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8)
- 2023(6855)
- 2022(5874)
- 2021(5820)
- 2020(5048)
- 2019(11914)
- 2018(12221)
- 2017(25378)
- 2016(13702)
- 2015(15562)
- 2014(15744)
- 2013(15734)
- 2012(14465)
- 2011(13188)
- 2010(13510)
- 2009(12784)
- 2008(12475)
- 2007(11045)
- 2006(9747)
- 2005(9017)
- 学科
- 济(56546)
- 经济(56498)
- 业(39250)
- 管理(39164)
- 方法(32293)
- 企(32277)
- 企业(32277)
- 数学(30049)
- 数学方法(29515)
- 中国(15528)
- 财(13774)
- 农(13474)
- 贸(12698)
- 贸易(12689)
- 易(12479)
- 制(12093)
- 银(11600)
- 银行(11577)
- 行(11065)
- 融(10331)
- 金融(10331)
- 学(10180)
- 业经(10040)
- 理论(9076)
- 务(8651)
- 财务(8605)
- 财务管理(8584)
- 企业财务(8125)
- 农业(7936)
- 供销(7883)
- 机构
- 学院(199218)
- 大学(198734)
- 济(83953)
- 经济(82202)
- 管理(77442)
- 理学(66644)
- 理学院(66005)
- 管理学(64609)
- 管理学院(64268)
- 研究(63530)
- 中国(54067)
- 京(41611)
- 财(41147)
- 科学(38196)
- 财经(33028)
- 所(32658)
- 农(32085)
- 中心(30000)
- 经(29964)
- 研究所(29452)
- 业大(28500)
- 江(28450)
- 北京(26632)
- 经济学(26384)
- 农业(25448)
- 财经大学(24886)
- 经济学院(23951)
- 州(23743)
- 范(22849)
- 师范(22572)
- 基金
- 项目(126999)
- 科学(99534)
- 基金(93532)
- 研究(89031)
- 家(81981)
- 国家(81423)
- 科学基金(69398)
- 社会(56360)
- 社会科(53731)
- 社会科学(53719)
- 省(48784)
- 基金项目(48198)
- 自然(46531)
- 自然科(45525)
- 自然科学(45514)
- 自然科学基金(44714)
- 教育(42433)
- 资助(41938)
- 划(41682)
- 编号(35468)
- 部(28921)
- 成果(28755)
- 重点(28458)
- 创(26103)
- 发(25821)
- 科研(24950)
- 教育部(24827)
- 课题(24574)
- 创新(24530)
- 人文(23926)
共检索到293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曼怡
通过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尽管影响力度和时间长度不同,货币供应增长率与信贷增长率都能够引起通货膨胀率相似的变化。方差分解表明,货币供应增加与信贷扩张都可以解释国内的通货膨胀,而且信贷扩张对近期通货膨胀的贡献率较大,达到25%。因此,缩减信贷规模有利于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丽萍 陈松林 王红
本文首先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研究银行信贷、货币供应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动态影响关系,然后应用协整理论分析银行信贷、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较系统地把握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为有效制定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提供科学的定量的政策依据。
关键词:
银行信贷 脉冲响应函数 协整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乜玉平 庞如超
本文借助货币需求理论公式建立了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我国历次出现的通货膨胀历史回顾,以及对1991年 ̄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我国货币供应量是CPI变化的原因,并对宏观经济调控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建江 胡国
本文利用1986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数据,运用图示法和模型检验,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中,M2与CPI存在较强相关性;在各时间阶段中,1997-2008年M2与CPI的相关性较1986-1996年强;CPI与M2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文章进一步对检验结果进行了阐释,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春艳 韩敏
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对1987~2012年月度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建立LSTR模型,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化率超过2.4991%时,会对11个月后的通货膨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上而不是通货膨胀的成因。另外,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明显,而对通货紧缩的治理效果微弱,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培培
本文以1997年到2010年第3季度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以及CPI为样本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货币供应量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得出货币供应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较小,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 单位根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斯特
文章利用2000年1月至2013年3月的样本数据,对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进行协整检验,同时基于SVAR模型对二者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析,研究结论是: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具有滞后效应,前5期为负效应,随后转为正效应;通货膨胀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即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增长率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有着长期的负的影响;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主要由自身的滞后项引起,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 协整检验 SVA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颖 张静远
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对于经济平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对我国消费总额与通货膨胀影响的路径及相互作用。通过1996年1月至2012年12月央行和国家统计总局公布的204期数据,应用协整模型实证检验发现,M0和M2与消费、M1和M2与通货膨胀之间都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前者分别为后者的格兰杰成因,反之不成立。进而探讨了政府采取优化货币供应量以实现控制通货膨胀与促进消费双重目的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消费 通货膨胀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唐诗磊 李杜
研究表明,M0,M1,M2均对我国通货膨胀没有影响,且不能预测通货膨胀。因此,在短期内不能单纯采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但是,即便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没有影响,仍不能否认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意义,也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地发行货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厚刚
关于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理论上,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在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有"货币因素",也有"非货币因素"。实证检验表明:中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但货币供应量是物价指数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然。事实上,中国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压力一方面是与货币供给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结构性因素有关。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的低通胀运行:一是实行总量均衡和结构合理的货币供给模式;二是采取更有效的货币政策;三是推进经济结构调
关键词:
货币供给 通货膨胀 价格弹性 市场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佳其 许坤
本文研究了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过构建含有金融创新的货币需求模型,参考国外金融创新替代变量的选取,检验和分析了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冲击影响,以及金融创新与通货膨胀的正向关系。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应积极引导金融创新活动,发挥其服务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需求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亮 陈达飞
本文采用1995年以来的季度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分析内生货币视角下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货币内生性理论的"存款创造货币"论和"贷款创造存款"论,得到货币供应视角下通货膨胀的原因。实证结果显示,广义货币供给M2对通货膨胀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力度在逐渐减弱。推动货币供给余额快速上升的最主要动力来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推动存款余额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故贷款余额的快速上升是货币内生视角下通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 3SLS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当中央银行信息具有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的性质时,公众并不能够准确了解货币政策的目标,或者对货币政策的公告不完全相信,此时将难以如巴罗—戈登模型所描述的那样,能够形成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均衡。在本质上人们就如同计量经济学家那样,每期观察主要的经济变量,不断估计和更新相应的参数,动态形成对未来的通胀预期。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建立附加前瞻性政策变量的VAR预期模型,利用1995.1季度-2009.4季度中国的实际数据,实证研究1997.1季度-2009.4季度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对我国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特征、我国货币政策的可信度等进行较深入分析。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明玉
论基础货币供应结构变动与我国近年的通货膨胀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张明玉近年来,经济学界开始重视对外经济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就对外经济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进行了一些理论分析。但笔者认为,总的看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将从一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温亚昌 赵果庆
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两个主要目标,而货币供应量是调控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政策工具。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本文用1979-2015年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率(GDP)、通货膨胀率(CPI)与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进一步以求得协整方程。结果表明: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CPI就上升0.54个百分点,M2上升2.14个百分点;M2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CPI上升0.25个百分点。以此对应,在我国"十三五规划"预期GDP增长目标底线为6.5%的前提下,宏观调控的通货膨胀率均衡目标值为3.51%,M2增长率均衡目标值为13.88%。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我国需要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防范过高通货膨胀,才能保障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