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2)
- 2023(9053)
- 2022(7983)
- 2021(7102)
- 2020(6269)
- 2019(14760)
- 2018(14694)
- 2017(28949)
- 2016(15705)
- 2015(18067)
- 2014(18423)
- 2013(18881)
- 2012(17720)
- 2011(16422)
- 2010(16586)
- 2009(15962)
- 2008(15629)
- 2007(14261)
- 2006(12584)
- 2005(11581)
- 学科
- 济(92313)
- 经济(92243)
- 管理(47392)
- 业(43481)
- 方法(38923)
- 企(36275)
- 企业(36275)
- 数学(35087)
- 数学方法(34839)
- 地方(19488)
- 农(18410)
- 中国(18001)
- 财(17479)
- 学(17091)
- 业经(15439)
- 贸(14299)
- 贸易(14294)
- 易(13787)
- 地方经济(13194)
- 制(13153)
- 融(11968)
- 金融(11966)
- 银(11621)
- 银行(11583)
- 和(11369)
- 农业(11317)
- 行(10996)
- 环境(10744)
- 务(10725)
- 财务(10691)
- 机构
- 大学(243413)
- 学院(241673)
- 济(113433)
- 经济(111263)
- 管理(91569)
- 研究(85302)
- 理学(78191)
- 理学院(77305)
- 管理学(75967)
- 管理学院(75539)
- 中国(66791)
- 科学(50701)
- 京(50513)
- 财(49830)
- 所(44881)
- 农(41134)
- 研究所(40533)
- 财经(39951)
- 中心(38643)
- 经济学(36592)
- 江(36547)
- 经(36058)
- 业大(35448)
- 经济学院(32799)
- 农业(32519)
- 北京(32274)
- 财经大学(29541)
- 院(29472)
- 范(29154)
- 师范(28859)
- 基金
- 项目(152173)
- 科学(118852)
- 基金(111735)
- 研究(106936)
- 家(97655)
- 国家(96926)
- 科学基金(82101)
- 社会(69278)
- 社会科(65841)
- 社会科学(65820)
- 基金项目(58534)
- 省(58128)
- 自然(53430)
- 自然科(52133)
- 自然科学(52117)
- 自然科学基金(51222)
- 划(49107)
- 教育(48696)
- 资助(48177)
- 编号(41809)
- 重点(34413)
- 部(34265)
- 成果(33822)
- 发(32994)
- 创(30425)
- 科研(29639)
- 教育部(29379)
- 课题(28800)
- 国家社会(28798)
- 创新(28655)
共检索到367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千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虚拟化趋势的加强,出现了许多用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种种谜团,这些谜团背后的深层原因何在?本文从货币数量出发,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通过分析实体经济中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出现总体上的通缩趋势,而虚拟资产价格不断膨胀的现象,揭示出在经济虚拟化条件下,货币政策必须考虑虚拟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以使货币供应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非仅仅考虑实体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睿 张云
随着全球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货币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呈现出非中性的特点,由此从虚拟经济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运用14个OECD国家2000—2017年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在OECD国家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在实证模型中经济虚拟化程度与货币供应量作用的交互项显著地正向影响经济增长。这充分说明了在经济虚拟化程度高的OECD国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增发会使虚拟经济部门的产出增加,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所以货币呈现出非中性的特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中性 虚拟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丽娜
本文采用2000年1月-2011年10月的月度数据,针对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CPI和M2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ADF检验、协整检验,然后通过建立分布滞后模型得出M2对CPI的影响具有9个月左右的滞后。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银山
随着金融市场深化与资本市场发展,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提出新的挑战。该文在回顾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完善资产价格统计范围的角度,对我国资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的实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资产价格变动确会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产生影响,且不同资产价格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影响不一。建议密切关注资产价格,提升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国华
调节货币供应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我国居民的消费价格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2000年1月至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针对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M2的变化对CPI的影响具有9个月左右的滞后。
关键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货币供应量 滞后期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志杰
近年来,我国的高货币化之谜一直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经济虚拟化进程与货币化率之间的宏观与省级微观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认为经济虚拟化对货币化率的作用机制不但来自于货币需求方面,更重要的在于虚拟经济特殊的GDP创造机制,同时依据作用机制构建理论模型。其次,利用1996-2014年31个省市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虚拟化进程对货币化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虚拟化进程与货币化率之间趋势差异和2008年后货币化率的快速上升进行分析,认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是导致差异
关键词:
经济虚拟化 货币化率 货币需求 GDP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梁垂芳
本文利用结构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影响,并通过1978年至2009年的经验检验,发现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会此消彼长,并且,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存在半年到一年的滞后期。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当前货币供应量持续处于高位、房地产价格被严格控制的背景下,要加倍警惕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从而产生通货膨胀局面的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菊梅 高岳林
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主要手段。从理论上讲,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将引起消费价格的上涨。文章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研究物价稳定的代表指标,在总结各种测算时滞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我国三种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时滞关系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时,测算出的时滞也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消费价格指数 时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薛敏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我国近20年的货币供应量(M2)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超过实体经济的货币投放量增加,必然造成物价水平上涨。并由此计算出,如实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控制目标,货币供应量M2不宜超过149.22万亿元。从而为宏观政策制定者为实现物价上涨幅度控制目标而决定年度货币供应量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货币供应量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于长秋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分别对我国股票价格与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 ,股票价格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 ,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供应量变化存在因果关系。因此 ,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股票价格波动 ,但不能将股票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中介目标
关键词:
股票价格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冬
通过选取2004年至2015年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通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得出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股票价格指数二者之间长期均衡,股票价格指数是货币供应量M1的格兰杰因,而M1不是股票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因。因此,关于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关系的研究,对于国家管理层和广大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央银行在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时候,需要密切关注股市的发展动态,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进行调控。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股票价格 货币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门吹雪
利用1993年1月到2009年4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应用动态式计量检验方法对M1和M2及其变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我国M0、M1和M2并不能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2)在我国新增货币供应量M1的时间趋势图与股票价格变化的走势非常一致;(3)在我国货币供应量M2-M1的增速时间趋势图与上证指数走势也大体一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鹏 林晓燕
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对国民经济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前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近几年中国虚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房价快速增长的经济现实,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结构变化对经济及房价的影响机制,并运用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虚拟经济扩大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内虚拟经济扩大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政策滞后性,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仅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虚拟经济扩大降低了货币供应量变化对房价变动的调节作用。在长期内,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拉动市场流动性,更多表现为货币总量的增加以及CPI的不断上升,从而推动房价持续上涨。最后基于虚拟经济扩大的背景下,提出若干合理控制与引导货币供应量、实现房地产价格价值回归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虚拟经济 货币供应 房价 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顺飞 谢圣远
文章运用VAR模型研究货币供应量和准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准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货币供应量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准货币供应量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从长期看,货币供应量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准货币供应量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货币供应量对GDP的贡献逐步递增。
关键词:
货币供应 经济增长 相互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成军
本文以金融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为视角,提出货币供应量(M2)变动更可能是导致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效果。
关键词:
M_2 房地产价格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