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5)
- 2023(11475)
- 2022(9759)
- 2021(8856)
- 2020(7693)
- 2019(17635)
- 2018(17092)
- 2017(33668)
- 2016(18788)
- 2015(20918)
- 2014(21007)
- 2013(20889)
- 2012(19540)
- 2011(17864)
- 2010(17663)
- 2009(16500)
- 2008(16389)
- 2007(14671)
- 2006(12517)
- 2005(11009)
- 学科
- 济(82859)
- 经济(82773)
- 业(52334)
- 管理(50671)
- 企(41847)
- 企业(41847)
- 方法(40001)
- 数学(35796)
- 数学方法(35566)
- 农(21799)
- 财(20282)
- 中国(19573)
- 业经(17587)
- 贸(17467)
- 贸易(17462)
- 易(16988)
- 学(16906)
- 地方(15921)
- 农业(14694)
- 制(13748)
- 务(12905)
- 财务(12892)
- 财务管理(12858)
- 产业(12647)
- 技术(12500)
- 企业财务(12217)
- 融(11921)
- 金融(11918)
- 银(11459)
- 银行(11395)
- 机构
- 大学(276340)
- 学院(274840)
- 济(117622)
- 经济(115486)
- 管理(103569)
- 研究(97306)
- 理学(90618)
- 理学院(89579)
- 管理学(88039)
- 管理学院(87584)
- 中国(71773)
- 科学(61948)
- 农(57149)
- 京(57003)
- 所(51780)
- 财(50763)
- 研究所(47686)
- 业大(47303)
- 农业(45953)
- 中心(44121)
- 财经(41650)
- 江(39769)
- 经(37997)
- 经济学(37165)
- 北京(35410)
- 经济学院(34066)
- 院(34026)
- 范(33904)
- 师范(33415)
- 州(31500)
- 基金
- 项目(189450)
- 科学(147800)
- 基金(138705)
- 研究(129258)
- 家(124568)
- 国家(123554)
- 科学基金(103664)
- 社会(83589)
- 社会科(79481)
- 社会科学(79454)
- 基金项目(74408)
- 省(73944)
- 自然(69353)
- 自然科(67813)
- 自然科学(67787)
- 自然科学基金(66661)
- 划(63412)
- 教育(58580)
- 资助(56885)
- 编号(49299)
- 重点(43447)
- 部(42081)
- 发(41312)
- 创(39856)
- 成果(38760)
- 计划(37621)
- 科研(37278)
- 创新(37243)
- 教育部(35429)
- 国家社会(34944)
- 期刊
- 济(120861)
- 经济(120861)
- 研究(74639)
- 学报(52176)
- 农(50989)
- 中国(47737)
- 科学(45035)
- 财(38850)
- 大学(37603)
- 学学(36172)
- 管理(34767)
- 农业(34446)
- 融(25865)
- 金融(25865)
- 财经(20887)
- 经济研究(20610)
- 教育(20600)
- 技术(20485)
- 业经(19818)
- 业(19610)
- 经(18029)
- 问题(16949)
- 贸(14891)
- 版(14463)
- 技术经济(13923)
- 商业(13714)
- 世界(13605)
- 国际(13549)
- 科技(13461)
- 业大(13377)
共检索到390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剑平 李菲
为了研究人民币升值可能对中国各产业就业影响,且避免单独研究中国数据所产生的局限性,本文选取八个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汇率升值将对制造业的就业产生负效应,而对第三产业的效应为正,按照该结果,人民币升值将会给中国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更大的压力。根据中国各产业就业形势的当前状况及发展趋势,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面板数据 变系数模型 就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雅楠
人民币推行国际化以来,在国际货币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职能安排上依然欠缺。本文在人民币推行计价职能国际化的诉求下,结合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影响力不断加强的现状,通过HP滤波分析及Granger检验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对亚洲主要国家汇率产生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对某些亚洲主要货币具有影响效应,并探讨了该效应产生的原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晨光
八国集团是由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机制,在其创立初期就建立了与非洲的关系。此后这种关系不断得到机制化,主要表现在对非联系的常态化、对非议题设置的进程化和对非机构的建设和完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表现为一种递进关系,为未来双方更加务实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钰雪
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处在升值通道内。经典国际经济理论表明,汇率的变化会通过对贸易总量、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影响就业。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可能受到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工资刚性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即"倒V形"态势。当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时,各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的排序依次是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时,三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下降。第二,如果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何帆
本文说明了亚洲货币单位的编制背景、功能以及方法和结果,并指出了编制方法中的缺陷。通过模拟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与单一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我们发现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更有助于维护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稳定。通过钉住AMU,还能够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合理定价和低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占据较大权重、人民币与亚洲货币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灵活的平价调整规则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与亚洲货币单位的相对稳定将有助于推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冰玉 滕建州 刘志蛟
区域货币合作对于降低汇率波动引发的金融风险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作的现实基础是构建最优货币区,选择锚货币并使各国货币与其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维持区域内的固定汇率,对区域外则实行浮动汇率。采用非对称指数平滑转移自回归(AESTAR)模型研究东盟和中、日、韩13国货币相对于亚洲货币单位(AMU)的偏离指数的动态特征,探讨构建最优货币区的可行性。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缅甸和新加坡5国货币对AMU偏离指数为非线性全局平稳,其中印尼和缅甸的货币对AMU的偏离指数向均值调整的过程更表现出非对称性,其他8个国家则是非平稳过程。研究结论表明,当前13国建立最优货币区并不符合东亚各国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雷田礼
本文研究亚洲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各种经济因素变动率与货币压力变动的关系。在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文章对模型进行了甄选,并进一步利用合成数据的弹性分析法,从指标突变的角度研究各种经济因素对货币压力的影响力,及其影响力的大小。最后本文利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进行了结构稳定性的检验。合成数据的多元分析表明:过去十余年间,亚洲国家与地区贸易因素对货币压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名义汇率贬值率、外汇储备变动率、对银行负债流量的变动率、国际利率变动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率等因素是形成货币压力的主要因素。同时,模型的结构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江瑶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开始大规模积累外汇储备以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不稳定变动带来的冲击,同时采用外汇冲销政策避免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本文选取亚洲八个新兴市场国家,运用2004—2011年的季度数据,借鉴BGT(2002)的模型建立一个反应方程,考察国内净资产对经常账户差额、FDI净流入和非FDI资本流入的反应,分析外汇流入结构对货币冲销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对FDI净流入的冲销水平显著小于对经常账户差额,也一定程度上小于非FDI资本流入的冲销水平。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两点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健益
文章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的弹性、单位增加值带动的就业人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等三个方面比较了四川省三次产业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差异,发现将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退出,而第二产业也拒绝接受更多的从业人员,只有第三产业还可以容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因此,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改善四川省的就业状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文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区域都加快了其内部之间的货币联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Mundell,2000)曾经预言,在未来十年内将会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时至今日,欧洲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单一货币联盟,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有关美元化的发展也正在紧锣密鼓。在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颖 刘天鸣
本文主要讨论在亚洲货币单位视角下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价值波动的情况。介绍了亚洲货币单位的起源和构成,阐明了目前我国实际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现实情况,从汇率稳定角度对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和盯住亚洲货币单位进行了比较,并采用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弹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在盯住美元条件下弹性趋于增大,但幅度仍有不足。
关键词:
亚洲货币单位 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蔺乐 龚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亚温
“四小”的经济实绩众所周知,举世公认。至于其经济长足进步的成因,则是众说纷纭。然而,笔者始终认为,四小并非“纯市场经济”,亚当·斯密所设想的那种“市场经济”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不存在。“四小”,尤其是韩国与台湾,甚至还有新加坡,常常要诉诸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控经济,而货币政策则是其中的一环,因此,对“四小“的货币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对深入研究其经济,颇为重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长江 国世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 曹和平 刘佳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亚洲经济研究协会 (ACAES)、中国改革论坛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亚洲经济合作 :中国的地位与影响”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7日至 2 9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共有国内外专家、学者 2 0 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对亚洲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转轨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了精采的讲演和较为深入的讨论。现将本次会议上的发言及提交的论文选登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