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6)
- 2023(8204)
- 2022(7226)
- 2021(6512)
- 2020(5936)
- 2019(14081)
- 2018(13952)
- 2017(28676)
- 2016(15599)
- 2015(17499)
- 2014(17616)
- 2013(17933)
- 2012(17094)
- 2011(15692)
- 2010(15571)
- 2009(14780)
- 2008(14888)
- 2007(13457)
- 2006(11504)
- 2005(10306)
- 学科
- 济(71754)
- 经济(71675)
- 管理(43515)
- 业(42932)
- 方法(39972)
- 数学(36397)
- 数学方法(36151)
- 企(35122)
- 企业(35122)
- 财(18947)
- 农(17189)
- 中国(16052)
- 学(14483)
- 贸(14391)
- 贸易(14388)
- 易(13946)
- 制(12532)
- 业经(12451)
- 地方(12150)
- 务(12029)
- 财务(12015)
- 财务管理(11978)
- 企业财务(11433)
- 农业(11177)
- 融(10645)
- 金融(10643)
- 银(10286)
- 银行(10244)
- 行(9683)
- 理论(9589)
- 机构
- 大学(234179)
- 学院(229645)
- 济(99249)
- 经济(97290)
- 管理(87521)
- 研究(79210)
- 理学(75938)
- 理学院(75104)
- 管理学(73824)
- 管理学院(73429)
- 中国(61102)
- 科学(48730)
- 京(48618)
- 财(45870)
- 农(43850)
- 所(41670)
- 研究所(37875)
- 财经(37121)
- 中心(36852)
- 业大(36636)
- 农业(35133)
- 江(34213)
- 经(33855)
- 经济学(32079)
- 北京(30554)
- 经济学院(29315)
- 范(28119)
- 财经大学(27920)
- 师范(27730)
- 院(27726)
- 基金
- 项目(152433)
- 科学(119367)
- 基金(112710)
- 研究(105726)
- 家(99597)
- 国家(98813)
- 科学基金(83547)
- 社会(67734)
- 社会科(64303)
- 社会科学(64282)
- 基金项目(59371)
- 省(58160)
- 自然(55764)
- 自然科(54512)
- 自然科学(54490)
- 自然科学基金(53583)
- 划(50212)
- 教育(49826)
- 资助(48720)
- 编号(41120)
- 部(35399)
- 重点(34832)
- 成果(33734)
- 发(31866)
- 创(31145)
- 科研(30405)
- 教育部(30304)
- 创新(29219)
- 大学(28998)
- 计划(28923)
共检索到334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欣
本文首先通过费雪方程式,分析得出CPI的变化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再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这段相对稳定期间的实证研究,论证了我国的货币供给变化率和CPI变化率的关系,得出在此期间M1变化率和CPI变化率之间存在正相关,而M0和M2的变化率则与CPI变化率不存在正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
费雪方程式 货币供给 CPI相关性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红玉
一直以来,通胀率都是一个很敏感的经济指标,很多时候一旦通胀率出现大的波动,央行便会采用利率政策进行调控。伴随着通胀率和利率的变化,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也会受其影响,以顺应利率变动和调节通胀率的需要。但利率和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否会有助于通胀的调节,却有待考证。本文借助于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通胀率、利率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薇 周晶
M2和CPI作为衡量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1982-2018年的M2与CPI年度同比增长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阿基米德Copula函数和椭圆Copula函数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尾部特征,发现Clayton Copula能较好地拟合M2与CPI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两者的联合分布图像,并且M2与CPI增长率的趋势变动是一致的,大部分时间保持两者的协同运动。在央行货币政策基础上,认为需明确货币政策的目标,尊重经济运行规律;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兼顾内外平衡;加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M2 物价水平 CPI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新成
本文使用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等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这两个与流动性过剩紧密相关的货币政策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从货币供应量到信贷规模的单向Granger因单关系,同时又存在即期因果关系,这表明从货币供应量到信贷规模的传导是有效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涛
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进行实证分析发现 ,长期内我国产出的变化与物价、货币供给量变化有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货币是非中性的 ,短期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实际产出增长率有积极的作用 ;短期物价增长率对实际产出增长率有抑制作用。模型中还给出了短期向长期转变的参数。
关键词:
误差修正模型 产出 货币供给 物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分龙 梅诗晔
基于2002年1~9月月度数据,文章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我国的地价、货币供给与房价的关系,认为地价、货币供给与房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地价、货币供给均是导致房价变动的因素,货币供给也是导致地价变动的因素,而地价与房价则都不是货币供给变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
地价 房价 货币供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宗元 王秋霞
文章首先利用动态线性模型甄别我国M1增长的结构突变特征,然后综合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光滑样条方法探索结构转变前后时期货币供给波动与流通速度变动的关系。结果发现:货币供给结构转变发生前货币供给波动和流通速度不存在因果关系,后期预期、非预期货币供给波动和流通速度存在协整联系,货币供给波动是流通速度变动的原因,当波动性明显增强时货币流通速度会下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后启 汪义达
一、引言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货币供给理论研究主要考虑作为整体的国家银行的资金收支平衡,从而导出货币发行量主要取决于存贷差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两级银行存款准备金制的实行,人们开始从基础货币的乘数扩张效应来分析我国的货币供给,而且关于基础货币的定义以及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已成为货币供给理论研究中的争论焦点。这种基础货币乘数的货币供给理论基本上是接受西方货币学者提出的固定系数理论。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婷婷
2005年以来,CPI在媒体的报道和普通大众的切身感受中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作为物价变动的主成分,CPI变动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在货币供给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居民价格指数不断上升,这引发了大量学者对于货币供给量对CPI影响的研究。本文利用eviews5.0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分析,试图通过研究我国货币供给量和CPI的关系,探讨二者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货币供应量的波动都能引起CPI波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冷松 徐美银
为了考察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我国2000-2010年的货币供给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均衡会偏离长期均衡,并且两个变量长期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不同。对此,需要适当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速度,以便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春树 聂建平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关系的实证分析方春树,聂建平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三大经济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这三大指标存在何种依存关系,更明确他说,作为外生变量一货币供给,对内生变量一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有何影响,本文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明珠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指出,货币的供应量以及货币的价值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假设其他的物价影响因素保持不变,货币的供应量与物价水平是呈反向变动的关系。但是从我国经济长期状况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货币都存在着超发的现象。市场中实际投放的货币量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这为讨论我国当前体制下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便利条件。鉴于此,本文研究了货币供给量对物价水平影响的传导机制,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物价 传导机制 实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俞越
在中国,GDP有GDP的问题,CPI有CPI的问题,从而在当前尚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导致两位数增长的GDP无法承受3%的CPI涨幅。"十二五"时期,伴随着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中国的GDP增速将会回落,而诸多因素将共推CPI上行,从而进一步加重GDP与CPI之间的矛盾。为此,应通过提高GDP质量、引导民企参与竞争性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四条途径,让GDP可以承受CPI之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蓉蓉 崔超
利用我国2006年12月~2010年12的月度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短期内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效应相反;货币供应并不影响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无关,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效应。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之间正相关;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具有负效应,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证实我国存在托宾效应;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作用相反,通货膨胀损害经济增长的弗里德曼假说在我国适用。同时得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非中性和内生性特点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供应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涛 鄂永健
通过对外汇占款变化和货币供应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外汇占款对广义货币和储备货币均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外汇占款主要通过影响基础货币来影响总体货币供给;汇率制度改革放大了外汇占款对储备货币的影响,近年来外汇占款已经成为国内流动性的重要来源。建议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加大对境外资金流入的监管力度,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以避免因外汇占款增长过快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外汇占款 货币供应 储备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