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4)
2023(16806)
2022(14493)
2021(13495)
2020(11381)
2019(26568)
2018(26121)
2017(51846)
2016(27516)
2015(30723)
2014(30509)
2013(29982)
2012(27374)
2011(24480)
2010(24549)
2009(22725)
2008(21096)
2007(18333)
2006(15829)
2005(13548)
作者
(75345)
(62757)
(62060)
(59316)
(39898)
(30027)
(28387)
(24577)
(24011)
(22280)
(21516)
(20953)
(19728)
(19627)
(19601)
(19085)
(18578)
(18394)
(18053)
(18016)
(15403)
(15278)
(15243)
(14344)
(14119)
(13932)
(13825)
(13664)
(12606)
(12220)
学科
(112310)
经济(112191)
管理(79734)
(75662)
(64059)
企业(64059)
方法(56749)
数学(50688)
数学方法(49929)
中国(31323)
(29332)
(28919)
金融(28917)
(28110)
(26897)
银行(26863)
(25797)
业经(23869)
地方(21840)
(21348)
(20600)
(19985)
财务(19900)
财务管理(19857)
理论(19791)
(19765)
贸易(19749)
(19199)
企业财务(18903)
农业(18533)
机构
学院(377518)
大学(377335)
(153848)
管理(153662)
经济(150616)
理学(134315)
理学院(132979)
管理学(130352)
管理学院(129693)
研究(118375)
中国(95765)
(77842)
科学(71106)
(71022)
财经(58263)
中心(57416)
(56929)
(56087)
业大(54872)
(53211)
(52646)
研究所(52000)
北京(48665)
经济学(47824)
(46690)
师范(46241)
财经大学(43955)
农业(43913)
(43669)
经济学院(43509)
基金
项目(263418)
科学(208394)
基金(193158)
研究(192023)
(167063)
国家(165708)
科学基金(144634)
社会(121582)
社会科(115551)
社会科学(115520)
(102343)
基金项目(102031)
自然(94992)
自然科(92899)
自然科学(92879)
自然科学基金(91209)
教育(89596)
(85759)
资助(81476)
编号(78332)
成果(61763)
重点(58426)
(58410)
(55166)
(54898)
课题(53078)
创新(51409)
教育部(50940)
科研(50802)
国家社会(50214)
期刊
(153970)
经济(153970)
研究(107612)
中国(65918)
学报(55783)
管理(54633)
(53913)
科学(51653)
(49128)
(47277)
金融(47277)
大学(43532)
学学(41304)
教育(38711)
技术(34188)
农业(33410)
财经(28255)
经济研究(26124)
业经(25024)
(24058)
理论(20855)
问题(19727)
实践(19223)
(19223)
统计(19194)
技术经济(18157)
(17469)
(17039)
图书(17001)
商业(16906)
共检索到538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欣  雷霖  靳亚阁  
该文基于我国2000年1月~2016年12月相关经济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稳定性指标,然后通过对货币供给、房地产价格及金融稳定性变量构建SVAR模型,分析了货币供给增加对房地产价格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房地产价格上升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该文的研究结论是:总的来说,货币供给增加会使房价上升,房价上升又会使金融稳定性下降,以及货币供给增加会使金融稳定性先上升后下降,但总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这就说明,货币供给增加不仅会通过房地产市场间接使金融稳定性下降,还会直接使金融稳定性下降。最后该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及严控房价过快上涨政策等,不仅有利于管控房价水平,也有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欣  雷霖  靳亚阁  
该文基于我国2000年1月2016年12月相关经济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稳定性指标,然后通过对货币供给、房地产价格及金融稳定性变量构建SVAR模型,分析了货币供给增加对房地产价格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房地产价格上升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该文的研究结论是:总的来说,货币供给增加会使房价上升,房价上升又会使金融稳定性下降,以及货币供给增加会使金融稳定性先上升后下降,但总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这就说明,货币供给增加不仅会通过房地产市场间接使金融稳定性下降,还会直接使金融稳定性下降。最后该文认为,我国现阶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晓欣  雷霖  
本文基于我国2000年1月—2016年12月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设置了金融稳定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杠杆、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变量的SVAR模型。研究了金融杠杆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分别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表明:金融杠杆与房地产价格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且二者的攀升都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所以,我国现阶段应采取"去杠杆"和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以及要合理抑制房地产价格与金融杠杆两者相互刺激的长效机制等,以利于调控房地产价格水平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晓欣  雷霖  
本文基于我国2000年1月—2016年12月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设置了金融稳定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杠杆、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变量的SVAR模型。研究了金融杠杆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分别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表明:金融杠杆与房地产价格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且二者的攀升都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所以,我国现阶段应采取"去杠杆"和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以及要合理抑制房地产价格与金融杠杆两者相互刺激的长效机制等,以利于调控房地产价格水平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孙倩倩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SVAR模型和门槛模型,考量货币政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整会对房地产金融风险产生冲击;M2增长率与房地产金融风险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业拆借利率和准备金率与房地产金融风险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货币政策冲击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在不同房价水平上具有非对称性。以货币政策调控时应注意斟酌损益,避免此消彼长,加剧房地产金融风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卿  
利用中国1999—2013年房地产价格指数数据,采用阈值自回归模型(TAR),实证检验了房地产的投资需求与中国房价波动的非线性关系。借助于阈值模型,本文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关键阈值变量。研究表明,当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低于模型的估计阈值(16.3%),家庭数量、收入及房屋使用成本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变量,因此,消费需求和房地产供应是房地产价格线性波动的决定因素。然而,当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超过估计阈值,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率成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这表明投资性需求已经逐渐成为主导近几年中国房价价格波动的关键性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涛  梅林海  范阳东  
从历史经验来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影响。本文运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调控对房地产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内对房地产公司的业绩具有正向影响,且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冲击效应要强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以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为核心的货币政策变量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存在滞后效应。因此,有效控制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杠杆比率,促使其实行稳健型的财务策略,将有助于企业在常态化的宏观调控中保持稳定的收益预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贺星源  易家权  李新  
居民杠杆率过快攀升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极易影响金融稳定。本文构建中国金融稳定指数(FSI),建立TVP-VAR模型考察居民杠杆率、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动态时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杠杆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自增强循环效应;(2)居民杠杆率攀升与房地产价格上涨会对金融稳定造成负向冲击,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3)受预期变化、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特定时点下居民杠杆率与房地产价格间存在负效应,不同期限内居民杠杆率、房地产价格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监管部门应保持杠杆率水平合理、适度,坚持“房住不炒”,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运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霖  
近年来,影子银行规模膨胀、房地产泡沫是影响中国金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多个衡量金融稳定性的基础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金融稳定性指标。进而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针对中国2008年1月—2016年12月的相关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影子银行规模与房地产价格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和影子银行规模相互促进,彼此的膨胀都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鉴于此,中国现阶段应加强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并积极采取政策措施以抑制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除此以外,还应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来抑制影子银行规模与房地产价格相互促进的效应,以维护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瑾  
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和信贷渠道会影响房地产价格。本文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双向关系,认为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与信贷规模均会影响到房地产价格,利率对房地产价格有显著影响,房价的提高会倒逼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使得货币在M1与M2之间转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来福  郭峰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水平的变化冲击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长远影响。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了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变化冲击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变化对房地产价格有长期的持续正向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利率变化对房地产价格有负向影响,但在长期其动态影响逐渐减弱,并最终回归到原点;货币供应量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变化的贡献率大于利率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变化的贡献率,且前者呈加速上升趋势,而后者则逐渐减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大伟  喻奇  
本文基于可比的金融变量集合提取中国金融稳定状况指数(FSCI)与全球金融稳定状况指数(GFSCI)来测度金融稳定性,运用TVP-FAVAR模型比较货币政策与外部金融冲击对中国金融稳定水平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相较货币政策维持金融稳定效果的逐步弱化,金融危机以来外部金融冲击对中国金融稳定的长期影响持续提升。随着金融开放进一步深化,维护金融稳定应更多通过强化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程度的匹配,健全针对外债与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货币政策不应以逆风向行事为主要原则,而应在主要关注产出、通胀的同时做好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新  陈享光  
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剧,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有利于为政府在不确定性时期的政策选择提供依据。基于2004~2018年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中国金融稳定性指数,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风险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政策渠道:一是来源于各类型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确定性;二是来源于不同经济政策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保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经济政策透明度,更为关键的是,提高政府在不确定性时期的政策选择能力。为维持中国金融稳定,政府应当减少对银行信贷的干预,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金融市场的引导,加大贸易政策开放度,降低货币政策对外汇供给的依赖,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政府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帅  殷宇飞  钱晨绯  
本文在经典蛛网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利率、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政策变量,以35个大中城市的2003-2016年商品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商品房市场的供求机制及价格波动特征,判断房价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商品房价格对房地产需求和供给影响作用明显,利率、个人可支配收入、政策因素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不显著,35个大中城市在样本期间内处于发散状态,房地产市场的均衡价格体系尚未形成,难以实现自我收敛,房价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政府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帅  殷宇飞  钱晨绯  
本文在经典蛛网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利率、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政策变量,以35个大中城市的2003-2016年商品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商品房市场的供求机制及价格波动特征,判断房价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商品房价格对房地产需求和供给影响作用明显,利率、个人可支配收入、政策因素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不显著,35个大中城市在样本期间内处于发散状态,房地产市场的均衡价格体系尚未形成,难以实现自我收敛,房价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政府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