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4)
2023(10024)
2022(8595)
2021(8183)
2020(7000)
2019(16308)
2018(16399)
2017(32456)
2016(17306)
2015(19061)
2014(18960)
2013(18214)
2012(16473)
2011(14685)
2010(14710)
2009(13352)
2008(12904)
2007(10969)
2006(9359)
2005(8233)
作者
(45000)
(37433)
(37267)
(35791)
(24034)
(17930)
(16987)
(14640)
(14400)
(13411)
(12869)
(12618)
(11866)
(11813)
(11675)
(11495)
(11163)
(10922)
(10873)
(10706)
(9390)
(9156)
(8921)
(8766)
(8532)
(8415)
(8268)
(8114)
(7479)
(7270)
学科
(70548)
经济(70473)
管理(49272)
(46458)
(40354)
企业(40354)
方法(38163)
数学(33740)
数学方法(33080)
(17768)
(16987)
中国(16663)
业经(14889)
理论(14730)
(12822)
(12714)
(12353)
贸易(12344)
(12022)
(11462)
财务(11404)
财务管理(11382)
地方(11154)
农业(10946)
企业财务(10780)
(10495)
银行(10491)
(10429)
技术(10393)
(9969)
机构
大学(232807)
学院(232339)
(96805)
经济(94879)
管理(94673)
理学(82425)
理学院(81667)
管理学(79932)
管理学院(79507)
研究(69510)
中国(55462)
(47105)
(45478)
科学(40267)
财经(36817)
中心(34595)
(33936)
(33625)
(32244)
业大(31834)
(31497)
经济学(30841)
研究所(29204)
(28951)
北京(28910)
师范(28673)
经济学院(27887)
财经大学(27844)
(27085)
(25231)
基金
项目(159710)
科学(127942)
基金(118268)
研究(117603)
(101783)
国家(100962)
科学基金(89163)
社会(75597)
社会科(71863)
社会科学(71847)
(61971)
基金项目(61859)
自然(58262)
自然科(57032)
自然科学(57022)
教育(56696)
自然科学基金(55992)
(52099)
资助(49702)
编号(47818)
成果(37756)
(36102)
重点(35925)
(34253)
(33072)
课题(32384)
教育部(32047)
创新(31897)
国家社会(31526)
大学(31122)
期刊
(97852)
经济(97852)
研究(66350)
中国(41204)
(36265)
管理(35798)
学报(31408)
科学(30080)
(27375)
教育(27196)
大学(25593)
(24347)
金融(24347)
学学(23935)
技术(23817)
财经(18592)
农业(18186)
经济研究(16138)
(15974)
业经(15658)
问题(13026)
统计(12837)
技术经济(11819)
(11514)
理论(11452)
图书(10839)
决策(10397)
实践(10355)
(10355)
商业(10234)
共检索到331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浩  唐吉平  
货币供给是一个值得借用理论框架进行分析的问题,本文也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首先提出了三层次的货币供给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商业银行意愿层面的货币供给函数,通过建立内生环境中的IS-LM模型将货币供给现象纳入到宏观经济理论分析中,进而以新的视角分析了货币供给的混合性质,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江春  李征  
我国货币内生性效应的增强是限制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传统的IS-LM模型由于其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假定,缺少了对于这一现象解释的微观基础。基于银行贷款和证券两种资产的不可完全替代性假设,引入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这一因素,修正了传统的IS-LM模型。通过对于修正后IS-LM模型的分析,商业银行的贷款意愿、外汇占款以及因金融创新等因素所改变的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主要原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青龙  
本文以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为分析框架,将人民币国际化因子融入到该模型中,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程度的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会对货币政策的利率、汇率、消费、收入和经常项目收支效应,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分析表明在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有所增加。为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建议加快利率市场化,增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加快人民币资产市场、国债市场的建设步伐,同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罗希  
统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效果。本文运用IS-LM模型检验2003~2005三年紧货币松财政和2006上半年以来紧货币紧财政政策组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状况的影响,以期找出不同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与地区差异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货币政策效应的工作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谢小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并超过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本文尝试用货币政策乘数效应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①,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变参数IS-LM模型来估计中国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并证明了中国货币政策乘数效应的不断下降是导致M2/GDP不断攀升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货币政策乘数下降的原因,发现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边际进口倾向上升、税率的提高使经济体中的漏出倾向增加,货币交易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增加、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增加共同作用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乘数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说明中国M2/GDP居于高位,并不是中国金融深化或金融体系发展成熟的结果,而是由于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刁琳琳  严金明  
研究目的:将土地供应要素纳入国民生产研究的总体框架,并对传统IS-LM模型进行修正。系统分析土地变量变化如何影响资本在中国国民生产总供给和总需求构成中的配比,正确建立土地要素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机制,综合探讨应用土地、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机理。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法,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供求均衡条件下,引入土地要素的IS-LM扩展模型构建了土地政策通过货币资本调节宏观经济变量的传导机制;(2)土地供给弹性和价格影响土地政策调控的方向和强度,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土地供给弹性特征;(3)引入土地要素的IS-LM均衡需要财政、货币和土地政策协同作用实现。研究结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剑  
IS┐LM模型中的政策效果分析:一个重新表述苏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一、问题的提出就IS和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西方标准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这样说明的(见Hal和Taylor,1993,第191-198页;Do...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红霞  夏明  
投入产出方法作为一种经验研究方法被大量用于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但是模型假定与方法性质的理解却是合理使用投入产出方法的前提。投入产出模型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以生产为中心、结构性和方法的系统性。投入产出需求拉动的数量模型和成本推动的价格模型构成了其核心分析框架,两类模型都是以生产为中心;数量模型和价格模型所体现的产业间相互影响不仅包括直接联系,也包括间接联系,从而具有结构性特征。从系统性来看,这一分析框架以生产为核心形成模型的内生边界,并可以进一步对内生边界和概念进行调整;此外,通过引入分配系数建立供给驱动模型,以及与优化模型相结合扩展为广义投入产出模型体系,构成系统性的分析框架。为此,本文从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性质出发,对投入产出方法结构性的内涵、模型系统内生边界的划分和调整、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模型体系的对称性,以及广义投入产出体系的对偶性等若干基本问题展开充分讨论,由此提出笔者对投入产出方法性质的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晓莲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实施"双管齐下"的救市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包括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十项财政政策措施和连续大幅度"双率"下调的货币政策。以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为工具,在探讨当前我国IS曲线与LM曲线形状的基础上,对上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效果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我国当前的救市政策短期很难取得有效效果,不但会遭遇外部时滞,而且受制于偏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有可能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要实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的,不能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配合使用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和就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建军  
本文通过IS-LM模型的四个参数对中国M_2/GDP过高这一现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M_2/GDP过高并非是简单的货币现象,而是体制缺陷的外在表现。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投资体制不健全与金融体系不完善导致了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生断裂,进而带来M_2/GDP逐年攀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奚君羊  刘卫江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 ,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等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以及货币供应量自身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为此 ,自 1 990年代起 ,一些国家相继改弦更张 ,把货币政策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 ,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本文运用模型分析 ,在封闭经济的假设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严格通货膨胀目标制和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针对我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目标缺乏有效性状况 ,本文认为可以借鉴通货膨胀目标制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重新界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未  
本文将货币区视为有关国家扩展政府边界的一种努力 ,由于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认定有政府的状态总是好于无政府的状态 ,因此这种努力就具有改进全球福利的意义。当然 ,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民族国家一开始都不愿意政府边界的国际扩展危及自身的货币权力界限 ,相互之间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本文依据蒙代尔定理 ,着力讨论了国际货币冲突及其博弈均衡的内在机理 ,认为货币区的产生是经济理性对国家主义的一种胜利 ,但货币区本身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最后结局。随后本文以美元和欧元为例进一步阐发了货币区的演进逻辑 ,最后从重商主义经济角度切入探讨了亚洲货币区的有关问题并就中国的对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贾宪军  
本文在剖析人民币跨境流动双轨制特征的基础上,对开放条件下的IS-LM模型进行重新构建,并运用模型分析不同情境下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宏观效应。结果表明,如果在允许境外人民币通过证券投资项目回流的同时,并不减少投资者使用外汇资金投资境内资本市场,则与人民币国际化推行之前相比,现行模式将放大境内外利差对国内货币供应的影响,增加资本跨境流动的波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