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4)
2023(5888)
2022(5295)
2021(4816)
2020(4311)
2019(10208)
2018(10248)
2017(20968)
2016(11427)
2015(12490)
2014(12721)
2013(12847)
2012(12145)
2011(11236)
2010(11217)
2009(10608)
2008(10727)
2007(9783)
2006(8167)
2005(7317)
作者
(32543)
(27490)
(27381)
(26334)
(17279)
(13213)
(12675)
(10737)
(10227)
(9701)
(9234)
(9193)
(8767)
(8720)
(8653)
(8644)
(8539)
(8074)
(8069)
(7910)
(6845)
(6759)
(6758)
(6424)
(6200)
(6185)
(6167)
(6038)
(5586)
(5473)
学科
(49330)
经济(49294)
管理(28042)
(27609)
方法(26183)
数学(23899)
数学方法(23722)
(21458)
企业(21458)
(13823)
(12098)
中国(11258)
(10980)
贸易(10978)
(10693)
(9298)
地方(8893)
业经(8848)
(8707)
农业(8680)
(7471)
财务(7457)
财务管理(7435)
(7410)
银行(7389)
(7290)
金融(7288)
(7014)
理论(7007)
企业财务(6975)
机构
大学(163317)
学院(163026)
(70160)
经济(68677)
管理(60824)
研究(54650)
理学(52247)
理学院(51675)
管理学(50758)
管理学院(50461)
中国(43103)
(33665)
科学(33264)
(32116)
(29743)
(28472)
中心(26221)
研究所(25855)
财经(25807)
业大(25031)
(24294)
农业(23710)
(23361)
经济学(22623)
北京(21157)
经济学院(20771)
(20698)
师范(20486)
(19494)
财经大学(19140)
基金
项目(105035)
科学(81149)
研究(76294)
基金(75196)
(65145)
国家(64620)
科学基金(54339)
社会(47373)
社会科(44911)
社会科学(44895)
(41300)
基金项目(39898)
教育(35762)
(34808)
自然(34792)
自然科(33953)
自然科学(33941)
自然科学基金(33353)
编号(31984)
资助(31961)
成果(26064)
(23893)
重点(23889)
(22649)
课题(21715)
(21479)
科研(20609)
教育部(20403)
创新(20134)
大学(20080)
期刊
(74027)
经济(74027)
研究(46784)
中国(28248)
(26848)
学报(25848)
(25410)
科学(22705)
管理(19340)
大学(19055)
(19002)
金融(19002)
学学(18051)
农业(17809)
教育(14687)
技术(13873)
财经(12884)
经济研究(12724)
业经(12306)
(11040)
问题(10334)
(9495)
(9042)
理论(8753)
技术经济(8624)
统计(8517)
商业(8334)
(8075)
实践(7935)
(7935)
共检索到236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炜  景维民  许娜  
本文以现实经济对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失效的印证为基础,从货币需求结构和产出缺口视角建立时变参数菲利普斯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在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货币流通渠道内,产出缺口为正或负的条件下,货币供给与通胀背离的内在机理。并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的金融数据,分析不同时变参数下产出缺口、生产者价格指数、预期、货币政策与经济不确定因素对通胀的同期时变效应,具体刻画不同因素对通货膨胀同期影响效应的持久性突变与渐进性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流向实体部门的货币量对通胀影响程度不到虚拟部门的8.6%,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结构性失衡将降低通胀对实体经济货币供给的响应系数,加剧货币供给与通胀的背离;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程度0.15相比,数量型货币政策影响程度为0.25,以数量型货币政策为基础适当采用价格型货币政策更加能够实现既定经济目标;通胀预期对通胀影响无论在当期还是在中长期都具有持久惯性特征,说明当前消费者对政府政策信心度较高,可以将前瞻性指引作为未来货币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富政  罗能生  侯志鹏  
本文基于虚拟经济虹吸效应视角,解释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背离的成因。模型演绎和经验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经济虹吸效应使货币供给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部门,导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部门货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从而降低了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响应系数,加剧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背离;就区域差异而言,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虹吸效应对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背离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强;就行业差异而言,金融业虹吸效应的作用比房地产业虹吸效应的作用更强。另外,虚拟经济部门对超发货币起到了虹吸作用,掩盖了可能存在的通胀风险,应当推动虚实经济两部门二元协调发展、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定核  
本文旨在说明,在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流通下同时存在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且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一般条件下,超经济货币供应构成引发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因素。据此,针对中国经济转轨中周期性通货膨胀,从抑制超量货币供应的角度,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如何正确认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中国的实际经验是怎样?对此,本文将进行有关经验数据及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述。分析与论述的基点是区分长期与短期的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永强  
通货膨胀是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本文将从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出发,探讨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一、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引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既有体制的因素,又有决策的因素;既有主观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永兵  
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许永兵目前,通货膨胀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不少学者认为,防冶我国的通货膨胀必须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然而。实证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不单纯是货币问题,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向梅  夏海勇  
2005年至2010上半年间,我国货币供给速度(尤其M1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货币供给过快对物价产生冲击,而货币政策的相机性使得通货膨胀率成为货币供给的Granger原因,两者相互影响呈现出发散的"螺旋"关系。基于货币交易方程的实证模型表明,金融危机及之后时期我国经济体存在较高的通胀惯性,并且高速的M1供给显著的抬升了CPI水平,但M2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具有负相关关系。因此,在中长期内保持货币供给的平稳性有助于维持物价水平稳定,而短期内则可以通过降低M1供给,刺激M2货币增加,抑制较高的通货膨胀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厚刚  
关于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理论上,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在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有"货币因素",也有"非货币因素"。实证检验表明:中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但货币供应量是物价指数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然。事实上,中国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压力一方面是与货币供给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结构性因素有关。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的低通胀运行:一是实行总量均衡和结构合理的货币供给模式;二是采取更有效的货币政策;三是推进经济结构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建国,王学京,刘颐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冷松  徐美银  
为了考察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我国2000-2010年的货币供给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均衡会偏离长期均衡,并且两个变量长期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不同。对此,需要适当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速度,以便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王明舰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的经济计量模型,以便定量地考察各种因素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我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根据货币数量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欣  王文平  吴湘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治平  
我有一些非经济学专业的老同学,在我们的校友网上发帖,问一些关于货币与通货膨胀的问题。说"不太明白货币政策、货币投放量与实质经济之间的关系究竟应怎么把握。老百姓只知道钞票印多了会通胀,就像这几年人们所看到的。""发展增长了的经济,必然需要相应更多的货币来‘标示’,央行怎么把握增发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颖  林景润  高铁梅  
本文利用滚动构建VAR模型的方法进行样本外动态预测,估计得出粘性信息假设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线性的LSTR模型,刻画出通货膨胀率的非对称调整路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通货膨胀预期超过某一特定门限值后,对未来通货膨胀的作用反而减小。另外,通过比较利率和M1这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物价的作用,本文发现当通货膨胀预期低于2.8%时,减少M1具有显著的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当通货膨胀预期在2.8%~3.9%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均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而当通货膨胀预期高于3.9%时,利率是抑制未来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宗新  张雪娇  
我国本轮通胀预期在本质上是超额货币供给引致实际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结果,这表明近年中国持续高货币增长并非简单用"货币迷失"所能解释。为有效实施通胀预期管理,控制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风险,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