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6)
- 2023(12756)
- 2022(10323)
- 2021(8989)
- 2020(7660)
- 2019(17379)
- 2018(17112)
- 2017(34264)
- 2016(18491)
- 2015(21261)
- 2014(21464)
- 2013(21601)
- 2012(20119)
- 2011(18404)
- 2010(18481)
- 2009(17456)
- 2008(17178)
- 2007(15545)
- 2006(13767)
- 2005(12695)
- 学科
- 济(106714)
- 经济(106626)
- 管理(53003)
- 业(51008)
- 方法(44583)
- 数学(40345)
- 数学方法(40117)
- 企(39860)
- 企业(39860)
- 中国(24457)
- 农(24186)
- 地方(22761)
- 财(22443)
- 业经(19883)
- 学(18066)
- 贸(16803)
- 贸易(16795)
- 农业(16474)
- 易(16238)
- 制(15906)
- 地方经济(14204)
- 融(14017)
- 金融(14015)
- 务(13612)
- 财务(13587)
- 财务管理(13552)
- 银(13473)
- 银行(13444)
- 环境(12957)
- 企业财务(12906)
- 机构
- 大学(282709)
- 学院(281309)
- 济(134092)
- 经济(131705)
- 管理(106221)
- 研究(97707)
- 理学(91418)
- 理学院(90457)
- 管理学(89124)
- 管理学院(88598)
- 中国(75113)
- 财(60015)
- 京(57758)
- 科学(55681)
- 所(49534)
- 财经(48387)
- 农(45555)
- 中心(44807)
- 经济学(44614)
- 研究所(44577)
- 经(44023)
- 江(42322)
- 经济学院(40312)
- 业大(38798)
- 北京(36230)
- 财经大学(35931)
- 农业(35627)
- 范(34483)
- 师范(34155)
- 院(34097)
- 基金
- 项目(181130)
- 科学(143670)
- 基金(134330)
- 研究(131420)
- 家(116214)
- 国家(115334)
- 科学基金(99307)
- 社会(88014)
- 社会科(83681)
- 社会科学(83660)
- 基金项目(70417)
- 省(69016)
- 自然(61841)
- 自然科(60478)
- 自然科学(60462)
- 教育(60245)
- 自然科学基金(59456)
- 划(57708)
- 资助(55969)
- 编号(51382)
- 成果(41897)
- 部(41730)
- 重点(40914)
- 发(40066)
- 国家社会(37750)
- 创(36884)
- 教育部(36434)
- 课题(35471)
- 人文(35118)
- 科研(34765)
- 期刊
- 济(149034)
- 经济(149034)
- 研究(87905)
- 中国(50412)
- 财(47204)
- 学报(41796)
- 农(41281)
- 管理(38448)
- 科学(38209)
- 大学(31907)
- 融(31186)
- 金融(31186)
- 学学(30352)
- 农业(27190)
- 经济研究(26182)
- 财经(25973)
- 技术(24044)
- 经(22447)
- 教育(21782)
- 业经(21585)
- 问题(20165)
- 贸(16595)
- 技术经济(16429)
- 统计(15609)
- 业(14487)
- 世界(14183)
- 国际(14107)
- 商业(13794)
- 策(13672)
- 理论(13375)
共检索到422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战明华 潘伟光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统计技术对我国的货币供应与实际经济产出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馈关系而且在长期内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
关键词:
戈氏非因果检验 协整 货币供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国勇
中国货币流通量增长率的实证分析——对“货币化”假说的验证梁国勇一、有关本文研究的两点说明货币对经济的作用通过货币的供求关系及其运动实现。货币需求是经济运行所要求的货币数量;货币供给是一国货币当局实际投放到经济中的货币数量。在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中,...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凯 庞震
本文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的基础上,利用季度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分析人民币汇率错位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大部分时期偏离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轨迹,表现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错位。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则妨碍中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均衡汇率 汇率错位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俊杉
文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构建比较静态分析框架对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货币化程度因素对我国政府财政扩张行为边际弹性影响进行分析。经验分析揭示,整体上,样本期内我国政府财政行为呈现波动扩张性态。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波动周期性因素是推动政府财政扩张的主要因素,而经济货币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财政扩张倾向,但是这种抑制效应远小于经济增长因素对财政扩张的推动效应。
关键词:
财政扩张 经济增长 经济货币化 赤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天翔 涂宏
储蓄增长是以个人收入为前提的,但是负利率下的增长说明居民储蓄行业中出现了非获利动机。同时,金融市场的初步建立,并未起到分流储蓄的作用。本文从货币角度结合不确定性概念对中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士余 王辰华
经济货币化是货币金融体系发挥作用的一个基本前提,同时又是一国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最显著的成果就是经济货币化水平的迅速提升。但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经济货币化水平不仅超过了所有发展中国家,同时也超过了美、日等发达国家。实际上,中国货币化水平畸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在货币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货币浅化现象。从制度层面来看,货币浅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内在逻辑的集中体现。从经济层面来看,信用基础薄弱、个人结算体系发展滞后、规模巨大的地下经济则是我国发生货币浅化现象的根本诱因。
关键词:
经济货币化 动态过程 货币深化 货币浅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军扩
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经济工作者中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货币的适当超前供应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特别是在我国情况下),并非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所引起的,而是由于其他供应方面的特殊原因引起,物价的大幅度上涨,是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特别是落后国家经济起飞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甚至还有人主张,通货膨胀可以被用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成 尹益兰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时间序列和对外贸易的混合数据,证实了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了内外效应。内部效应分为存量效应和流量效应。前者显示扩展经济规模和累积货币势能有利于人民币硬通货化;后者表明保持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率有助于增强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强势货币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已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对可控、有序、逐步深入的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宏观思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段伟杰 陈文晖
近年来,中国高货币化率问题愈发严重,学者们专注于寻找其背后的原因,却忽略了对货币化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为此,在对货币化率影响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归纳基础上,提出货币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的理论假设,并且选择全球72个主要国家1996—2018年面板数据,对货币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全样本和发达国家子样本中,货币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货币化率水平小于全样本数据拐点值,大于发达国家子样本数据拐点值。发展中国家子样本数据则显示,货币化率与经济增长呈现正U型关系,适当提高货币化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中国货币化率最优路径图。
关键词:
货币化率 经济增长 倒U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光远 李鹏飞
基于1985—201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及省际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央行统一的正向货币政策更好地促进了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则明显较弱,并且货币政策对区域内各省份的影响方向和力度也显著不均衡。进一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增长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金融环境、企业结构等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市场条件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贸易开放度条件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永强
货币、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领域,也是我国目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所涉及的重大问题。本文将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就货币、价格、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及其相互关系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睿 张云
随着全球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货币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呈现出非中性的特点,由此从虚拟经济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运用14个OECD国家2000—2017年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在OECD国家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在实证模型中经济虚拟化程度与货币供应量作用的交互项显著地正向影响经济增长。这充分说明了在经济虚拟化程度高的OECD国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增发会使虚拟经济部门的产出增加,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所以货币呈现出非中性的特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中性 虚拟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
本文试图通过货币供求均衡分析探讨我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深化阶段,随着经济货币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产品的货币化基本结束,但企业资产、土地、房地产和其他一些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仍在进行之中,导致货币需求不断增长,在长期内引起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质,基础货币投放快速增长,货币乘数也大幅提高,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升。货币供求相互作用,使得在货币存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关键词:
货币化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以我国1978-2003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利用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财政总投资、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更新改造投资对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民间总投资、民间基本建设投资和民间更新改造投资的动态影响。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民间投资的拉动效应很强。同时,我国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和民间投资动态影响的一些重要特点,对于我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时机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吴小涛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高效舒适、绿色环保的优点。高铁的开通,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运用有无对比法,实证分析了高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效应,高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增又递减趋势,尤其是高铁开通最初几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势头迅猛,影响显著,之后有所减缓。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增长 经济效应 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