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3)
- 2023(13291)
- 2022(11577)
- 2021(11076)
- 2020(9082)
- 2019(20975)
- 2018(20828)
- 2017(40858)
- 2016(22387)
- 2015(24888)
- 2014(25058)
- 2013(24743)
- 2012(22719)
- 2011(20553)
- 2010(20400)
- 2009(18543)
- 2008(18107)
- 2007(15763)
- 2006(13801)
- 2005(12110)
- 学科
- 济(83768)
- 经济(83672)
- 管理(67048)
- 业(63878)
- 企(53708)
- 企业(53708)
- 方法(39951)
- 数学(34802)
- 数学方法(34330)
- 农(23272)
- 财(23103)
- 中国(21629)
- 学(19502)
- 业经(18748)
- 贸(16653)
- 贸易(16648)
- 地方(16482)
- 易(16219)
- 制(15874)
- 农业(15086)
- 务(14956)
- 财务(14881)
- 理论(14858)
- 财务管理(14855)
- 企业财务(14122)
- 技术(13802)
- 策(13710)
- 银(13710)
- 银行(13660)
- 和(13591)
- 机构
- 大学(313808)
- 学院(313493)
- 管理(126062)
- 济(122453)
- 经济(119650)
- 理学(109429)
- 理学院(108223)
- 管理学(106290)
- 管理学院(105729)
- 研究(105436)
- 中国(78172)
- 科学(66365)
- 京(66323)
- 财(57309)
- 所(53271)
- 农(51597)
- 研究所(48707)
- 业大(47921)
- 中心(47612)
- 财经(45872)
- 江(45257)
- 北京(41862)
- 经(41794)
- 范(41168)
- 师范(40787)
- 农业(40620)
- 院(38433)
- 州(37152)
- 经济学(35737)
- 财经大学(34249)
- 基金
- 项目(216526)
- 科学(169722)
- 研究(157271)
- 基金(156762)
- 家(136998)
- 国家(135851)
- 科学基金(116375)
- 社会(97233)
- 社会科(92110)
- 社会科学(92087)
- 省(84491)
- 基金项目(82951)
- 自然(77518)
- 自然科(75689)
- 自然科学(75672)
- 自然科学基金(74316)
- 教育(72348)
- 划(71596)
- 资助(65660)
- 编号(64263)
- 成果(52435)
- 重点(48093)
- 部(47714)
- 发(45450)
- 创(44814)
- 课题(44336)
- 创新(41750)
- 科研(41623)
- 教育部(40664)
- 大学(40018)
- 期刊
- 济(131516)
- 经济(131516)
- 研究(92879)
- 中国(56346)
- 学报(50926)
- 农(46520)
- 科学(46413)
- 管理(45775)
- 财(42252)
- 大学(38037)
- 学学(35892)
- 教育(35281)
- 农业(32369)
- 融(30379)
- 金融(30379)
- 技术(26621)
- 业经(22054)
- 财经(21777)
- 经济研究(21297)
- 经(18435)
- 问题(16777)
- 业(16378)
- 图书(16002)
- 理论(15696)
- 科技(15463)
- 技术经济(14686)
- 实践(14514)
- 践(14514)
- 版(14418)
- 现代(14160)
共检索到453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范从来 张宏亮
本文利用2000-2019年宏观金融数据,计算中国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对比2002年以前的数据,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甄别三个不同货币供应层的作用差异,剖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研究发现,作为货币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依然有效,其中狭义货币M1的稳定增长对GDP增速的提高具有显著长期倾向,M0和央行的资金投放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着直接影响,广义货币M2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没有能够反映到通货膨胀度量体系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卫国 靳静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在降低,必须加快利率的市场化,为利率成为中介目标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令华 李红光
本文把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协整检验、VEC模型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1996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物价和产出的季度时间序列,论证了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产出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货币供应量的构成分析,基础货币具有较强的可控性;货币乘数可控性较差,但对货币乘数可以利用ARMA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由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货币供应量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从而有理由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仍然是有效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思贤
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本文认为,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利率 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常玉春
本文利用我国 90年代以来的季度经济数据 ,通过对AD AS方程的拟合 ,检验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现阶段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已存在较大缺陷。主要原因在于 ,公众预期的变化和利率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扭曲了货币政策传导 ,而证券市场的反常波动又经常造成货币的大量“漏损”。因此本文认为 ,目前央行可尝试采用基于货币供应量和名义利率指标的混合货币政策规则 ,作为对现行货币供应量规则的改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国兴
1996年,货币供应量被正式确定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是,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可测性、可控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而从实践情况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存在很大的离差,在稳定价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也不能令人满意;因此,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在逐步降低。从历史角度观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趋势实际上是在不断寻找“规则”与“相机抉择”的替代和综合;而与传统政策相比,通货膨胀目标制最大的特点恰恰是实现了规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也正是由于此,受到了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现实抉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章洋
我国1996年正式将M1的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同时以M0、M2作为观测目标。之后,又以货币供给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一大进步。然而,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和我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促使金融创新得到迅猛发展,这使得货币的定义和计量变得日益困难,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许坤 秦亚中 许婷婷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VAR)、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基于2001年至2013年的季度数据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三次产业中的应用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M2仅对第一产业起着较为明显的解释作用,对通货膨胀和第二、三产业产出的解释作用不显著。联系我国实行产业结构转型、扶持第三产业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将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较差,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游建国
目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经成为判断央行货币政策松紧取向的重要指标。1997年之前,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规模,央行的货币政策较好地控制住了高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是否仍然有效?货币供应量是否仍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林 吕红娟 何炼成
本文基于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水平的一般关系的理论分析,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与产出的相关性比较好,但跟物价的相关性比较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实体经济相脱节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具有内生性,中央银行对其可控性正在逐渐减弱。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产出 消费价格指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明志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变化对通胀变化有着明显影响,因此现阶段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在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将中介目标动态化。在利率形成机制尚不完善、银行间利率变动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非足够强的情况下,银行间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否可行,尚须进一步观察。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为使用银行间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创造条件。当前可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同时对银行间市场利率进行监测,条件成熟时发布货币市场利率预测值,作为中介目标转向货币市场利率的过渡。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 利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问陶 刘朝阳
一些学者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经过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应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本文选取1998年至2005年GDP与货币供应量的季度数据,运用计量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一个比较好的中介目标,人民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该中介目标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正辉 蒋赞 李超
本文在货币需求函数稳健性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标准的假设基础上,结合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非对称性,构建具有非对称性的LSTAR模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有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供应量,采用M1、M2和Divisia加权M1、M2时,货币需求函数稳健性具有差异性;利用构建的LSTAR模型,使用M1、M2和测算Divisa加权M1、M2对相应LST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Divisa加权的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比不加权的更为有效,而就货币供应量层次分析,Divisa加权的M2比M1更有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晶妹
经过几年的改革 ,货币供应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运行的规模与结构。本文以基本的统计方法与回归分析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晶妹
新旧世纪之交 ,我国经济形势已有所好转。这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近几年来 ,中央银行为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增加货币投放 ,而实施的货币政策 ,一直都比较重视货币供应量 ,关注其增长速度与结构变化 ,主要表现就是 ,把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 ,为促进经济增长 ,而扩大货币供应量。事实上 ,货币供应量虽然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程度与可测性都日渐下降 ,而且 ,经过几年的改革 ,该指标本身已经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运行规模与结构问题。本文以基本的统计方法与回归分析对此进行了实证 ,结果表明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到了该改革的时...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