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1)
2023(16102)
2022(14018)
2021(13087)
2020(11137)
2019(25973)
2018(25839)
2017(51476)
2016(27464)
2015(30780)
2014(30659)
2013(30134)
2012(27606)
2011(24855)
2010(24912)
2009(22807)
2008(22145)
2007(19271)
2006(16804)
2005(14510)
作者
(77222)
(63971)
(63684)
(60654)
(40813)
(30579)
(29059)
(25156)
(24237)
(22825)
(21750)
(21308)
(20214)
(20096)
(19891)
(19503)
(18990)
(18983)
(18408)
(18366)
(15842)
(15659)
(15507)
(14634)
(14478)
(14270)
(14093)
(14092)
(12947)
(12486)
学科
(111259)
经济(111139)
管理(79206)
(75169)
(62013)
企业(62013)
方法(57401)
数学(51152)
数学方法(50372)
中国(29366)
(29008)
(28259)
业经(24143)
(21180)
贸易(21166)
(20967)
(20478)
(20332)
地方(19935)
农业(18975)
理论(18833)
(18105)
财务(18022)
财务管理(17982)
(17341)
银行(17307)
技术(17163)
企业财务(16982)
(16678)
(16476)
机构
大学(389101)
学院(388506)
管理(157068)
(157036)
经济(153775)
理学(137145)
理学院(135737)
管理学(133065)
管理学院(132364)
研究(121780)
中国(92860)
(81483)
科学(74087)
(73188)
财经(59831)
(59271)
(57244)
业大(56583)
中心(56373)
(54462)
(54171)
研究所(53957)
北京(51289)
(49104)
师范(48660)
经济学(48189)
农业(45000)
财经大学(44853)
(44570)
(44282)
基金
项目(266621)
科学(210340)
研究(195065)
基金(194376)
(168269)
国家(166911)
科学基金(144798)
社会(122735)
社会科(116507)
社会科学(116475)
(103505)
基金项目(102460)
自然(94729)
自然科(92598)
自然科学(92578)
教育(91045)
自然科学基金(90891)
(86943)
资助(82071)
编号(80466)
成果(64053)
(59186)
重点(59035)
(55593)
(55394)
课题(54425)
创新(51614)
教育部(51362)
科研(51289)
国家社会(50437)
期刊
(161836)
经济(161836)
研究(112298)
中国(65919)
学报(57660)
管理(56760)
(53984)
科学(52971)
(50331)
大学(44558)
学学(42003)
教育(41250)
技术(35504)
(35317)
金融(35317)
农业(35045)
财经(28625)
业经(27956)
经济研究(27853)
(24320)
问题(21527)
统计(20758)
理论(19739)
图书(19587)
商业(19135)
技术经济(19033)
(18637)
实践(18013)
(18013)
(17536)
共检索到549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林  朱孟楠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发展,货币已从单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转向同时满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要求,因而现实中货币就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主要流向。货币过多流向实体经济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而过多流向虚拟经济又可能推高资产价格。基于这一思想,本文从货币供给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的角度,运用平滑过渡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1996年以来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我国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依赖于经济所处的状态(即CPI上升机制和CPI下降机制),并且存在较强的非对称性;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会带来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且不依赖于经济所处的状态;面对物价变化,货币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启智  高阳  
物价问题成为当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研究物价指数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为衡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依据,并有效地控制物价及通货膨胀。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物价指数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物价指数的上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物价指数不仅与当期的货币供给量有关系,还与前期的货币供给有关,而且物价指数对货币供给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炜  姜旭男  
人民币汇率影响货币政策实施和物价水平稳定,并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本文使用2005年8月至2018年7月的月度数据,采用MSH(2)-VAR(2)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不同区制下人民币汇率、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动态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三者之间表现出两区制特征,不同区制下变量间具有不同的动态关系。脉冲结果显示: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将使物价水平下跌,货币供给增加导致物价水平上涨,汇率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变动,区制2中的响应程度要大于区制1,同时发现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受到的冲击是非对称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锡铨  夏国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层次货币的名义和真实流通速度均呈对数线性规律(或负指数规律)递减。其中,不同的货币层次之间,名义货币与真实货币之间,流通速度的年递减率或年变化率存在着差异。货币流通速度的这些时序特征,既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规律,又与世界范围内货币流通速度递减的普遍趋势具有一致性,同时还从经验上一定程度地应验了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流通速度为稳定函数的论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翔  胡海鸥  
本文选取2003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月度相关经济数据,构建SVAR模型,分析外汇占款通过货币渠道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外汇占款影响物价水平的传递渠道为"外汇占款—货币发行量—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外汇占款和货币发行量的变动在最初几个月都会给物价水平带来明显的同向变化效应,物价水平的波动受自身的影响最大。根据实证结果,本文从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内消费和培育供求相当的外汇市场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舒予  耿中元  黄明  
基于协整和误差校正模型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M1流通速度与收入、通货膨胀率和货币化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M2流通速度与收入、价格指数、货币化变量和储蓄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所有符号符合理论预期。M1流通速度的短期动态函数的稳定性比M2的要差一些。这表明目前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可行的,且应主要以M2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同时不忽视对M1的监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阮泽伟  张维佳  
本文利用我国1990到2013年的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货币供应量、外商直接投资与物价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其本身的影响是显著的,货币供应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消费价格指数均能产生正向作用,并且都是消费价格指数的Granger原因。因此,正确制定货币政策与合理利用外资对构建健康的经济环境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光友  
通过统计分析,本文认为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比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货币电子化程度,它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有着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替代加速效应,二是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替代效应的存在使电子货币并没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本文的结论也许可以用来解释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花兰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新常态,第三方支付的应用也日益频繁和常态化。第三方支付和电子货币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人们可以跨过银行直接进行支付和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交易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影响着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文章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将经济增长率、现金比率以及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将货币流通速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对变量进行单整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得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呈正方向变动的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治国  唐国兴  
本文基于实际收入和利率水平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模型解释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之谜,并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特征建立了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经济持续增长、利率连续下调、市场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共同导致了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利率上调的预期和财政支出比率的持续上升将有效阻止货币流通速度进一步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旋  钱俊  王伟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2002年第3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的数据,分析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量、物价水平的影响及其理论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量、物价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外汇储备能够改变货币供给量进而引起物价水平的波动,且物价水平与外汇储备之间传导机制非单向,两者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建卫  王淑新  
现有文献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或地区层面,本文突破已有研究的总量思维,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从区域视角展开分析,重点关注收入水平、货币化进程、利率变化以及证券市场发展等因素对不同地区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代表性因素对不同地区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文章对这些差异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认为只有充分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才能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璞  郑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深化完善金融制度,强化金融创新,实行利率市场化等措施来改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趋势,并使其维持在合适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