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2)
- 2023(4357)
- 2022(3630)
- 2021(3439)
- 2020(2609)
- 2019(6150)
- 2018(5986)
- 2017(12238)
- 2016(6694)
- 2015(7528)
- 2014(7691)
- 2013(7633)
- 2012(7115)
- 2011(6550)
- 2010(6630)
- 2009(6287)
- 2008(6171)
- 2007(5612)
- 2006(5141)
- 2005(4638)
- 学科
- 济(24988)
- 经济(24964)
- 管理(24003)
- 业(22490)
- 企(18935)
- 企业(18935)
- 方法(10708)
- 数学(9823)
- 数学方法(9649)
- 农(8604)
- 财(7873)
- 贸(7595)
- 贸易(7592)
- 销(7537)
- 供销(7528)
- 易(7480)
- 策(7276)
- 中国(6918)
- 制(5901)
- 业经(5449)
- 银(5337)
- 及其(5330)
- 银行(5322)
- 行(5151)
- 政策(5113)
- 农业(4838)
- 融(4593)
- 金融(4593)
- 地方(4539)
- 务(4528)
- 机构
- 学院(96208)
- 大学(93404)
- 济(42504)
- 经济(41553)
- 管理(37712)
- 研究(33498)
- 理学(31559)
- 理学院(31302)
- 管理学(30814)
- 管理学院(30640)
- 中国(27860)
- 财(21623)
- 京(19228)
- 科学(18418)
- 所(16915)
- 财经(16156)
- 中心(15718)
- 江(15361)
- 研究所(14985)
- 农(14823)
- 经(14604)
- 经济学(12660)
- 北京(12456)
- 业大(12426)
- 州(12303)
- 院(12151)
- 财经大学(11771)
- 农业(11563)
- 范(11405)
- 师范(11315)
- 基金
- 项目(58595)
- 科学(46248)
- 研究(44179)
- 基金(42333)
- 家(36200)
- 国家(35904)
- 科学基金(30860)
- 社会(27315)
- 社会科(26009)
- 社会科学(26006)
- 省(22631)
- 基金项目(20751)
- 教育(20409)
- 自然(19988)
- 自然科(19512)
- 自然科学(19508)
- 划(19307)
- 资助(19240)
- 自然科学基金(19192)
- 编号(18374)
- 成果(15737)
- 课题(13330)
- 部(13268)
- 重点(12955)
- 发(12735)
- 策(12111)
- 创(11910)
- 性(11763)
- 教育部(11412)
- 创新(11166)
共检索到15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近期的经济金融数据显示,短期经济增速回调已成定局。足以让我们松一口气的是,尽管面对各地、各机构一片放松调控或增加流动性的呼声,至少在中央层次,宏观调控当局仍然保持稳健。这与2008年11月的情形存在明显差异,也就意味着已经存在的泡沫不会被进一步放大,金融资源回归实体经济尚存一丝希望。分析至此,读者的一丝困惑自会浮上心头:为何实施稳健而不是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晶妹
经过几年的改革 ,货币供应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运行的规模与结构。本文以基本的统计方法与回归分析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晶妹
新旧世纪之交 ,我国经济形势已有所好转。这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近几年来 ,中央银行为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增加货币投放 ,而实施的货币政策 ,一直都比较重视货币供应量 ,关注其增长速度与结构变化 ,主要表现就是 ,把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 ,为促进经济增长 ,而扩大货币供应量。事实上 ,货币供应量虽然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程度与可测性都日渐下降 ,而且 ,经过几年的改革 ,该指标本身已经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运行规模与结构问题。本文以基本的统计方法与回归分析对此进行了实证 ,结果表明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到了该改革的时...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章洋
我国1996年正式将M1的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同时以M0、M2作为观测目标。之后,又以货币供给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一大进步。然而,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和我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促使金融创新得到迅猛发展,这使得货币的定义和计量变得日益困难,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范从来 张宏亮
本文利用2000-2019年宏观金融数据,计算中国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对比2002年以前的数据,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甄别三个不同货币供应层的作用差异,剖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研究发现,作为货币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依然有效,其中狭义货币M1的稳定增长对GDP增速的提高具有显著长期倾向,M0和央行的资金投放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着直接影响,广义货币M2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没有能够反映到通货膨胀度量体系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南成
按照经济学的描述 ,货币供应可以有几种理解 :一是决定货币供应量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二是决定货币供应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三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货币的供给 ,进而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又是怎样反映货币政策意图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运行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状况进行了基本描述 ;其次运用时间数列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变动的数量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讨论了货币供应量与实质经济在变动过程中的影响关系 ,并以此得到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供应 实质经济 数字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 盛军锋
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受到挑战,分析发现,目前M2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和消费物价变动间仍存在较明显的关联,但货币流通速度较大的变化率和货币乘数不稳定等因素造成M2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下降,影响了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际效果。银行间市场利率与经济景气变化存在较密切的关联,观测性和可控性强,具备成为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能,但受到利率市场化整体进程的制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万进 李文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牛嵩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总量的快速扩张,金融结构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以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不能真实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选用2002-2016年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基于VAR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使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调控效果不断减弱,但是现阶段社会融资规模并不能完全替代货币供应量,而应该作为货币供应量的一个良好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思贤
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本文认为,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利率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令华 李红光
本文把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协整检验、VEC模型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1996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物价和产出的季度时间序列,论证了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产出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货币供应量的构成分析,基础货币具有较强的可控性;货币乘数可控性较差,但对货币乘数可以利用ARMA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由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货币供应量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从而有理由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仍然是有效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问陶 刘朝阳
一些学者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经过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应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本文选取1998年至2005年GDP与货币供应量的季度数据,运用计量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一个比较好的中介目标,人民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该中介目标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明志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变化对通胀变化有着明显影响,因此现阶段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在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将中介目标动态化。在利率形成机制尚不完善、银行间利率变动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非足够强的情况下,银行间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否可行,尚须进一步观察。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为使用银行间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创造条件。当前可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同时对银行间市场利率进行监测,条件成熟时发布货币市场利率预测值,作为中介目标转向货币市场利率的过渡。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 利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常玉春
本文利用我国 90年代以来的季度经济数据 ,通过对AD AS方程的拟合 ,检验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现阶段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已存在较大缺陷。主要原因在于 ,公众预期的变化和利率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扭曲了货币政策传导 ,而证券市场的反常波动又经常造成货币的大量“漏损”。因此本文认为 ,目前央行可尝试采用基于货币供应量和名义利率指标的混合货币政策规则 ,作为对现行货币供应量规则的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货币供应量和贷款仍是当前合适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间相关关系比较研究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研究
流动性约束、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供应量
Divisia加权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研究——基于LST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基于我国1999~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研究——基于2001~2013年三次产业数据
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基于1995—2013年的宏观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