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8)
2023(4965)
2022(4504)
2021(4089)
2020(3712)
2019(9071)
2018(9056)
2017(18304)
2016(10236)
2015(11887)
2014(12263)
2013(12508)
2012(11969)
2011(11055)
2010(11100)
2009(10436)
2008(10715)
2007(9821)
2006(8290)
2005(7460)
作者
(31053)
(26228)
(26114)
(25208)
(16576)
(12580)
(12186)
(10281)
(9728)
(9287)
(8854)
(8775)
(8336)
(8304)
(8286)
(8253)
(8228)
(7777)
(7686)
(7581)
(6587)
(6535)
(6483)
(6149)
(5975)
(5970)
(5869)
(5806)
(5349)
(5225)
学科
(47337)
经济(47301)
管理(26513)
(26348)
方法(26243)
数学(23993)
数学方法(23819)
(20730)
企业(20730)
(12159)
(11715)
(10465)
贸易(10463)
中国(10351)
(10191)
(9154)
地方(8413)
业经(7935)
(7857)
农业(7711)
(7199)
财务(7186)
财务管理(7165)
(7055)
银行(7035)
(7010)
金融(7008)
企业财务(6729)
(6668)
(6628)
机构
大学(156536)
学院(154604)
(67419)
经济(66009)
管理(58189)
研究(52395)
理学(49822)
理学院(49271)
管理学(48428)
管理学院(48146)
中国(41442)
(32540)
科学(31966)
(30761)
(28373)
(27734)
研究所(25165)
中心(25052)
财经(24776)
业大(23847)
(23242)
农业(22723)
(22436)
经济学(21849)
北京(20570)
经济学院(20064)
(19555)
师范(19356)
(18490)
财经大学(18431)
基金
项目(98371)
科学(76163)
基金(71258)
研究(70359)
(61768)
国家(61300)
科学基金(51458)
社会(43936)
社会科(41682)
社会科学(41666)
(38035)
基金项目(37755)
自然(33305)
教育(33079)
自然科(32506)
自然科学(32494)
(32460)
自然科学基金(31939)
资助(30785)
编号(28938)
成果(24199)
(22786)
重点(22352)
(20972)
(19762)
课题(19734)
教育部(19413)
科研(19350)
大学(18875)
创新(18558)
期刊
(70313)
经济(70313)
研究(44861)
中国(26709)
(24904)
学报(24903)
(24672)
科学(21880)
(18505)
金融(18505)
管理(18424)
大学(18185)
学学(17208)
农业(16299)
技术(13122)
教育(13048)
财经(12658)
经济研究(11838)
(10818)
业经(10662)
问题(10084)
(9074)
(8859)
统计(8595)
理论(8570)
技术经济(8560)
实践(7746)
(7746)
商业(7641)
(7633)
共检索到225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秀光  
如果金融市场的货币需求等于供给,就实现了货币市场的均衡。而在某些时点上往往会出现货币供求短暂失衡,但大量的数据和实例证明,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这种现象更多的是来自某些货币表象的"欺骗性"。尽管如此,此类现象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避免货币供求短暂失衡的基本要求是,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要更加透明,防止对某些政策的不必要猜测,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责任,权衡个人偏好和支付便利与持有通货之间的货币性成本是公众必须关注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海华  
文章首先使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货币过剩法度量了1994~2010年期间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失衡状况,结论为:以广义货币过剩指标衡量的我国货币流动性呈现短缺与过剩交替的周期性波动状态。基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基本稳定的实证结论,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失衡主要源于货币供给变化,最后结合199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变化分析了货币流动性从过剩到短缺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嘉贤  
旅游(及博彩)业长期都是澳门经济的重要产业。在2003年内地"个人游"政策实施后,来澳者过半为内地旅客,可是他们平均在澳停留天数偏低。本文通过深度调查访问、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探究及检验内地旅客决定在澳停留天数的因素。结果发现来澳目的、来澳次数、可支配收入、出入境交通工具、出入境便利性等都是重要因素。故本文提出以下对策:鼓励以商业为目的的旅客,举办季节性转变的主题活动,在内地高档场所加强宣传和推广,开拓更多的航班和航线,提高边检部门的效率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捷  
随着货币化房改的开始,住房货币化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影响日益加大;同时,住房货币化进程中货币失衡的现象也已经有所显现。本文在对住房货币化的效用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就住房货币化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进一步推导出,住房货币化速度与货币供应不匹配所导致的货币失衡是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秀光  
我国的区域经济失衡已经比较严重,而区域经济失衡是为非均衡发展战略付出的代价。改变这种状况,传统的财政政策的调控虽然有效,但作用也有限,起根本作用的是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状况,解决西部地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除了继续加强传统财政政策手段的力度以外,通过"区域经济调节税"扩展传统财政政策手段是现实生产率与历史贡献相统一的具体体现。通过区域经济失衡的货币性因素分析,有助于正确选择解决区域经济失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雪峰  
通过构建外汇储备供需失衡框架下货币需求长、短期动态调整模型,研究了1980-2008年我国货币供需失衡与失衡调整①。结果表明货币供需失衡缺口的变化同宏观经济的波动方向大体一致,外汇储备的积累行为导致的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加剧了货币供需失衡的程度,并干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在货币供需失衡向均衡调整的过程中调整速度明显过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群勇  张晓峒  
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整合,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公司以H股为基础通过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美国存托凭证(ADR)而成功地实现海外上市。H股和ADR遵循一个共同的有效价格,但香港市场和纽约市场的信息对这一共同有效价格的贡献比例却不相同,本文利用永久短暂模型分析了这些公司股票的价格发现机制。结论表明,纽约市场对这些公司股票的价格发现的贡献比例为71.28%,而香港市场的贡献比例仅为28.72%。本文的结论印证了全球中心假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清娥  
由于受体制和宏观政策的影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供给不足,造成农村养老供求失衡。解决此问题的思路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其承保能力;改善外部环境,提高农村养老保障的有效需求;积极调整养老保障的产业政策;廓清农民与政府的责任,保费合理分担;完善监管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培育农村保险市场,为农村养老保障基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裴平  孙兆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被逐步纳入到世界经济运行的轨道。作为货币尚未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导致了严重的货币错配。本文从国际收支失衡的角度,采用AECM指数体系,对1985~2004年中国的货币错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中国的货币错配日益严重,虽然货币错配及其风险尚未达到不可控制的程度,但已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货币错配及其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芳  李霄阳  
全球经济失衡具体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差额的持续恶化。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偏离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而引起的国际货币失衡问题,进而探讨了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高度简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推导证明:在美国贸易地位下降而美元国际地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美国经常账户恶化将不可避免。该判断与历史经验相吻合。其次,本文构造了用于测度国际货币格局偏离贸易格局程度的货币失衡指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作者认为,只有提升新兴贸易大国货币地位,降低货币失衡程度,才能实质性地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旗  
本文根据贸易国特性、出口产品差异性、交易成本、货币币值等对结算货币影响的相关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从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进出口区域结构、人民币交易成本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等4个方面对人民币跨境结算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在我国当前进出口产品结构、区域结构情况下,由于境外金融市场人民币存量有限,尚未建立自由的有规模的人民币交易市场,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跨境结算失衡是一种必然,同时,人民币跨境结算失衡进一步促进了境外金融市场人民币数量的积累,推动了有规模、交易频繁、交易与避险工具丰富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奠定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景明  
货币供求与实物供求白景明一、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旷日持久、效应纷呈的经济体制改革向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学界抛出了数不清的急待解决的现实性难题。面对这一势态,经济学家们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对策分析上,分析工具的完善和应用理论的进步远超过了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柳钦  
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求、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应从操作规则、调控范围、作用对象、政策工具等方面进行创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贾丽平  
虚拟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只要真实货币与虚拟货币处于两个不同的市场,虚拟货币就不可能引发现实的通货膨胀,虚拟货币的发行也不会对货币发行产生严重冲击。但是,目前虚拟货币已经不满足于"虚拟"世界,逐渐进入现实流通领域。我们应当正视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负面影响。中央银行需要构建专门应用于网络虚拟货币的新型交易平台,建立网络消费者虚拟资金存款账户,保证中央银行调控网络虚拟货币的力度和弹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晓龙  
本文运用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对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以及货币危机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和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支配地位,使得美元汇率存在高估,美国出现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全球经济失衡。历史上,美国往往通过美元的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下降、上升对失衡进行调整,引起世界范围的资本反方向流动,诱发新兴经济体发生货币危机。面对全球失衡的可能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保持谨慎和灵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