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5)
- 2023(7755)
- 2022(6756)
- 2021(6073)
- 2020(5515)
- 2019(13085)
- 2018(13072)
- 2017(26891)
- 2016(14727)
- 2015(16627)
- 2014(16802)
- 2013(17057)
- 2012(16399)
- 2011(15082)
- 2010(15160)
- 2009(14228)
- 2008(14611)
- 2007(13179)
- 2006(11165)
- 2005(9946)
- 学科
- 济(68769)
- 经济(68694)
- 管理(40123)
- 业(39730)
- 方法(38584)
- 数学(35187)
- 数学方法(34912)
- 企(31929)
- 企业(31929)
- 财(17949)
- 农(16772)
- 中国(14972)
- 贸(13734)
- 贸易(13732)
- 学(13368)
- 易(13330)
- 业经(11812)
- 制(11628)
- 地方(11578)
- 务(11313)
- 财务(11297)
- 财务管理(11266)
- 农业(10901)
- 企业财务(10743)
- 融(10552)
- 金融(10549)
- 银(10036)
- 银行(10004)
- 行(9463)
- 理论(9351)
- 机构
- 大学(224580)
- 学院(220406)
- 济(95691)
- 经济(93854)
- 管理(84460)
- 研究(74057)
- 理学(73350)
- 理学院(72532)
- 管理学(71301)
- 管理学院(70889)
- 中国(56927)
- 京(46134)
- 财(44813)
- 科学(44649)
- 农(38513)
- 所(38277)
- 财经(36546)
- 研究所(34859)
- 中心(34618)
- 经(33298)
- 业大(32832)
- 江(32493)
- 经济学(31467)
- 农业(30724)
- 经济学院(28918)
- 北京(28766)
- 范(28305)
- 师范(28012)
- 财经大学(27447)
- 院(25583)
- 基金
- 项目(145332)
- 科学(114603)
- 基金(107985)
- 研究(103437)
- 家(93970)
- 国家(93260)
- 科学基金(79432)
- 社会(66780)
- 社会科(63460)
- 社会科学(63440)
- 基金项目(57039)
- 省(54980)
- 自然(51615)
- 自然科(50457)
- 自然科学(50437)
- 自然科学基金(49599)
- 教育(48965)
- 划(47361)
- 资助(46311)
- 编号(40760)
- 部(34271)
- 成果(34231)
- 重点(33093)
- 发(30424)
- 教育部(29628)
- 创(29553)
- 科研(28570)
- 课题(28196)
- 国家社会(28035)
- 人文(28032)
共检索到315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货币供给的内外均衡及其实证分析□许健国外净资产与国内信贷一样具有的内生性必然对经济增长中货币控制产生负面效应,必须对其进行控制。而对其任何一方面控制所涉及到货币总量变化实际上是一个内外均衡问题。我们可以从凯恩斯双缺口理论中抽象地分析国外净资产与国内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隋鹤
一、理论基础货币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货币数量理论(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货币数量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法学家鲍鲁斯(Julius paulus)。但一般认为,法国重商主义者吉恩·鲍丁(Jean Bodin)第一次明确地将价格与货币数量联系起来并正式创立了货币数量论。但货币理论研究中将其系统化并形成货币需求模型的则是马克思、费雪(Irving Fisher)、马歇尔(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陈建梁
本文试图在整个宏观经济框架下找到具有微观基础的 ,能够对产品市场产生冲击的货币政策起点 ,然后再找到货币政策相对起点的偏离对产品市场影响的深远程度 ,即对价格的冲击水平和价格的粘性周期。首先本文以凯恩斯 (Keynes)和希克斯 (Hicks)的经典理论为宏观经济框架 ,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 ,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 ,以价格粘性为指导 ,提出并建立了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通货膨胀效应模型。模型可预期未来下一期的通货膨胀 ,可确定均衡价格粘性周期 ,是一个通用的国家模型。然后本文建立了它的中国模型 ,并对中国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石 肖义欢
本文在一般动态均衡的分析框架下,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代表性主体"的动态最优化来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运用1994—2007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正向冲击都会对产出产生持久的正效应,但就各种冲击的效应大小而言,货币流通速度冲击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货币增长冲击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一在研究货币数量均衡的标志之前,先讨论一下货币数量均衡的涵义。货币数量均衡是货币数量运行中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它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一)货币数量均衡在量上的规定在量的规定上,货币数量均衡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首先应该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否则,无论是货币供应大于货币需求,还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应,均不应称之为货币数量均衡。其次。货币数量均衡应该是名义货币供应与实际货币需求的相等,而不是与名义货币需求的相等。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兰芳
货币外生性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假设,长期以来成为经济学理论的一个教条。然而经济及其理论的发展不断冲击着这一命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货币的外生性产生怀疑,并提出了内生性的货币理论,但大多数人都不承认货币供给具有完全的内生性,通常认为货币供给的产生还是由中央银行外生决定的,只是在其进入流通领域后会不同程度受到经济内生因素的决定和影响。本文从宏观经济整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讨论货币供给的产生过程及影响因素,认为在一个健全的货币金融体系中,货币供给具有完全的内生性,在没有中央银行存在的情况下,同样可以通过各种宏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产生货币供给,这也是最本质的货币供给内生性。同时结合中国市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锡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键是货币均衡而不是实物均衡;要保持货币供求均衡,中央银行必须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使货币的供给与客观的货币需求经常保持一种相互适应关系,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亚敏
审慎使用货币政策,对实现"外堵热钱,内防通胀,把好流动性的总闸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货币政策的理论溯源、运行特点及正负效应进行了文献回顾,界定了国内外流动性环境变化对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的制约和影响,并在结合中国货币供给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内外均衡 全球视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嘉明 周旋
本文对现金交易方程进行了改进,并放松部分前提假设,在传统货币数量论框架内,以我国1994至2009年季度数据为样本,运用VAR和ECM模型并辅以脉冲响应等技术手段,对我国一般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均衡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动态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加速转轨时期,货币供给的通货膨胀滞后效应比较明显,超额货币供给是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实际产出的变动对物价水平影响有限。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我国长期存在着的超额货币供给,使其在满足实际产出增长所需资本投入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影响物价水平的变动,从而相应地弱化了实际产出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因此管理此轮通货膨胀,应把控制或回笼货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后启 汪义达
一、引言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货币供给理论研究主要考虑作为整体的国家银行的资金收支平衡,从而导出货币发行量主要取决于存贷差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两级银行存款准备金制的实行,人们开始从基础货币的乘数扩张效应来分析我国的货币供给,而且关于基础货币的定义以及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已成为货币供给理论研究中的争论焦点。这种基础货币乘数的货币供给理论基本上是接受西方货币学者提出的固定系数理论。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海鸥
微观均衡机制与货币供给的增加方式胡海鸥时至金融改革的今天,我国货币供给的增加仍然不同于国际惯例,以利率下降为必要条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和生产规模均衡在我国逐步生成,目前的货币供给方式不仅越来越难以保证货币供给增量的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芳草
货币供给量是关系到金融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而近年来,汇率制又要较大变动,从盯住美元转为"盯住美元,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其实早就开始(追溯到1994年汇率改革),实际说明这种管理浮动仍然属于固定汇率制。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研究分析,固定汇率制下的均衡货币供给量,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一淼 亓欣 赵洋
本文在对以Fisher和Friedman提出的存量货币数量方程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增量货币数量方程式。当方程式中的变量以变化率形式表示时,增量货币数量方程式中货币的超额增长率代替了存量货币数量方程式中货币的流通加速度。通过对1991—2009年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增量货币数量方程式下,各类货币如M0、M1、M2等,货币的超额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很强且很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卜亚
同货币替代一样,反向货币替代也是开放经济下的一种货币性扰动。反向货币替代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对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带来冲击、妨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效用等不利的一面。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人民币的单边升值是我国形成反向货币替代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以最大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关键词:
货币替代 反向货币替代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傅强 罗丹
通过构建以收入、股票市场市值、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汇率为自变量的货币需求计量模型,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以我国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均衡水平调节状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以上变量与实际货币需求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货币需求在短期内存在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自发调节机制,各自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程度各异且具有不同的动态过程。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