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2)
- 2023(9643)
- 2022(8261)
- 2021(7343)
- 2020(6397)
- 2019(14723)
- 2018(14349)
- 2017(28152)
- 2016(15693)
- 2015(16920)
- 2014(16907)
- 2013(16846)
- 2012(15671)
- 2011(14348)
- 2010(14165)
- 2009(13231)
- 2008(13230)
- 2007(11949)
- 2006(10106)
- 2005(8845)
- 学科
- 济(64064)
- 经济(64003)
- 管理(41394)
- 业(40680)
- 方法(33376)
- 企(32029)
- 企业(32029)
- 数学(30314)
- 数学方法(30091)
- 农(17631)
- 财(16442)
- 中国(14788)
- 贸(14782)
- 贸易(14780)
- 易(14406)
- 学(14129)
- 业经(12925)
- 农业(11610)
- 制(10971)
- 地方(10914)
- 务(10370)
- 财务(10357)
- 财务管理(10331)
- 企业财务(9757)
- 银(9533)
- 银行(9472)
- 融(9301)
- 金融(9299)
- 环境(9177)
- 技术(9016)
- 机构
- 大学(227798)
- 学院(225999)
- 济(94362)
- 经济(92580)
- 管理(84714)
- 研究(77719)
- 理学(74213)
- 理学院(73351)
- 管理学(72054)
- 管理学院(71657)
- 中国(58163)
- 科学(51012)
- 农(49796)
- 京(46628)
- 所(41408)
- 业大(41049)
- 财(41042)
- 农业(40184)
- 研究所(38280)
- 中心(36066)
- 财经(33768)
- 江(32785)
- 经(30757)
- 经济学(29959)
- 北京(28523)
- 经济学院(27572)
- 范(27554)
- 师范(27106)
- 农业大学(26960)
- 院(26864)
- 基金
- 项目(156948)
- 科学(121733)
- 基金(114608)
- 研究(105572)
- 家(103371)
- 国家(102542)
- 科学基金(85874)
- 社会(67708)
- 社会科(64325)
- 社会科学(64300)
- 省(61733)
- 基金项目(61514)
- 自然(58040)
- 自然科(56741)
- 自然科学(56717)
- 自然科学基金(55765)
- 划(52920)
- 教育(48667)
- 资助(46826)
- 编号(40864)
- 重点(35948)
- 部(34577)
- 发(33285)
- 创(32884)
- 成果(32042)
- 计划(31901)
- 科研(31478)
- 创新(30855)
- 教育部(28940)
- 大学(28787)
共检索到315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厚忠 肖作平 李玉宝
货币供给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 ,实现对货币供给水平的合理调控是各国中央银行追求的基本目标 ,一般地说 ,财政收支、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替换和金融创新等因素将不同方式和程度上影响着货币供给水平 ,弄清其内在作用机制对保持合理的货币供给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虎城
我国超额货币供给现象源于基础货币快速增长和货币乘数不断攀升的综合作用,外汇占款增长引发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和商业银行信贷持续扩张,进一步加剧了超额货币供给。缓解超额货币供给现象,需要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减轻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对银行信贷的依存度;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关键词:
超额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立道 范修礼
本文是笔者看到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央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式,对当前形势下采取扩张措施可能对未来物价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传统的费雪货币供应方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供给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在过去30年来一直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状况,即在中国,从货币角度考虑一直存在通货膨涨的陷阱。另外,通过对货币超额供给可能带来的问题分析,联系当前国内所采取的以确保未来经济较高速度平稳增长的扩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得出中国国内市场在未来短期内可能产生通货膨胀的结论,同时也说明为消除金融风暴影响、确保经济增长采取扩张性措施时要谨防通货膨胀。在政策制定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程杰 张雄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货币的发展和使用在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实行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货币政策效果受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受上述因素制约 ,我国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的效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璞 郑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深化完善金融制度,强化金融创新,实行利率市场化等措施来改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趋势,并使其维持在合适的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中文 朱芳芳 张晓义
目前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货币乘数不稳定,不易控制;二是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存在反向运行,表现为当央行增加(减少)基础货币时,货币乘数下降(上升),使得相对于增加的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减少)并不明显。这两个问题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分析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对于准确地确定货币供应量目标,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货币成数 基础货币 货币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邓明明
在利用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全面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基础上,采用GMM识别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而借助自举法的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探究货币国际化与其显著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货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某个阶段可能以某一职能发挥为主,不同阶段的政策着力点应该不同;货币国际化与其影响因素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主导性国际货币对发行国经济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成果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服务。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自举法 因果检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邢哲
货币乘数的变化是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由于金融制度及金融深化水平不同,央行影响货币乘数的能力自然会有差异,本文从货币乘数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我国2001年至2007年期间货币乘数的变化及央行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货币乘数变化的分析,印证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货币乘数 中国人民银行 法定存款准备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忠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在一个国家内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必然在经济发展有明显差距的地区之间产生较大的政策效果差异。探讨这一效应的性质,对于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及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因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城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林乐芬 高文芳
本文对当前造成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巨额外汇储备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因素;过剩的流动性是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也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股票市场的繁荣虽不是流动性过剩的必然结果,但充裕的货币流动性则可能有利于股票市场通过整合获得健康发展。合理制定有利于房市、股市发展的以"疏"为主的政策,其利要大于以"堵、抑"为主的政策,利用过剩的流动性消化成长中可能产生的泡沫,不仅有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更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金哲 杨云峰 李钟林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为刺激经济增长和摆脱通货紧缩,实施了一系列刺激性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央行加大基础货币供给量以创造更高的流动性,并将年通胀目标上调至2%,希望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通过对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运行现状与货币政策效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基本失效,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日元的货币乘数及货币流通速度出现下降,导致日本的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地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安倍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基础货币供给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摆脱通货紧缩,长期来看是难以奏效的。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周高宾 韩俊梅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预期价格及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明显;而货币化比率、内源融资比率对货币需求有明显影响,尤其是收入变量对货币需求有正的影响,二者相关性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元惠萍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国际地位的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计量分析了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四种货币国际地位在1995~2009年间的实际影响因素,研究认为,货币国际地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GDP,即实力决定货币国际地位;对于美元、欧元、英镑三种货币,国际地位存在惯性;对处于衰微中的日元,惯性不再起作用,但其银行业国际金融业务的发达支撑着日元的国际地位;出口贸易和股票市场不是货币国际地位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与文献中所述的货币国际地位影响因素的滞后作用方式不同,对欧元来说影响方式是预期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翔 梁珊珊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理论的核心变量,在当代经济金融环境下,货币乘数的大小和变化受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监管部门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选择以及社会公众行为偏好的共同影响。本文在对货币乘数影响因素进行扩展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货币乘数决定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监管要求对广义货币乘数的影响最大,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已不是决定因素,这也为我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必要性依据。
关键词:
货币乘数 宏观审慎管理 扩展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