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6)
2023(11149)
2022(9860)
2021(9305)
2020(7665)
2019(17997)
2018(18076)
2017(35992)
2016(19345)
2015(21364)
2014(21309)
2013(21370)
2012(19195)
2011(17344)
2010(16858)
2009(15172)
2008(14569)
2007(12399)
2006(10710)
2005(9216)
作者
(53341)
(44209)
(43927)
(41874)
(28174)
(21114)
(19941)
(17478)
(16753)
(15729)
(15147)
(14813)
(13946)
(13762)
(13746)
(13494)
(13195)
(13099)
(12607)
(12574)
(10849)
(10707)
(10545)
(9995)
(9990)
(9709)
(9648)
(9523)
(8763)
(8582)
学科
(76961)
经济(76882)
管理(52860)
(49740)
(41558)
企业(41558)
方法(39454)
数学(34982)
数学方法(34654)
(19327)
(19209)
贸易(19204)
(19104)
中国(19014)
(18809)
业经(15974)
(15559)
地方(14522)
(12642)
理论(12548)
农业(12410)
(12057)
技术(11759)
(11598)
(11471)
环境(11413)
财务(11411)
财务管理(11392)
企业财务(10753)
(10667)
机构
大学(267130)
学院(264090)
(109090)
管理(109086)
经济(106893)
理学(95755)
理学院(94794)
管理学(93197)
管理学院(92759)
研究(85128)
中国(64080)
(55621)
科学(52446)
(48667)
(41565)
财经(40112)
业大(39364)
(39190)
中心(38836)
研究所(38167)
(36761)
(35954)
北京(34792)
经济学(33805)
(33506)
师范(33218)
(30966)
经济学院(30883)
农业(30749)
财经大学(30390)
基金
项目(188496)
科学(148745)
基金(138821)
研究(137191)
(120258)
国家(119313)
科学基金(103429)
社会(87295)
社会科(82947)
社会科学(82928)
基金项目(74399)
(72145)
自然(67734)
自然科(66197)
自然科学(66186)
自然科学基金(64977)
教育(62604)
(60674)
资助(57944)
编号(55353)
成果(43624)
(42181)
重点(41326)
(39026)
(38846)
课题(37028)
教育部(36612)
创新(36372)
科研(36243)
国家社会(36064)
期刊
(109539)
经济(109539)
研究(77778)
中国(45359)
学报(41177)
管理(38218)
科学(37730)
(34777)
(34722)
大学(31370)
学学(29551)
教育(26070)
农业(24675)
(24279)
金融(24279)
技术(21903)
财经(19052)
经济研究(18659)
业经(17523)
(16180)
问题(14801)
图书(14308)
理论(14083)
实践(13024)
(13024)
(12942)
科技(12824)
技术经济(12807)
(12335)
现代(11639)
共检索到372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守东  易晓溦  刘洋  
本文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SV-TVP-VAR)模型研究了货币供给冲击作用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动态响应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具有明显的时变效应,SV-TVP-VAR模型能够很好的刻画货币传导机制中的时变特征。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时变效应大于惯性效应。此外,我国的货币供给过程表现为逐渐增强的产出缺口驱动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货币供给量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具有真实效应,能够显著的影响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然而从长期来看对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却缺乏永久性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磊  
本文在戴蒙德的迭代模型中引入纯粹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构建了一个货币迭代模型,证明了货币冲击可能影响产出,且一般价格水平是反周期的,尝试性地解开了基德兰德和普瑞斯科特(Kydland&Prescott,1990)发现的"货币之谜"(monetary myth)。其机制是货币冲击通过影响商品的跨期相对价格来影响资源的跨期配置,从而使得产出在未来偏离其长期趋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鹏  
关于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除了传统上强调的财富效应和托宾Q效应之外,金融窖藏理论从货币循环的方面提供了新的重要分析视角,本文将其命名为货币激活效应。本文从构建经济体中的货币循环开始,建立起一个诠释货币供给增加后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动态演绎路径的模型框架,揭示了资产价格膨胀在货币循环系统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即货币激活效应。并使用2001—2013年的季度数据,从货币需求函数的角度实证考察了货币激活效应的存在,认为在货币需求结构的非均衡性下,货币激活效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博  
本文采用2001年1月到2012年9月跨度达141个月的月度数据,结合近年来经济波动和物价走势,进行了协整分析并进而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2001年以来汇率和货币供给变动对于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并进行了动态测算。本文发现汇率波动和货币供给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实际有效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呈现正向影响,且汇率传导效应显著,货币政策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国平  樊元  
本文利用1992年至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君斌  
本文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给出了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行为,得到了三个经验事实:技术冲击引起产出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呈倒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正的货币增长率冲击)引起产出短期内温和增长,呈现驼峰形态,并缓慢回到初始状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通货膨胀率呈现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同时,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内引入价格刚性和垄断竞争,对模型结构参数校准后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上述三大经验事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风勇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房地产价格通货膨胀效应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我国70大中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测算了房地产价格波动通过成本效应和需求效应对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正向的,其中成本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仍然是最主要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更大,二手房住宅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较小;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总体影响远大于二三线城市,不过通过需求效应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风勇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房地产价格通货膨胀效应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我国70大中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测算了房地产价格波动通过成本效应和需求效应对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正向的,其中成本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仍然是最主要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更大,二手房住宅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较小;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总体影响远大于二三线城市,不过通过需求效应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昆仑  张晶  
文章以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样本区间,以上证指数的收盘价为因变量、狭义货币供给(M1)增长率、汇率、消费价格指数及滞后一期上证指数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平均而言上证指数89.7%的变动能被自变量的变动所解释,且残差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其中,消费价格指数与上证指数成负相关,而狭义货币供给(M1)增长率、汇率和滞后一期的上证指数与上证指数成正相关,结论符合预期且有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勇  陈名银  
文章基于中国八大经济区域2006年1月到2014年2月数据样本,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以利率、汇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对各区域房价和物价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区域差异,文章还探讨了房价波动与通货膨胀的互动关系。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之间货币政策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和物价的调控效果存在明显工具类型差异;房价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各区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还分析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永强  
通货膨胀是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本文将从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出发,探讨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一、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引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既有体制的因素,又有决策的因素;既有主观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相宁  王梦丽  
文章借助理性预期假说,使用2007年1月到2018年6月的月度数据得出通货膨胀预期序列,进而实证比较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框架和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框架的货币政策效果差异,即比较预期管理和事后管理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重视预期管理比事后采取相关调控措施,政策效果更为温和,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稳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定核  
本文旨在说明,在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流通下同时存在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且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一般条件下,超经济货币供应构成引发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因素。据此,针对中国经济转轨中周期性通货膨胀,从抑制超量货币供应的角度,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溢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无法有效解释我国通货膨胀现象,超额的货币供应并不是影响我国通胀的重要原因,而居民对物价水平的预期却能解释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因此,从通货膨胀治理的角度来说,调整货币供应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非常有限,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也许更能起到平抑通货膨胀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浪南  苏海峰  肖翠仙  
本文在从微观和宏观传递两个方面对汇率波动的通货膨胀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指标体系和Logit和Probit模型来测度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通货膨胀风险,并采用我国相关数据,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了实际测度。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表明,微观传导上,人民币升值的通货膨胀风险并不明显;宏观传导上,人民币升值则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风险。实证模型测量结果表明,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会降低通货膨胀风险。而且人民币升值对降低消费者价格指数测度下的通货膨胀风险的贡献比较大;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风险的降低程度在通货膨胀风险比较高的时间段比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