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7)
- 2023(4449)
- 2022(3740)
- 2021(3535)
- 2020(2932)
- 2019(6770)
- 2018(6599)
- 2017(13651)
- 2016(7454)
- 2015(7727)
- 2014(7768)
- 2013(7931)
- 2012(7441)
- 2011(6761)
- 2010(6643)
- 2009(6011)
- 2008(6014)
- 2007(5215)
- 2006(4445)
- 2005(4203)
- 学科
- 济(31227)
- 经济(31204)
- 业(19375)
- 管理(18905)
- 方法(16650)
- 企(16305)
- 企业(16305)
- 数学(15319)
- 数学方法(15165)
- 财(9732)
- 中国(7607)
- 制(7136)
- 学(7092)
- 务(6528)
- 财务(6522)
- 财务管理(6512)
- 农(6374)
- 企业财务(6331)
- 贸(6137)
- 贸易(6131)
- 易(6024)
- 银(6003)
- 银行(5990)
- 融(5926)
- 金融(5926)
- 行(5693)
- 结构(5488)
- 业经(5446)
- 产业(5117)
- 体(4954)
- 机构
- 大学(105346)
- 学院(103477)
- 济(46646)
- 经济(45761)
- 管理(37560)
- 研究(37283)
- 理学(32779)
- 理学院(32384)
- 管理学(31726)
- 管理学院(31529)
- 中国(30008)
- 财(23068)
- 科学(22390)
- 京(21438)
- 所(19526)
- 财经(18720)
- 农(17941)
- 研究所(17777)
- 经(17217)
- 中心(16906)
- 经济学(16039)
- 业大(15291)
- 江(14579)
- 经济学院(14577)
- 财经大学(14433)
- 农业(14242)
- 北京(13293)
- 院(13191)
- 范(12325)
- 融(12318)
- 基金
- 项目(70547)
- 科学(56144)
- 基金(53928)
- 家(48165)
- 国家(47851)
- 研究(47682)
- 科学基金(40782)
- 社会(32035)
- 社会科(30622)
- 社会科学(30613)
- 基金项目(27924)
- 自然(27232)
- 自然科(26682)
- 自然科学(26674)
- 自然科学基金(26263)
- 省(25983)
- 资助(23538)
- 划(22614)
- 教育(22236)
- 编号(16796)
- 部(16559)
- 重点(16299)
- 创(14395)
- 发(14310)
- 教育部(14274)
- 性(14239)
- 国家社会(14131)
- 科研(14035)
- 成果(13767)
- 创新(13628)
共检索到151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红雨 张金梅
本文在对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Baysian VAR模型,对引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弱化是引发人民币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国际资本短期出现大规模流出是造成人民币贬值最直接的原因;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引发货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在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预期因素对人民币贬值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显著。由于中国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必要条件,因而人民币贬值只具备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改善,人民币将会重新回归持续升值的轨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红雨 张金梅
本文在对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Baysian VAR模型,对引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弱化是引发人民币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国际资本短期出现大规模流出是造成人民币贬值最直接的原因;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引发货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在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预期因素对人民币贬值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显著。由于中国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必要条件,因而人民币贬值只具备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改善,人民币将会重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占强
本文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构建动态模型 ,来研究浮动汇率制下货币贬值的两个市场均衡机制和动态效应 ,给出了经济系统稳定性条件 ,并就如何降低贬值所带来的不良效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最后对人民币贬值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货币贬值 人民币贬值 模型 均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屹山 孔灵柱
本文对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替代程度进行了测算和实证研究,并和20世纪90年代人民币贬值时期的数据比较,发现在升值过程中反货币替代程度要比贬值时期货币替代程度低。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经济主体持有大量本币资产,贬值导致的边际损失比升值带来的边际收益大,根据行为经济学的预期理论,经济主体对损失比收益更加敏感,所以导致两阶段货币替代问题在程度上存在非对称性、在特征上也有显著区别。有鉴于此,从长期看为了防范潜在货币替代程度加深对金融和经济产生冲击,微观上要提高经济主体持有本币的实际收益率,宏观上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政策的连贯性。
关键词:
货币替代 汇率改革 行为经济学 价值函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建勇
目前发生的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总需求发生流程梗阻。因此,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支出增减型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有限的 。中国的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需要一个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内需难以启动的条件下,只能由外需即净出口的扩大来完成这一任务。汇率政策便成为最优的选择。本文的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很高的。人民币贬值有其必要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总需求 汇率政策 人民币 贬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储幼阳
人民币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在1999年IMF对各国汇率制度重新评估时被界定为严格盯住汇率制度。经过多年的外汇体制变迁,我国在事实上实行的盯住汇率制度有货币、经济与体制的客观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我国政局与社会的持续稳定,经济转轨所导致的体制变迁和国家经济对外公信力相对不足,以及资本流动存在限制等。因此,人民币在"法律"上的"有管理浮动",在事实上收敛于严格盯住。
关键词:
外汇体制改革 汇率制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连平 刘健 鄂永健
受经常账户顺差收窄,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扩大影响,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际收支逆差仍将持续,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依然存在。国际收支逆差与人民币贬值一旦形成趋势,可能在相互促进和加强的过程中加剧产业空心化,导致产业转移受阻,带来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妨碍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拦路虎。未来有必要通过非对称资本流动管理、有效管理市场预期、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保持经济增长稳中向好和实施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等措施,促进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关键词:
国际收支 资本流动 人民币贬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连平 刘健 鄂永健
受经常账户顺差收窄,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扩大影响,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际收支逆差仍将持续,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依然存在。国际收支逆差与人民币贬值一旦形成趋势,可能在相互促进和加强的过程中加剧产业空心化,导致产业转移受阻,带来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妨碍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拦路虎。未来有必要通过非对称资本流动管理、有效管理市场预期、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保持经济增长稳中向好和实施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等措施,促进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关键词:
国际收支 资本流动 人民币贬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管涛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一度持续下跌。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货币超发"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货币创造过程指出,中国较高的M2绝对值和与GDP的相对值是由经济快速增长引致的货币需求以及较低的货币使用效率造成的,不能简单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人民币并不存在因"货币超发"而必然贬值的逻辑。保持汇率稳定、实现汇率制度成功转型的最大挑战是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非货币数量。因此,本文提出了发展是关键、预期很重要、金融要稳健、开放宜审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超发 人民币汇率 贬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鲁秀
本文以人民币NDF作为汇率预期的代理变量,以我国渐进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背景并结合国际金融危机事件,把样本期间划分成8个阶段,采用GARCH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在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预期具有稳定性特征,冲击的持续性较强;第二,在外汇市场一体化或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期,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稳定性降低,冲击的持续性较弱。建议增加汇率制度灵活性,加强外汇市场的市场化与一体化建设,避免形成单边预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雪
我国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现象,是多个因素和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人民币是否升值完全取决于资本项目盈余状况、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货币政策干预程度和美元走势。本文针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利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对外升值 对内贬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帆
“人民币贬值论”的理论误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人民币汇率,从1978年的1美元等于1.7元人民币,贬值到1994年初的1:8.7,改革16年来,贬值了500%以上,超过国内物价上升幅度的1倍。到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人民币汇率发生了全面的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