其拓展为基础,突出货币供求(Ms-Md)与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总供求(AS-AD)关联运行的作用机理,结合非线性宏观金融理论在货币供需分析中引入可交易金融资产,在资本管制货币扩张下,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动态进行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突出指示器变量的作用,为人民币汇率动态提供经验支持。通过建立指示器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在货币需求方程的协整分析基础上,反解出货币供求均衡条件下所形成与宏观经济总供求相合意的名义汇率,即把反映宏观经济总供求运行的均衡货币因素代入指示器指标之间OLS关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楠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总供求分析框架,分析微观行为优化的宏观货币汇率条件,引入国内外相对货币结构差异因素,对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拓展分析,进而对中国经济转型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实际汇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协整检验和动态回归。在本文分析框架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并不严重,结合协整和动态回归分析,进入2011年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为此应审慎升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荔  张庆君  
本文根据中国汇改以来的人民币名义汇率月度数据,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性,并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性对货币替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贬值会导致货币替代率增加,而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性水平对货币替代率影响不显著;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和与汇率波动性增强都会导致货币替代率的增加,由于受价格粘性和货币市场刚性等因素影响,短期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弹性值也要小于长期。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升值趋势,使我国货币替代率的保持相对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应该充分考虑货币替代可能带来的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海俊  
文章通过对1994-2012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汇率波动等因素与货币替代的进行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实际汇率波动与货币替代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货币替代都影响显著,在短期内能够回到均衡位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安兵  金春雨  
本文基于STAR模型和LT-TVP-VAR模型,从非对称性和时变性两个角度,实证考察货币政策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正向作用效果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负向作用效果。相比正向产出冲击,负向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作用效果更强。随着货币冲击由低强度过渡到高强度,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高强度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要强于低强度产出冲击。货币政策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在加入WTO前后,货币政策和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由减弱趋势转变为增强趋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货币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晓辉  陈继明  
本文运用H-P滤波方法对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经验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953-1977年,我国产出缺口主要受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1978-2007年,产出缺口不仅受到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未预期到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的影响;并且,未预期到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产出缺口的影响远高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重点关注价格稳定目标的同时,还应关注汇率稳定目标;在汇率政策上,中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而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国  黄万阳  
在Edwards提出的ERER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实证研究对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条件、开放度、政府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且有提高趋势;财政与货币政策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显著,且有提高趋势,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胜  张屹山  
传统的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过短期约束或者长期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的,由于这种识别方法往往会引起"价格之谜"悖论,为保证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短期约束和符号约束(Uhlig,2005)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并对中国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给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影响的证据。结果表明,中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短期利率,均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久性升值,前者对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更强,但解释比例不超过50%,并且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没有产生超调现象。由于货币政策等外部冲击以及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汇率异常波动,我们认为央行适度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陈建梁  
本文将汇率定价问题纳入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框架进行了一般均衡研究,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并开发建立了它的人民币兑美元模型。对1992至2000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对1992至2001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定价及其预测是合理和有效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如丰  陈琦  
本文利用日度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公告产生的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发现无论是否剔除外生性事件,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都会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作为衡量货币政策冲击程度的指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每提高100个基点,人民币汇率在原水平值上贬值0.08-0.1%。考虑到转型经济体的政策因素,本文通过细分子样本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日浮动幅度由0.3%放宽至0.5%后,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逐渐增强,且具有统计显著性。最后,比较汇率日浮动幅度为1%阶段的实际值与预测值,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并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紧缩性货币政策公告将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衔  
本文探讨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国际经济学文献、特别是在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近期文献中流行的汇率分析工具—实际汇率的含义。本文证明 ,由于实际汇率存在着由名义汇率造成的扭曲 ,因而不仅不是一个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有效的汇率分析工具 ,而且会导致决策风险。事实上 ,实际汇率的作用仅在于检验某一名义汇率是否相对购买力平价汇率。对汇率进行调整的依据只能是相对购买力平价。本文同时证明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我国人民币的确没有对外贬值的必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和杰  陈威吏  
构造模型(一)确定劳动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比较国外分析“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文献中常用的反映实际产出与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关系是全员劳动生产率(overall labor productivity)。就业人口的人均收入是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合理拟合。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流动具有较好的产权制度条件,要素的完全可流动性既容易克服需求因素的约束,也使得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分类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动态性。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向市场化逼近,然而我国的绝对生产率仍然是较低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