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19)
2023(15474)
2022(13302)
2021(12468)
2020(10336)
2019(24108)
2018(23564)
2017(46182)
2016(24199)
2015(27250)
2014(26873)
2013(26459)
2012(24020)
2011(21455)
2010(21115)
2009(19411)
2008(17838)
2007(15059)
2006(12940)
2005(11009)
作者
(66491)
(55424)
(54640)
(52011)
(34937)
(26488)
(25093)
(21755)
(21098)
(19301)
(18830)
(18361)
(17277)
(17157)
(17095)
(16652)
(16440)
(16322)
(15781)
(15776)
(13374)
(13354)
(13222)
(12568)
(12398)
(12200)
(12073)
(11879)
(11003)
(10742)
学科
(95643)
经济(95549)
管理(68768)
(66504)
(56186)
企业(56186)
方法(49034)
数学(43152)
数学方法(42627)
中国(28350)
(27609)
金融(27607)
(26122)
贸易(26103)
(25799)
(25623)
银行(25590)
(25382)
(24627)
(24234)
业经(21440)
地方(20507)
(18475)
(17869)
(17687)
财务(17616)
财务管理(17584)
理论(17117)
企业财务(16664)
农业(16249)
机构
大学(333979)
学院(333294)
(139346)
经济(136585)
管理(136013)
理学(119239)
理学院(118080)
管理学(115987)
管理学院(115424)
研究(105273)
中国(84474)
(68030)
科学(62494)
(62176)
财经(51557)
中心(50580)
(49929)
(48335)
业大(48150)
(47106)
研究所(45851)
(44986)
经济学(43315)
北京(42137)
(41019)
师范(40636)
经济学院(39561)
财经大学(39001)
(38786)
农业(37890)
基金
项目(236696)
科学(186946)
基金(173828)
研究(173498)
(150149)
国家(148964)
科学基金(129682)
社会(110564)
社会科(105152)
社会科学(105126)
基金项目(92733)
(91456)
自然(84496)
自然科(82609)
自然科学(82592)
自然科学基金(81086)
教育(79767)
(76371)
资助(71999)
编号(70484)
成果(55011)
(52771)
重点(52364)
(49774)
(49757)
课题(47112)
创新(46419)
教育部(46086)
国家社会(45773)
科研(45648)
期刊
(137244)
经济(137244)
研究(95734)
中国(54599)
学报(49160)
管理(47650)
(46287)
科学(45271)
(42667)
金融(42667)
(42584)
大学(38482)
学学(36566)
教育(31089)
农业(29448)
技术(28755)
财经(24581)
经济研究(23494)
业经(22727)
(20989)
问题(18880)
(18864)
理论(16940)
国际(16370)
实践(15587)
(15587)
商业(15488)
技术经济(15418)
图书(15172)
科技(15166)
共检索到470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梅冬州  杨友才  龚六堂  
本文将Bernanke等(1999)模型推广到小国开放经济中,考察人民币升值能否降低贸易顺差。模型考虑了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持有大量外币资产以及企业主要依靠国内银行融资的两个现实,并在参数赋值时对这些国家进口贸易品的结构进行了刻画。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金融加速器效应的情况下,货币升值能够显著降低贸易顺差,但如果考虑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和持有大量外币资产的情形,货币升值就会使得企业投资和投资品的进口大幅下降,由此带来进口量的减少超过出口量的减少,可能使得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经济陷入衰退。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骆祚炎  
以信息非对称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经济主体的净财富等影响因素,金融加速器效应理论得以产生,并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多种机制和模型。在传统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近年来的研究在银行体系的特殊属性造成金融加速器的变异、货币政策嵌入金融加速器效应的机制、杠杆率对金融加速器的冲击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是,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分析面临的困惑、金融加速器中的"减速器"、经济主体内部的信息非对称等问题,对金融加速器理论形成新的冲击,需要进行更深层次和更全面的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亮  
与国内大部分文献专注于货币政策的计量研究不同,本文首次尝试以AWM指标库为数据源,严格遵循实证经济学"演绎到归纳"的统一逻辑分析欧元区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产出的影响程度。具体是以"金融加速器"为数理经济学基础揭示从"货币"到"产出"的内在理论传导机制,再将其嵌入DSGE模型并实现对产出放大效应精度的较好拟合,其适用性要优于传统的VAR模型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君潞  郭廓  
巨大的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压力,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不协调,非贸易部门需求不足。本文通过建立两国模型和参数模拟,解释了发展非贸易品部门、扩大内需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阐释了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出口商品经济附加值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鸥  虞伟荣  
现代西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指出 ,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加速器效应是阻碍信贷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我国尤为突出。文章介绍和分析了这两个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有关概念 ,以及它们在我国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证明信贷传导不畅是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偏低的重要原因 ,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在于疏通信贷渠道中存在的货币政策传导障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程诚  
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对我国货币对内、对外安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度分析,指出在未来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货币增长减速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与隐患。劳动力增长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双放缓"带来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与经济驱动力向消费的转换导致货币供给高增长基础改变,此轮经济周期累积的局部"过度负债"问题使经济、金融系统相对脆弱,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将通过下行周期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对经济产生加倍收缩;经济再平衡过程中,货币错配导致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放大资本流出、汇率贬值的冲击。因此,在经济减速过程中,资产泡沫的调控政策与手段要渐进与审慎,货币政策需建立灵活的资产价格应对规则,房地产等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项松林  
在最优跨时消费的基础上,建立国际货币政策影响贸易收支的短期和长期理论模型,使用该模型对中国1979—2008年的贸易收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元的过度发行是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短期内,使用人民币升值的办法对平衡中国贸易收支的作用较小;消费不足不能解释中国长期的贸易收支问题,长期的贸易收支是最优跨时贸易的结果,体现出中国与其它国家贸易的互补性、互利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重  
新兴市场国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如债务美元化、资本逆转,使得开放经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较传统经济理论更能适应新兴市场国货币政策分析需要。通过构建以中国经济数据作为参数选择依据的开放经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规则的表现排序会因冲击性质不同而出现变化;当世界利率冲击是主要的冲击来源时,浮动汇率的优势依然明显,这意味着新兴市场国的汇率"浮动恐惧症"的合理性尚待商榷。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蕊  郭潇蔓  申程程  
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资产价格已到高位,探寻不同金融和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如何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显得非常必要而紧迫,而"金融加速器"理论和"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对货币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矛盾的理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括股票、房地产、债券和基金的中国金融资产综合价格指数,以2006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一季度为研究期,基于TVP-SV-VAR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与经济波动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研究发现:在正常经济环境中,中国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但资产价格达到高位之后,"理性资产价格泡沫效应"显现,即资产价格随着利率的提高而上升;随着时间推移和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程度的提高,"利率下降→宏观经济增长"这一政策传导渠道的有效性逐渐降低;资产价格上涨短期内推动经济增长,严重泡沫时可能抑制经济增长;建议目前宏观调控方向为"扩信用,稳货币,松财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佳  王义中  金雪军  
文章针对经典理论不能解释的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还能产生持续贸易顺差"现象,将贸易信贷纳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框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中国货币供给影响贸易收支的通道主要是"贸易信贷"以及"通过汇率影响贸易信贷"。借此给出了我国"流动性过剩条件下产生贸易顺差之谜"的一个解释,强调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有助于消除内外均衡冲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环  席莹  
文章以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高科技企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证实了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不对称现象,发现货币政策对高科技小企业投资和净值的影响比对高科技大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也意味着在制定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时需要考虑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丹  汤棠  
本文采用汇改后中国对6个主要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确导致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但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并不是影响我国贸易收支的唯一变量,中国的实际收入增加也会导致我国贸易收支恶化,中国实际GDP上升1%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减少0.0835%;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的增加则会改善我国贸易收支,贸易伙伴国GDP上升1%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增加0.138%。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蔡祥锋  
2007年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表明,金融因素对实体经济的波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对既有关于金融加速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上的应用。我们发现金融加速器效应很好地解释了经济波动的成因,并为最近的危机发生及政府救助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我们提出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王建喜  
本文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时期内非线性模型能更好地拟合两者的动态关系,在非线性条件下,当期人民币升值将会使贸易顺差增加,前两期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当期贸易顺差减少,人民币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非线性门限特征。人民币汇率对贸易差额影响的时间路径像是一个"倒J-曲线"。200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虽然一直在发挥着降低贸易顺差的作用,但是,人民币汇率不是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言慧  潘慧峰  李哲  
本文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认为,本币升值预期会对实际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产生抑制作用,并刺激出口扩大和进口延迟。这表明消除贸易顺差也需要降低人们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可能在实际中会产生逆反的效果,即靠人民币升值不但不能解决中国贸易顺差(其他国家的逆差)的问题,持续施压反而会在短期内扩大顺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