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
- 2023(1276)
- 2022(1159)
- 2021(1068)
- 2020(944)
- 2019(2043)
- 2018(2080)
- 2017(4192)
- 2016(2308)
- 2015(2614)
- 2014(2621)
- 2013(2769)
- 2012(2628)
- 2011(2445)
- 2010(2281)
- 2009(2111)
- 2008(2000)
- 2007(1563)
- 2006(1400)
- 2005(1260)
- 学科
- 济(11064)
- 经济(11062)
- 方法(7665)
- 数学(7323)
- 数学方法(7275)
- 管理(5114)
- 业(4557)
- 企(4109)
- 企业(4109)
- 贸(3227)
- 贸易(3225)
- 易(3192)
- 融(2332)
- 金融(2332)
- 财(2099)
- 货(2076)
- 银(1858)
- 银行(1855)
- 行(1789)
- 中国(1759)
- 理论(1747)
- 农(1554)
- 业经(1450)
- 学(1432)
- 制(1418)
- 务(1295)
- 财务(1294)
- 财务管理(1294)
- 企业财务(1231)
- 策(1185)
- 机构
- 大学(34028)
- 学院(32940)
- 济(17074)
- 经济(16783)
- 管理(12283)
- 研究(11488)
- 中国(10964)
- 理学(10555)
- 理学院(10472)
- 管理学(10285)
- 管理学院(10246)
- 财(8094)
- 融(6777)
- 财经(6734)
- 金融(6717)
- 京(6512)
- 经济学(6286)
- 经(6283)
- 科学(5912)
- 所(5835)
- 经济学院(5795)
- 中心(5741)
- 财经大学(5311)
- 研究所(5233)
- 银(4888)
- 银行(4758)
- 农(4521)
- 人民(4460)
- 行(4308)
- 国人(4174)
共检索到49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泽
基于一个发展了的允许货币冲击存在短期真实效应的货币数量论框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来考察货币冲击对我国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的动态效果的理论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冲击在长期内是中性的,但对短期产出水平具有真实效应。不过,与实际冲击的作用比较起来,货币冲击对于解释我国实际变量的波动并不重要;然而,货币冲击能够解释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实质性部分。数量历史分析还显示,货币冲击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时间轨迹以及历史上发生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关键词:
货币冲击 实际冲击 通货膨胀 经济波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倩
金融冲击是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冲击叠加的研究方法,将异质性行为人、认知局限假设和金融冲击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参数设定结构下金融冲击的短期效应,探索应对金融冲击的合意货币政策。研究表明:注重调控产出波动的货币政策具有较高有效性,但对产出波动的过度平抑反而会削弱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冲击的调控效果,注重调控通货膨胀波动会引发受担保中间部门的产出和总产出在施行货币政策后出现持续、显著的波动。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应采用适度调控总产出的策略应对金融冲击,同时应减弱金融冲击发生后对通货膨胀目标的关注,以达到减弱金融冲击短期效应,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中华 林众 雷鹏
基于VECM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基于供求关系视角来分析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动态冲击效果。结果表明:信贷余额对房价的冲击作用为正向,短期内逐渐增加直至峰值,而长期持续的作用效果有所减缓;货币供给量对房价的冲击作用也为正,效果最大且具有较强的长期持续作用效果;而利率对房价的短期冲击效果为正,长期来逐渐转变为负的持续作用效果,利率调控手段具有时滞效果。合理地利用货币政策的组合调控工具将有利于避免单一货币政策手段功能的有限性,有助于有效调控房价。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供求关系 房价 脉冲响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胜 张屹山
传统的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过短期约束或者长期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的,由于这种识别方法往往会引起"价格之谜"悖论,为保证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短期约束和符号约束(Uhlig,2005)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并对中国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给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影响的证据。结果表明,中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短期利率,均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久性升值,前者对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更强,但解释比例不超过50%,并且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没有产生超调现象。由于货币政策等外部冲击以及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汇率异常波动,我们认为央行适度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汇率动态 识别 符号约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贺晓波 许晓帆
文章在VECM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方法分析了股票市场在低迷时期和膨胀时期对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资产价格,在资产价格低迷阶段,用利率调节具有相对持久和明显的作用,金融机构贷款也在推动股票价格上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资产价格膨胀阶段,利率可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微调作用,控制货币供应量可对价格泡沫的控制起到即时效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敬桂 李静 樊帆
本文基于严格的模型设定和检验,分析了货币供给和食品价格水平的协整关系,同时利用VAR模型研究了货币供给冲击对食品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并把产出变量引入系统中作为参考。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和产出与食品价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货币供给和产出冲击对食品价格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变动趋势,产出冲击对食品价格具有负向传导机制,而货币供给冲击对食品价格具有正向传导机制;产出冲击对食品价格变动的贡献小于货币供给冲击对食品价格变动的贡献,货币供给冲击必然引起食品价格正向变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烽 贺晟
本文在 Dornbusch(1 976 )经典理论基础上导入股票市场和国际性货币冲击以期从理论上探求得出 :一、股市、汇市、货币市场以及产品市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均衡 ;二、货币冲击后各资产价格的动态行为及其互动效应。而美国股市、汇市的近期波动 (1 997- 2 0 0 0 )对本文的理论逻辑推演构成有力的实证支持。
关键词:
货币冲击 汇率动态 反向超调 稳态均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海韬 邓翔
尽管向量自回归方法(VAR)已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标准工具,但其局限在于无法包含经济主体拥有的"优势信息",从而导致结构冲击对模型中的时间序列不是"基本"的(fundamental),而动态因子方法通过扩大模型的信息集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脉冲响应函数的估计更加准确。该方法结合了高维因子模型与VAR的特点。本文试图利用动态因子模型将中国250个细分部门价格指数的变动分解为"共同成分"和"特质成分",并获取价格变动对货币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解析通货膨胀在部门和总量层次上的动态特征。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相关文献得到的基本事实,也揭示出更多中国独有的变动特征:(1)在部门价格波动中,"共同成分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玮
以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为理论依据,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构造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途径,可测度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的相对强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率政策的冲击效力明显且持久,是调控房地产市场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紧缩的信贷政策仅能在短期内抑制房地产市场需求,长期效果欠佳;而货币供给量冲击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对于房地产需求,房地产市场供给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冲击的响应深度高,但响应速度较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畅
文章以不同的货币政策手段在资产价格波动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作用效果为出发点,通过SVAR模型,识别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单独动态冲击,并分别分析了膨胀阶段和低迷阶段的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冲击响应的程度,以解决针对不同阶段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和时机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作用具有有效性,在价格膨胀阶段可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利率手段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微调,当出现价格泡沫时控制货币供应量会收到即时效果;而在资产价格低迷阶段,以利率调节资产价格具有明显和相对持久的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凤鸣 卞迎新
本文采用SVAR模型以及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研究了2005年的新汇率改革之后,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间的动态关联。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在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三者的同期博弈中,外汇干预不能即刻影响同期汇率。利率的上升及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均会对同期名义有效汇率造成一定影响,但不太显著。在三者的动态博弈中,外汇干预是非冲销和有效性得到验证,外汇干预信号的假设可以成立。此外,即使利率的变动并不针对汇率,却带来汇率的大幅波动。名义有效汇率的上升可以有效抑制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提高,并且数量型货币政策容易造成CPI的反弹。本文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欣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对东亚汇率制度进行重新思考,东亚地区货币合作也因此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VAR模型和面板VAR模型,从供给冲击、需求冲击以及货币冲击三方面考察东亚各国经济冲击的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东亚各国内部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且基本没有随时间逐渐缩小的趋势。东亚货币冲击的对称性较高,但是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较低,从而制约了货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因此中国应加强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往来,夯实合作的经济基础,引领东亚货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关键词:
经济冲击 动态调整 面板VAR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鸿志
如果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渠道传导不畅,现金资产大量滞留在资本市场中,当货币扩张(紧缩)时,实体部门可能并不发生相应的资本流入(流出),则货币当局可能产生"上次货币调整的效果不显著"的错觉,促使其发动新一轮更大强度的同向货币政策调整,这将加重国内整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动荡。通过对近十余年来货币供给量、资本市场规模和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政策信息阻塞现象的确会引起货币当局的错觉,而导致国内经济更加不稳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 认知偏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倩 贺京同
近年来我国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探索新形势下的最优货币政策已经成为货币政策研究领域的新重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行为宏观经济学模型,旨在研究总供给、总需求因素影响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与福利损失,进而探索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研究发现,在供给冲击的影响下,货币政策面临稳定产出还是稳定通货膨胀的权衡;在需求冲击的影响下,注重调控产出的货币政策能够同时稳定产出和通货膨胀;从福利分析的角度来看,注重调控产出的货币政策不仅有助于引导良好社会预期,也能降低政策引致的福利损失,而对通货膨胀的过度调控会使福利损失增大。因此我国当前的最优政策是灵活产出缺口目标制,应实施以"稳增长"为目标的货币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毛彦军 王晓芳
基于由贝叶斯技术估计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识别和分析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均能够产生同向影响,但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不明显,仅能解释其不足2%的波动,而对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比较强,长期内可以解释其26%以上的波动;货币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都不明显,长期内对二者波动的解释能力均低于0.6%。因此,在应对通胀压力时,央行可以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高通胀势头实施积极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关键词: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经济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