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
2023(900)
2022(748)
2021(722)
2020(605)
2019(1572)
2018(1734)
2017(4243)
2016(2173)
2015(1865)
2014(1863)
2013(2034)
2012(1983)
2011(1968)
2010(1779)
2009(1643)
2008(1617)
2007(1319)
2006(1102)
2005(1039)
作者
(4504)
(3651)
(3638)
(3576)
(2374)
(1721)
(1710)
(1456)
(1333)
(1292)
(1292)
(1272)
(1256)
(1243)
(1228)
(1166)
(1164)
(1116)
(1064)
(1063)
(943)
(934)
(914)
(895)
(873)
(821)
(816)
(778)
(768)
(730)
学科
(8783)
经济(8781)
方法(5065)
数学(4906)
数学方法(4898)
管理(3100)
(2615)
贸易(2613)
(2580)
(2467)
(2065)
(1999)
企业(1999)
(1764)
金融(1764)
(1631)
中国(1620)
(1610)
(1552)
银行(1552)
(1513)
(1404)
理论(1372)
业经(1149)
期货(1089)
(1087)
(1023)
体制(994)
(962)
及其(953)
机构
大学(24459)
学院(23948)
(13493)
经济(13262)
中国(9290)
研究(8814)
管理(8601)
理学(7139)
理学院(7090)
管理学(7000)
管理学院(6973)
(6489)
(5898)
金融(5849)
财经(5183)
经济学(5029)
(4817)
(4771)
(4766)
银行(4651)
经济学院(4616)
中心(4443)
(4299)
人民(4278)
(4213)
财经大学(4085)
国人(3996)
中国人(3985)
中国人民(3963)
科学(3778)
基金
项目(14335)
科学(11338)
基金(11138)
研究(10649)
(9384)
国家(9317)
科学基金(7979)
社会(7380)
社会科(7112)
社会科学(7112)
基金项目(5550)
资助(5492)
教育(4790)
自然(4653)
(4584)
自然科(4559)
自然科学(4558)
自然科学基金(4499)
(4172)
编号(4116)
(3635)
成果(3519)
教育部(3351)
国家社会(3316)
社科(3207)
(3096)
重点(3091)
人文(3068)
中国(3011)
大学(2987)
期刊
(12781)
经济(12781)
研究(9406)
(8531)
金融(8531)
(4723)
中国(4009)
管理(2963)
财经(2925)
经济研究(2856)
(2516)
国际(2373)
学报(2339)
科学(2219)
(2183)
(2117)
理论(1993)
大学(1992)
学学(1917)
实践(1775)
(1775)
问题(1764)
技术(1688)
世界(1516)
业经(1383)
统计(1362)
农业(1336)
上海(1318)
商业(1210)
价格(1172)
共检索到39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朱太辉  
货币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供给内外生争论已持续半个世纪,近年来陷入了"贷款创造存款还是存款创造贷款"的迷局。本文基于货币和信用的关系,试图破解这一迷局。货币(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都是经济主体之间结成的借贷关系,但货币的信用级别要高于一般商业信用。货币供给内生性的根源在于,由于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经济主体之间的商业信用需要通过信用级别更高的银行信用来代替和清算,通过信用升级来降低风险。当货币供给与一般商业信用的升级和清算需求不一致时,货币支付职能和价值储藏职能的转换、金融产品等准货币与货币的转换会缓解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国强  曹龙骐  
清晰认识当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有利于货币当局把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有助于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确定金融体制改革的取向。作者结合我国银行业现实的货币供给状况,构造符合转轨时期现实国情的理论模型,找出影响货币供给的诸因素,然后分析它们为央行所控制的程度,得出我国货币供给目前内生性较明显的结论,并且就内生性下如何提高央行货币调控能力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贤  
货币供给的外生(或内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函义的一个问题。如果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等于说,货币供给总是被动地取决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能确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货币当局则能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阎毅  张明勇  
货币的产生和演化体现着自发秩序的特征,发行权被政府垄断后,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即由市场之外的力量控制,恰恰是政府控制了货币发行权,致使货币成为了市场上的一种再分配制度,货币也不可能再扮演"中性"角色。同时,货币也可能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学家关于货币供给理论一直存在着内生学说和外生学说的争论,对于当下的货币现象,将两种理论结合才能较完整地进行解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建军  
本文梳理了中外学术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从币材、经济体制、货币供给结构、货币供给机制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货币供给的性质。其研究结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正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前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永东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实证研究史永东ABSTRACTThispaper,baseduponGrangerCausalitytest,empiricalyanalyzedthemoneysupplyofChina.Theconclusionwas...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礼照  
一、定义与问题的提出在这里,外生与内生的含义我们借用克莱因的定义,即:在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模型中,“外生变量是事先确定的数据,即其值在解模型之前即已给定,且不随求解过程改变。”;“内生变量由用模型解释的那些变量构成,在假定了外生变量是什么之后,模型将确定这些变量的值。”“外生变量分为政策性外生变量与非政策性外生变量”,由政府直接决定的外生变量为政策性外生变量。传统的两方经济学几乎都假定货币供给量为政策性外生变量,即可直接由政府给定,其中包括了理论与政策建议上针锋相对的凯恩斯学派和现代货币数量学派,第一个对货币量外生提出异议的是美国的托宾,他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量=货币乘数×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秋灵  张成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森  卢紫珺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始终是金融领域热议的话题。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能力会发现,在基础货币具有内生特征的背景下,中央银行仍然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乘数施加影响,从而控制住货币供给。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伟  常修泽  
货币供给在整个货币循环体系中处于源头的地位,其性质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是货币理论中始终不容回避的基础性问题,用传统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难以形成共识。借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货币及货币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仿生学角度将货币循环定义为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内部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环境之间由于资金的关系所形成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一是通过货币循环中的供给联系,一是通过货币循环中的需求路径,由此货币供给兼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周莉萍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经久不衰,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货币供给内生与外生问题的研究脉络,围绕货币供给内生性原因,着重讨论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后凯恩斯主义等流派对货币供给性质及其原因的不同分析框架和观点。研究发现,主张货币供给内生论的主要流派即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其货币供给内生论能很好地解释工业经济时期典型的货币化生产体系中货币与实体经济变量的关系,但很多观点都没有与时俱进,在面对金融业非常发达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时,解释力不足。本文认为,货币供给内生性问题的研究重点不应停留至此,可以尝试从信用创造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货币供给的内外均衡及其实证分析□许健国外净资产与国内信贷一样具有的内生性必然对经济增长中货币控制产生负面效应,必须对其进行控制。而对其任何一方面控制所涉及到货币总量变化实际上是一个内外均衡问题。我们可以从凯恩斯双缺口理论中抽象地分析国外净资产与国内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春梅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中央银行虽然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理论受到了现实的挑战,这就使得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货币供给是内生性还是外生性问题的探讨变得尤为必要。本文从各经济学派关于货币供给的理论出发,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阐述笔者关于货币供给非完全外生性的观点,并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宽欣  
从货币的演化看,货币的内生与外生都具有必然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下,货币具有内外共生特征;从现实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实际认知特点和二战后许多国家货币政策的实践看,货币中性论未有效反映经济社会的实际,现代市场经济下,货币具有明显的非中性特征;从理论和经济发展实况看,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一种比单一规则理论更具有实用价值的货币政策,它符合社会实际的发展需要,是一项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的货币政策规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旭  冯兆云  
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与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我们给出清晰的回答。目前,对于我国货币供给内生与否的问题虽然已多有论述,但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外生说"缺少实证检验,"内生说"虽有大量的实证检验,但所采用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存在严重的缺陷,这包括:(1)它偏离了经济学关于判断货币供给内生或外生的标准;(2)它在确定解释变量时具有太大的随意性。为此,本文首先明确了判断标准;其次使用TSLS方法对我国货币的供求函数同时进行了估计。按照明确后的标准,估计的结果显示我国货币供给在现阶段依然是外生的。最后澄清了关于货币外生供给的一些误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